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处加固的不锈钢焊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0717发布日期:2023-06-29 16:5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处加固的不锈钢焊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拼接处加固的不锈钢焊管。


背景技术:

1、由于现有的管路一段段的管道连接组成,根据不同的工况,有些管道的尺寸都是在工厂依据尺寸要求切割后运送到现场进行组装,所以在各种施工现场的管道安装过程中,会出现管道对接不牢固的问题,也会出现管道对接焊接定位出现偏差的问题。

2、公告号为:cn 216279811 u一种不锈钢焊管,包括焊管本体,焊管本体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上设有朝向第二管体内延伸的滑块,滑块围绕于第一管体周向环绕分布设置有多个,第二管体内侧对应于每个滑块的位置均形成有供滑块进入的滑槽,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密封滑动配合,滑块与第二管体之间设有限制第一管体滑动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与第二管体之间设有锁定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改变长度来补偿管道对接之间的轴向尺寸偏差,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以及安装时间,增加了工作效率。

3、但是其对较粗的焊管进行对接时需要对滑块进行转动,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对滑块施力转动较为费力的情况。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拼接处加固的不锈钢焊管,具备提高管道的对接效率,通过人工可以便捷固定的功能,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具备提高管道的对接效率,通过人工可以便捷固定的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拼接处加固的不锈钢焊管,包括管体结构,所述管体结构的顶端设有对接结构,所述对接结构的外侧设有传动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结构包括外管、下螺纹、上螺纹、嵌合块、嵌合槽,所述外管的底端设有下螺纹,所述外管的顶端设有上螺纹,所述下螺纹的底端设有嵌合块,所述上螺纹的顶端设有嵌合槽,管体结构为焊管的主体结构,可以实现嵌合固定。

7、进一步的,所述对接结构包括对接块、螺槽、齿圈、齿牙、开口槽,所述对接块的内侧设有螺槽,所述对接块的外侧底端设有齿圈,所述齿圈上均匀设有齿牙,所述对接块上开设有对称的开口槽,对接结构主要可以将两组焊管进行首尾对接。

8、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链条、卡合槽、对接扣、把手,所述链条上均匀开设有卡合槽,所述链条上设有对接扣,所述链条上连接设有把手,传动结构主要便于对接结构进行人工手动传动,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度。

9、进一步的,所述卡合槽与所述齿牙相对应,所述对接扣安装在所述链条的端部,所述链条为长条状,所述链条的长度与所述齿圈相匹配。

10、进一步的,所述嵌合槽与所述嵌合块相匹配,所述嵌合槽的顶端外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嵌合块的顶端外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

11、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与链条的端部为固定连接。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拼接处加固的不锈钢焊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设有的对接结构配合传动结构可以实现人工手动进行驱动旋转对接,提高管体对接的效率,降低管体对接的难易程度,减少人工劳力支出。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设有的管体结构通过嵌合块以及嵌合槽可以使两组管体首尾对接,提高管体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对接口设有凹槽,可以对接口进行焊接,使焊缝集中在凹槽内,对焊缝进行隐藏。



技术特征:

1.一种拼接处加固的不锈钢焊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结构(1),所述管体结构(1)的顶端设有对接结构(2),所述对接结构(2)的外侧设有传动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处加固的不锈钢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302)与所述齿牙(204)相对应,所述对接扣(303)安装在所述链条(301)的端部,所述链条(301)为长条状,所述链条(301)的长度与所述齿圈(203)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接处加固的不锈钢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槽(105)与所述嵌合块(104)相匹配,所述嵌合槽(105)的顶端外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嵌合块(104)的顶端外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拼接处加固的不锈钢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04)与链条(301)的端部为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拼接处加固的不锈钢焊管,包括管体结构,管体结构的顶端设有对接结构,对接结构的外侧设有传动结构,管体结构包括外管、下螺纹、上螺纹、嵌合块、嵌合槽,对接结构包括对接块、螺槽、齿圈、齿牙、开口槽,传动结构包括链条、卡合槽、对接扣、把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所设有的对接结构配合传动结构可以实现人工手动进行驱动旋转对接,提高管体对接的效率,降低管体对接的难易程度,减少人工劳力支出。

技术研发人员:牟文杰,杜晓峰,李光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振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