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1965发布日期:2023-04-20 01:5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钢,尤其涉及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


背景技术:

1、锻件是很多行业常用的部件,冷轧模具钢锻件可根据客户需求来图定制加工,锻造设备齐全,加工能力好,冷作模具钢锻件力学性能好、灵活性大、质量高、生产率高,具有等力学性能好、灵活性大、质量高、生产率高等特点,用途广泛,可用于医药、军工、机车、农用机械等行业。

2、目前,大多冷轧模具刚铸锻件长时间使用后外壁上易受到磨损,以及一定的锈蚀,不利于后期的使用,缩短了锻件的使用寿命,且多为固定式,不便进行组装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包括锻件本体,所述锻件本体的中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壁两侧一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两侧所述弹簧远离防水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锻件本体的两侧中部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一侧所述通孔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销柱,所述连接销柱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两所述锻件本体之间均通过连接销柱和螺母相连接,所述锻件本体的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吊环。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锻件本体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为环形。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锻件本体的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对接环。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对接环和对接槽之间相卡接匹配。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的内侧面均紧贴在所述锻件本体侧面上。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防护外壳的直径大于锻件本体的直径。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防护外壳的材质为橡胶。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水层、弹簧、防护外壳的设置,能够防止锻件本体的外壁上受到磨损和锈蚀,实现了便于后续使用的技术效果,达到了延长使用寿命的技术目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关于大多冷轧模具刚铸锻件长时间使用后外壁上易受到磨损,以及一定的锈蚀,不利于后期的使用,缩短了锻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1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通孔、连接销柱的设置,能够将两两锻件本体进行快速连接,打破传统固定式冷轧模具刚铸锻件,使用更加便捷,实现了便于使用的技术效果,达到了灵活组装的技术目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关于多为固定式,不便进行组装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包括锻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锻件本体(1)的中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层(9),所述防水层(9)的外壁两侧一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6),两侧所述弹簧(6)远离防水层(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8),所述锻件本体(1)的两侧中部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一侧所述通孔(2)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销柱(4),所述连接销柱(4)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0),两两所述锻件本体(1)之间均通过连接销柱(4)和螺母(10)相连接,所述锻件本体(1)的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吊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锻件本体(1)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对接槽(3),所述对接槽(3)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锻件本体(1)的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对接环(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环(5)和对接槽(3)之间相卡接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0)的内侧面均紧贴在所述锻件本体(1)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8)的直径大于锻件本体(1)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8)的材质为橡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模具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长寿命冷轧模具钢铸锻件,包括锻件本体,所述锻件本体的中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壁两侧一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两侧所述弹簧远离防水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锻件本体的两侧中部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一侧所述通孔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销柱,所述连接销柱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两所述锻件本体之间均通过连接销柱和螺母相连接。本技术中,通过防水层、弹簧、防护外壳的设置,能够防止锻件本体外壁上受到磨损和锈蚀,通孔、连接销柱的设置,能够将两两锻件本体快速连接,实现了便于后续使用的技术效果,达到了延长使用寿命的技术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时洪明,张应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市鼎立模具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