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5337发布日期:2024-02-20 20:0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其中“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其新建、改建或扩建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

2、而目前,在建筑领域,在建筑工地上,均需要使用到工程管理装置;建筑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于建筑建设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大,建筑工程管理需求也在逐步增多,进而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设备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目前传统的工程管理装置功能多样化较差,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且在使用时容易导致线路缠乱。

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5211659a所公开的一种新型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通过有计算机、工程主机和屏显设备,实现工程施工进度的监察以及各项数据的模拟和监测,并通过在工程主机上安装有束线器,与工程主机连接的导线通过束线器进行固定能够避免导线之间相互缠绕,便于后期进行拆解。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5、该工程管理系统的操作台和支撑底座高度并不可以升降,这样导致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便于操作,并且不同高度的使用者在长期的观测中,若操作台的高度过高或过低则会对使用者造成颈椎上的损伤,而传统的升降桌椅升降时,设备储柜的存在会影响其升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安装槽,其中,安装槽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电脑支杆或者主机的安装,所述操作台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总插,所述操作台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柜,总插的设计是为了管理装置上的大量电源线能够被固定,进行一个总体的集成,避免线束之间的缠绕,并且便于后期的拆解,所述操作台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安装部件和升降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和升降部件均固定安装于安装部件上,所述驱动部件与升降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动力杆,所述动力杆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两侧设有从动齿轮,所述蜗杆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安装于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两端固定连接有升降部件,蜗杆转动驱动从动齿轮转动,动力继而传输至转动轴上,因为齿轮都与蜗杆啮合,所以齿轮的转动方向一致,是升降机构能够升降的驱动前提。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部件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垫,所述支撑腿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所述隔板和安装底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动力杆位于安装底板底部,所述蜗杆竖直安装于连接件二中部,所述转动轴安装于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上的安装槽内,所述从动齿轮位于所述连接件二之间。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动力杆与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蜗杆贯穿连接件二和安装底板,且与连接件二和安装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转动连接。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包括u形连接杆,所述u形连接杆通过轴承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两端,且所述转动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u形连接杆上u形槽处固定连接有移动柱,所述u形连接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腿,所述连接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限位件防止u形连接杆脱落于转动轴上,保证生产安全。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柱位于支撑腿内,所述支撑腿内两侧壁均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柱嵌合于滑动槽内,且于滑动槽上移动,u形连接杆转动上升的同时,带动移动柱于滑动槽上移动,因为连接腿另一端固定连接操作台,配合伸缩杆的伸缩特性,实现稳定的升降。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通过升降机构、操作台以及设备柜之间的连接和零件设计,整体装置在进行升降的过程中,不同于传统的升降桌,设备柜等其他部件并不影响升降的正常进行,使得整体升降的过程中保证线束足够长度的前提下,操作台上的主机等部件能够正常运行。

1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通过驱动部件、安装部件和升降部件使得工程管理系统的操作台能够进行相应的高度调整,使得不同高度的使用者均能够调试至合适的高度进行检测作业,保护了使用者在长时间的检测中颈椎的健康和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操作台(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2),所述连接臂(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总插(3),所述操作台(1)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柜(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5)包括支撑腿(51),所述支撑腿(5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垫(52),所述支撑腿(51)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53),所述隔板(53)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54),所述隔板(53)和安装底板(5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一(55)和连接件二(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杆(41)位于安装底板(54)底部,所述蜗杆(42)竖直安装于连接件二(56)中部,所述转动轴(44)安装于连接件一(55)和连接件二(56)上的安装槽内,所述从动齿轮(43)位于所述连接件二(5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杆(41)与安装底板(54)固定连接,所述蜗杆(42)贯穿连接件二(56)和安装底板(54),且与连接件二(56)和安装底板(5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4)与连接件一(55)和连接件二(56)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6)包括u形连接杆(61),所述u形连接杆(61)通过轴承固定连接于转动轴(44)两端,且所述转动轴(44)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件(62),所述u形连接杆(61)上u形槽处固定连接有移动柱(63),所述u形连接杆(61)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腿(64),所述连接腿(6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63)位于支撑腿(51)内,所述支撑腿(51)内两侧壁均设有滑动槽(65),所述移动柱(63)嵌合于滑动槽(65)内,且于滑动槽(65)上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安装槽,操作台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总插,操作台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柜,操作台底部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安装部件和升降部件,驱动部件和升降部件均固定安装于安装部件上,驱动部件与升降部件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构、操作台以及设备柜之间的连接和零件设计,整体装置在进行升降的过程中,不同于传统的升降桌,设备柜等其他部件并不影响升降的正常进行,使得整体升降的过程中保证线束足够长度的前提下,操作台上的主机等部件能够正常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张诗朋,武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凯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