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盖及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3940发布日期:2023-06-21 15:2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上盖及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上盖及电磁阀。


背景技术:

1、在汽车的燃油蒸汽排放系统中,从油箱挥发的燃油蒸汽通过管路被碳罐内的活性炭吸附,在一定压差条件下,通过控制碳罐电磁阀打开,并利用发动机缸内的真空可以将存储在碳罐中的燃油蒸汽排入进气歧管。燃油蒸汽进入进气歧管后可以燃烧,从而使得车辆的排气符合相关规定,且还提高车辆的使用经济性。实际中,通过一控制器控制碳罐电磁阀的开启,且控制器还通过占空比调节碳罐电磁阀的开度以调控进入进气歧管的蒸汽量,保证空燃比的稳定。

2、燃油蒸汽排放系统工作时,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磁阀内的衔铁的往复运动来控制电磁阀的启闭。图1至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电磁阀包括上盖10和衔铁20,所述上盖10上设有沿其轴向贯通地延伸的通孔11,所述衔铁20能够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沿所述上盖10的轴向做往复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上盖10。如图4所示,当所述衔铁20沿远离所述通孔11的方向运动至所述衔铁20与所述通孔11完全分离时,所述通孔11靠近所述衔铁20的一端开放,所述电磁阀开启。此时,燃油蒸汽可以从所述通孔11处流出并进入进气歧管,图4中的箭头f表示燃油蒸汽的流动方向。如图5所示,当所述衔铁20沿靠近所述上盖10的方向运动至所述衔铁20封堵所述通孔靠近所述衔铁20的一端时,所述电磁阀关闭。此时,所述燃油蒸汽不能进入所述通孔11,也就无法进入进气歧管,图5中的箭头示出了燃油蒸汽的流动方向。在上述的工作过程中,所述衔铁20频繁往复地撞击上盖10。现有技术中的上盖10通常采用复合材料制造,该复合材料包括pa66、玻纤和矿粉,这使得上盖10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此外,所述衔铁20包括衔铁本体21和设置衔铁本体21靠近所述通孔11一端的密封面22,该密封面22的材质一般为橡胶。车辆行驶使得燃油蒸汽排放系统处于振动工况,因此衔铁20在撞击上盖10时,衔铁20与上盖之间还存在摩擦运动,导致衔铁20的密封面22磨损,而磨损的密封面22具有黏性,这就导致衔铁20在远离所述通孔11时还需要克服黏性力,这不利于电磁阀的开启,对电磁阀的流量特性产生干扰。当衔铁20的密封面磨损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电磁阀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盖及电磁阀,旨在降低燃油蒸汽排放系统的电磁阀在工作时发生的衔铁的密封面的磨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盖,包括盖体和垫片;所述盖体上设有沿自身轴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所述垫片为自润滑减摩件,且所述垫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垫片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孔段连通。

3、可选地,所述垫片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壁之间形成有迷宫结构。

4、可选地,所述垫片的远离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台阶面相配合的第一台阶面,且所述第一台阶面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台阶面的数量相同,以使得每个所述第一台阶面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台阶面配合。

5、可选地,所述第二台阶面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6、可选地,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的相交处形成第三台阶面,所述第三台阶面与所述垫片的朝向所述第二孔段的端面中的一者上形成有第一槽,另一者上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插入所述第一槽内。

7、可选地,在所述上盖的轴向上,所述垫片背离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孔段的外部。

8、可选地,所述上盖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一孔段之间。

9、可选地,所述上盖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一孔段之间。

10、可选地,所述垫片的材料为ptfe。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包括衔铁和如前所述的上盖,所述衔铁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上盖的轴向做往复运动,以靠近所述垫片并与所述垫片接触而使得所述第二通孔的背离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被封堵,或远离所述垫片以解除对所述第二通孔的封堵。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及电磁阀具有如下优点:

13、前述的上盖包括盖体和垫片;所述盖体上设有沿自身轴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所述垫片为自润滑减摩件,且所述垫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垫片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孔段连通。所述上盖可应用于电磁阀,且所述垫片用于与电磁阀的衔铁接触,也即当衔铁运动以使电磁阀关闭时,衔铁与所述垫片接触,由于所述垫片为自润滑减摩件,因此所述衔铁与所述垫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达到降低所述衔铁的磨损的效果。

14、所述垫片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壁之间形成有迷宫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小所述电磁阀的气流泄漏。



技术特征:

1.一种上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和垫片;所述盖体上设有沿自身轴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所述垫片为自润滑减摩件,且所述垫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垫片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孔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壁之间形成有迷宫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远离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台阶面相匹配的第一台阶面,且所述第一台阶面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台阶面的数量相同,以使得每个所述第一台阶面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台阶面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面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的相交处形成第三台阶面,所述第三台阶面与所述垫片的朝向所述第二孔段的端面中的一者上形成有第一槽,另一者上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插入所述第一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的轴向上,所述垫片背离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孔段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一孔段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一孔段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材料为ptfe。

10.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衔铁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所述衔铁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上盖的轴向做往复运动,以靠近所述垫片并与所述垫片接触而使得所述第二通孔的背离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被封堵,或远离所述垫片以解除对所述第二通孔的封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盖及电磁阀,所述上盖包括盖体和垫片;所述盖体上设有沿轴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所述垫片为自润滑减摩件,且所述垫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垫片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孔段连通。该上盖应用于电磁阀时可以有效减小电磁阀的衔铁的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宋士磊,刘家瑞,郭家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