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7345发布日期:2023-06-08 17:3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料灌装自动化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


背景技术:

1、在物料灌装领域,某些设备,如吨袋包装机等,要求在物料喂料时需要控制流量的大小,即先大流量喂料,然后小流量喂料,后面的小流量喂料是用来补充物料的不足或控制称量的精度,传统的物料喂料阀门控制起来通常比较费劲,例如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闸板阀来控制喂料,但是一般使用的都是单个的闸板阀来进行单纯的控制,这对于物料流量的调整来讲还是难以做到更加精细和多样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该双闸板阀门机构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结构简单,控制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具有闸板框架,闸板框架上并排设置有长下料口和短下料口,短下料口和长下料口上分别设有短闸板机构和长闸板机构,所述短闸板机构包括有第一伸缩驱动单元和短闸板,第一伸缩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短闸板沿着短下料口侧边缘移动开合;所述长闸板机构包括有第二伸缩驱动单元和长闸板,第二伸缩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长闸板沿着长下料口侧边缘移动开合,第一伸缩驱动单元和第二伸缩驱动单元分别安置在闸板框架的两侧。

3、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长下料口和短下料口各自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长闸板容腔和短闸板容腔,短闸板容腔与短下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体,第一密封体中间开设有供短闸板穿插移动的贯穿孔;所述长闸板容腔与长下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体,第二密封体中间开设有供长闸板穿插移动的贯穿孔。

4、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密封体和第二密封体均是由耐磨橡胶材质制成。

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长闸板和短闸板的前后纵向宽度分别与长下料口和短下料口的前后纵向宽度保持一致。

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伸缩驱动单元和第二伸缩驱动单元均是由伸缩气缸构成,伸缩气缸上的伸缩杆端部与对应的长闸板或短闸板相连接,伸缩气缸的缸筒端部与伸缩杆外壁之间设置有挡料密封件。

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料密封件为耐磨橡胶密封圈,该耐磨橡胶密封圈用于滑落伸缩杆上的物料。

8、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完全自行设计的全新的闸板阀门机构,通过将传统的单个的闸板阀门进行创新改进,使之成为一个可以灵活调节的双闸板阀门,结构非常简单,操控也很方便,喂料流量调节可大可小,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以及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闸板框架,闸板框架上并排设置有长下料口和短下料口,短下料口和长下料口上分别设有短闸板机构和长闸板机构,所述短闸板机构包括有第一伸缩驱动单元和短闸板,第一伸缩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短闸板沿着短下料口侧边缘移动开合;所述长闸板机构包括有第二伸缩驱动单元和长闸板,第二伸缩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长闸板沿着长下料口侧边缘移动开合,第一伸缩驱动单元和第二伸缩驱动单元分别安置在闸板框架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下料口和短下料口各自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长闸板容腔和短闸板容腔,短闸板容腔与短下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体,第一密封体中间开设有供短闸板穿插移动的贯穿孔;所述长闸板容腔与长下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体,第二密封体中间开设有供长闸板穿插移动的贯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体和第二密封体均是由耐磨橡胶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闸板和短闸板的前后纵向宽度分别与长下料口和短下料口的前后纵向宽度保持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单元和第二伸缩驱动单元均是由伸缩气缸构成,伸缩气缸上的伸缩杆端部与对应的长闸板或短闸板相连接,伸缩气缸的缸筒端部与伸缩杆外壁之间设置有挡料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密封件为耐磨橡胶密封圈,该耐磨橡胶密封圈用于滑落伸缩杆上的物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闸板阀门机构,具有闸板框架,闸板框架上并排设置有长下料口和短下料口,短下料口和长下料口上分别设有短闸板机构和长闸板机构,短闸板机构包括有第一伸缩驱动单元和短闸板,第一伸缩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短闸板沿着短下料口侧边缘移动开合;长闸板机构包括有第二伸缩驱动单元和长闸板,第二伸缩驱动单元驱动长闸板沿着长下料口侧边缘移动开合,第一伸缩驱动单元和第二伸缩驱动单元分别安置在闸板框架的两侧;本技术是一种完全自行设计的全新的闸板阀门机构,结构非常简单,操控也很方便,喂料流量调节可大可小,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以及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陈奥,董仲平,石卿,胡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哈佛水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