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2676发布日期:2023-06-29 17:1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给排水管防渗,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背景技术:

1、现代建筑中给排水管的设计安装是十分重要的,在施工过程中,会在浇筑混凝土时给排水管经过的位置预留安装管道的孔洞,以便在后期安装给排管,给排水管安装后需要再对管道与墙体或楼板层间的接触孔隙间浇灌水泥砂浆,防止排水管发生渗漏,而水泥砂浆在浇灌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发生浇筑不彻底造成渗漏且后期难以维护的情况出现,如若浇灌不彻底则可能会导致管道渗漏、破裂等意外灾害,因此需要使用到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2、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5928741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包括给水管,所述给水管的一侧放置有排水管,所述给水管和排水管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一侧所述连接法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另一侧所述连接法兰的一端对应固定环位置处开设有环形负压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通过设置的负压密封安装机构,可形成负压对两个连接法兰之间进行安装,提高了该给排水管防渗装置使用时的安装紧固性,提高了该给排水管防渗装置使用时的密封程度,通过设置的防渗漏密封机构,可对连接法兰的接触位置进行密封,减少从接触位置渗出。

3、现有的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防渗漏效果不佳,长时间使用后法兰与法兰之间的接缝处会出现渗漏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紧固螺栓与第一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安装在给排水管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一侧外壁中心位置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并延伸到给排水管本体的内部,所述通水管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的外壁与给排水管本体的内壁之间为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环状槽孔,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环状槽孔,所述第一环状槽孔与第二环状槽孔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3、通过连接管、给排水管本体、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通水管、第一密封圈等结构的配合设置,给排水管本体进行给排水时,水会从通水管流入到连接管内,连接管内部的水会通过另一侧方向上的通水管流入到另一方向上的给排水管本体内,在此过程中,第一密封圈可起到密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法兰的接缝处出现渗漏的情况,提高了防渗效果,通过第一环状槽孔、第二环状槽孔、第二密封圈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第二密封圈可再次起到密封的作用,达到双重密封的作用,进一步有效的防止法兰的接缝处出现渗漏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防渗效果。

4、优选的,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外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水平中心线与通水管的水平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等于通水管的内径。

5、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第一法兰盘的外壁中心位置。

6、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为八个,且八个所述第一固定孔呈环状阵列分布。

7、优选的,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为八个,且八个所述第二固定孔呈环状阵列分布。

8、优选的,所述给排水管本体与第一法兰盘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9、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与第二法兰盘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给排水管本体、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通水管、第一密封圈等结构的配合设置,给排水管本体进行给排水时,水会从通水管流入到连接管内,连接管内部的水会通过另一侧方向上的通水管流入到另一方向上的给排水管本体内,在此过程中,第一密封圈可起到密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法兰的接缝处出现渗漏的情况,提高了防渗效果。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环状槽孔、第二环状槽孔、第二密封圈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第二密封圈可再次起到密封的作用,达到双重密封的作用,进一步有效的防止法兰的接缝处出现渗漏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防渗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包括连接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法兰盘(6),所述第二法兰盘(6)通过紧固螺栓(5)与第一法兰盘(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4)安装在给排水管本体(1)的一端,所述第二法兰盘(6)的一侧外壁中心位置设置有通水管(3),所述通水管(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8)并延伸到给排水管本体(1)的内部,所述通水管(3)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且第一密封圈(2)的外壁与给排水管本体(1)的内壁之间为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4)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环状槽孔(12),所述第二法兰盘(6)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环状槽孔(14),所述第一环状槽孔(12)与第二环状槽孔(14)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盘(6)的外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的水平中心线与通水管(3)的水平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二通孔(9)的孔径等于通水管(3)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8)开设在第一法兰盘(4)的外壁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4)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第一固定孔(11)为八个,且八个所述第一固定孔(11)呈环状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盘(6)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3),第二固定孔(13)为八个,且八个所述第二固定孔(13)呈环状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排水管本体(1)与第一法兰盘(4)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与第二法兰盘(6)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给排水管防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紧固螺栓与第一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安装在给排水管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一侧外壁中心位置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并延伸到给排水管本体的内部,所述通水管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的外壁与给排水管本体的内壁之间为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环状槽孔,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环状槽孔。本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法兰的接缝处出现渗漏的情况,防渗效果好,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东,刘利新,杨海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联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