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4774发布日期:2023-09-08 03:3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隧洞混凝土衬砌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


背景技术:

1、隧洞衬砌是防止硐室围岩松动、坍塌或加固围岩的永久性支护层,隧洞顶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拆卸下部泵管进行清洗,但是现有技术,在下部泵管被拆卸后,会引起顶拱混凝土回流,造成顶拱脱空,后期回填灌浆时灌入较多的水泥浆,造成施工成本增加,为此,提出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包括插板本体,所述插板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手柄,所述插板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基座,两个所述基座之间设有中间垫板,两个所述基座远离插板本体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泵管连接管。

3、优选的,两个所述手柄上均套设有橡胶套。

4、优选的,所述插板本体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一百三十毫米。

5、优选的,两个所述基座远离插板本体的一面均固定设有两个端部加强钢板和两组中部加强钢板,所述端部加强钢板分布于泵管连接管的左右两侧,两组所述中部加强钢板分布与泵管连接管的前侧和后侧。

6、优选的,两个所述基座上活动设有多个连接螺栓,多个所述连接螺栓上均活动设有螺母,所述螺母和基座之间设有弹簧垫。

7、优选的,所述插板本体为厚度为十六毫米。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甭管连接管、基座、圆孔和插板等部件,在拆卸下部的管道时,可移动插板,令圆孔与泵管连接管不在同一垂直线上,令设备处于断开状态,从而实现对下部管道的拆卸清理,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回流的情况,无需后期灌浆,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包括插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挡板(2),两个所述挡板(2)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手柄(3),所述插板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基座(7),两个所述基座(7)之间设有中间垫板(6),两个所述基座(7)远离插板本体(1)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泵管连接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手柄(3)上均套设有橡胶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本体(1)上开设有圆孔(5),所述圆孔(5)的直径为一百三十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座(7)远离插板本体(1)的一面均固定设有两个端部加强钢板(11)和两组中部加强钢板(9),所述端部加强钢板(11)分布于泵管连接管(8)的左右两侧,两组所述中部加强钢板(9)分布与泵管连接管(8)的前侧和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座(7)上活动设有多个连接螺栓(12),多个所述连接螺栓(12)上均活动设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和基座(7)之间设有弹簧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本体(1)为厚度为十六毫米。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隧洞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顶拱混凝土衬砌用泵管插板,包括插板本体,所述插板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手柄,所述插板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基座,两个所述基座之间设有中间垫板,两个所述基座远离插板本体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泵管连接管,两个所述手柄上均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插板本体上开设有圆孔,本技术通过设置甭管连接管、基座、圆孔和插板等部件,在拆卸下部的管道时,可移动插板,令圆孔与泵管连接管不在同一垂直线上,令设备处于断开状态,从而实现对下部管道的拆卸清理,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回流的情况,无需后期灌浆,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于明辉,王志磊,王向阳,陈秋冬,孙玉明,邓文斌,郭跃龙,孔凡忠,李凤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