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错位齿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7344发布日期:2023-09-08 04:5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自适应错位齿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减速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错位齿轮组件。


背景技术:

1、齿轮型减速器无论是直齿轮还是斜齿轮通常采用单齿轮与单齿轮啮合,即其中一个齿轮的齿与另一齿轮的齿隙配合。齿轮加工通常采用插、铣或线割等工艺,由于加工时存在误差,再加上齿面淬火后由于应力,齿的形位精度存在一定下降,再加上箱座轴承孔位置液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误差,装配完成后,齿轮啮合时会存在卡齿或啮合间隙过大的情况,降低了齿轮传动平顺性和精度。

2、这种齿隙误差并不一定是有规律的,因此,很难通过加工和装配去规避,因此通常采用工人现场修磨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错位齿轮组件,解决了不规则的啮合间隙导致齿轮平顺性差和精度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错位齿轮组件,包括中轴,中轴上套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端面贴紧,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相对转动,第一齿轮端面设有第一半圆槽,第二齿轮端面设有第二半圆槽,第一齿轮相对于第二齿轮周向转动以使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孔口组成整圆结构,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组成的整圆结构孔口处设有顶珠,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端面设有沉槽,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沉槽中设有对称布置的顶环,顶环远离顶珠的一侧设有凹槽,中轴设有主注油孔,主注油孔与凹槽连通。

3、初始时,第一齿轮的齿和第二齿轮的齿对齐,此时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处于错位状态。

4、当外部注油机通过旋转接头向主注油孔中注油时,油液或低粘度油脂通入凹槽中,将顶环顶起,顶环设有楔形面,两个顶环对中挤压顶珠,将顶珠挤向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孔口处,顶珠直径略大于整圆结构的直径,因此将错位的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向中间挤压,使其组成整圆结构,与此同时,第一齿轮的齿与第二齿轮的齿周向错开角度,直到此两个齿面抵靠另一齿轮的齿面。

5、当另一齿轮齿隙小,啮合时挤压错开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错开角度减小,顶珠被有分开趋势的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顶出,当另一齿轮齿隙大,在油压作用下,顶珠挤压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使其靠拢,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错开角度大,直到又一次接触另一齿轮齿面,因此啮合时始终处于无间隙状态。

6、优选的方案中,第一齿轮内侧设有第一轴套,第二齿轮内侧设有第二轴套,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与中轴套接,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侧壁设有周向布置的多个第二分散油孔,主注油孔内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设有第一分散油孔,中轴外壁在第一分散油孔孔口处设有集油槽,各第二分散油孔一端与集油槽连通,各第二分散油孔另一端与顶环的凹槽连通。

7、第一分散油孔为两圈,分别与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第二分散油孔连通。

8、由于无法直接向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端面沉槽中钻盲孔,因此需要通过轴套上的第二分散油孔作为过渡,衔接主注油孔和顶环的凹槽。

9、第一齿轮和第一轴套套接后固定一体,第二齿轮和第二轴套套接后固定一体。

10、优选的方案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沉槽侧壁设有镗槽,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端面设有第二引流槽,第二引流槽一端连接齿根,第二引流槽另一端和镗槽之间设有引流孔。

11、主注油孔中的润滑油、脂在压力作用下由第一分散油孔到达集油槽中汇聚,随后沿着第二分散油孔进入凹槽中,顶起凹槽时,油、脂由镗槽进入引流孔,由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端面贴合,油、脂顺着第二引流槽由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根处喷出,并润滑与其他齿轮啮合处。

12、优选的方案中,中轴上套有两个锁母,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设在两个锁母之间,锁母与中轴螺纹连接,两个锁母对夹以使得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端面贴合。

13、优选的方案中,第一轴套端面设有内凹部,第二轴套端面外凸部,内凹部和外凸部滑动套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方式与普通单个齿轮相同,适用于大部分工况;可以通过调整两个齿轮的相对周向角度,降低不必要的啮合间隙,提高传动平稳性,降低噪声;应用于低载荷减速箱时能有效降低反向间隙,使得减速箱正反向传动精度一致,便于设备软件对误差进行补偿;采用组合式的错位齿轮作为一个齿轮组与其他齿轮啮合,可通过外部泵油产生压力维持错齿角度,有效减小啮合间隙,提高运行的平稳度,同时减小反向间隙,提高齿轮传动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适应错位齿轮组件,其特征是:包括中轴(1),中轴(1)上套有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端面贴紧,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可相对转动,第一齿轮(2)端面设有第一半圆槽(201),第二齿轮(3)端面设有第二半圆槽(301),第一齿轮(2)相对于第二齿轮(3)周向转动以使第一半圆槽(201)和第二半圆槽(301)孔口组成整圆结构,第一半圆槽(201)和第二半圆槽(301)组成的整圆结构孔口处设有顶珠(7),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端面设有沉槽(802),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的沉槽(802)中设有对称布置的顶环(8),顶环(8)远离顶珠(7)的一侧设有凹槽(801),中轴(1)设有主注油孔(101),主注油孔(101)与凹槽(80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错位齿轮组件,其特征是:第一齿轮(2)内侧设有第一轴套(4),第二齿轮(3)内侧设有第二轴套(5),第一轴套(4)和第二轴套(5)与中轴(1)套接,第一轴套(4)和第二轴套(5)侧壁设有周向布置的多个第二分散油孔(401),主注油孔(101)内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设有第一分散油孔(102),中轴(1)外壁在第一分散油孔(102)孔口处设有集油槽(103),各第二分散油孔(401)一端与集油槽(103)连通,各第二分散油孔(401)另一端与顶环(8)的凹槽(80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错位齿轮组件,其特征是: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的沉槽(802)侧壁设有镗槽(302),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端面设有第二引流槽(304),第二引流槽(304)一端连接齿根,第二引流槽(304)另一端和镗槽(302)之间设有引流孔(3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错位齿轮组件,其特征是:中轴(1)上套有两个锁母(6),第一轴套(4)和第二轴套(5)设在两个锁母(6)之间,锁母(6)与中轴(1)螺纹连接,两个锁母(6)对夹以使得第一轴套(4)和第二轴套(5)端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适应错位齿轮组件,其特征是:第一轴套(4)端面设有内凹部,第二轴套(5)端面外凸部,内凹部和外凸部滑动套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适应错位齿轮组件,包括中轴,中轴上套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端面贴紧,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相对转动,第一齿轮端面设有第一半圆槽,第二齿轮端面设有第二半圆槽,第一齿轮相对于第二齿轮周向转动以使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孔口组成整圆结构,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组成的整圆结构孔口处设有顶珠,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端面设有沉槽,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沉槽中设有对称布置的顶环,顶环远离顶珠的一侧设有凹槽,中轴设有主注油孔,主注油孔与凹槽连通,解决了不规则的啮合间隙导致齿轮平顺性差和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刚,余运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斯微特传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