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8529发布日期:2023-07-05 23:4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多媒体显示屏,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使用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用品,而多媒体显示屏则成为重要的部件,多媒体显示屏,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的功耗很低,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2、现有的多媒体显示屏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悬挂的方式进行使用,在面对不同的场合下需要对媒体显示屏进行移动时十分的不方便,需要将悬挂安装好的显示屏拆下才能移动,但是多次的拆装可能会导致显示屏损坏。

3、综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媒体显示屏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悬挂的方式进行使用,在面对不同的场合下需要对媒体显示屏进行移动时十分的不方便,需要将悬挂安装好的显示屏拆下才能移动,但是多次的拆装可能会导致显示屏损坏的问题。

2、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部连接有螺丝,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固定脚轮,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连接有置物框,所述显示屏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多个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有缓冲板。

3、优选的,所述置物框位于显示屏本体的正下方。

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螺丝与连接柱相连接。

5、优选的,四个所述固定脚轮分别位于底座底部的四角处。

6、优选的,所述缓冲板通过缓冲弹簧与第二连接块构成弹性结构。

7、优选的,所述缓冲板为橡胶材质。

8、优选的,所述显示屏本体位于安装架的内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块、连接柱、底座、固定脚轮、螺丝之间的配合,通过将显示屏本体安装于第一连接块上,再通过推到显示屏本体,使其在连接柱、底座、固定脚轮的作用下进行移动,从而更为便捷的对显示屏本体进行移动,方便在不同场合下使用。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架、第二连接块、缓冲弹簧、缓冲板之间的配合,通过安装架将显示屏本体的四周进行保护,再通过第二连接块、缓冲弹簧、缓冲板之间弹性结构对碰撞产生的力量进行缓冲,从而减少显示屏本体在碰撞中产生的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2)的顶部连接有螺丝(6),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固定脚轮(5),所述连接柱(3)的一侧连接有置物框(7),所述显示屏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的一侧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10),多个所述缓冲弹簧(10)的一端连接有缓冲板(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框(7)位于显示屏本体(1)的正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通过螺丝(6)与连接柱(3)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固定脚轮(5)分别位于底座(4)底部的四角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1)通过缓冲弹簧(10)与第二连接块(9)构成弹性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1)为橡胶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本体(1)位于安装架(8)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媒体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部连接有螺丝,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固定脚轮,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连接有置物框,所述显示屏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本技术通过将显示屏本体安装于第一连接块上,再通过推到显示屏本体,使其在连接柱、底座、固定脚轮的作用下进行移动,从而更为便捷的对显示屏本体进行移动,方便在不同场合下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剑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虚拟现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