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管道爬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5586发布日期:2023-11-23 00:5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管道爬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道检测,具体的,涉及一种主管道爬行器。


背景技术:

1、钻井隔水管为半潜式平台关键设备,使用环境恶劣,其使用性能直接关系到平台作业安全。一般的,隔水管单根包括位于中心的隔水管主管以及围设在隔水管主管周围的多个隔水管边管。该隔水管的横向尺寸远小于纵向尺寸,在深水条件下其受到波浪、海流等环境载荷的影响,平台拖拽、横向震动等导致隔水管在水下受力复杂,直接影响钻井平台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因此其失效形式常表现为内壁由腐蚀、冲蚀、应力集中造成的裂纹等缺陷,按照行业规范需进行检验。

2、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管道外部进行参数检测,或采用圆盘轮在管道内部通过进行移动测量,每次需要更换不同的圆盘轮进行不同内径管道的爬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管道爬行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每次需要更换不同的圆盘轮进行不同内径管道的爬行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主管道爬行器,包括

4、固定座;

5、同心管,穿设在所述固定座上;

6、固定端盖,设置在所述同心管的一端;

7、导杆,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盖与所述固定座上,若干个所述导杆沿所述同心管周向设置;

8、移动端盖,具有导向孔,所述导杆与所述导向孔一一对应,且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向孔;及

9、爬行轮,移动且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盖与所述移动端盖之间,所述爬行轮沿所述同心管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

10、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1、电推杆,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盖上,移动端连接所述移动端盖;

12、减震组件,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端盖与所述移动端盖上,所述爬行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减震组件上;及

13、第二测厚探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减震组件上。

14、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5、所述减震组件包括

16、支杆,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端盖或所述移动端盖上,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爬行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及

17、减震器,一端铰接在所述移动端盖或所述固定端盖上,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铰接。

18、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测厚探头组件包括

19、摆动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块上;

20、第二测厚探头,设置在所述摆动杆上;及

21、伸缩杆,一端铰接在所述摆动杆上,为铰接端,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杆上,为滑动端。

22、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测厚探头组件还包括

23、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支杆上,所述限位块上具有限位槽,所述伸缩杆的滑动端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及

24、限位弹簧,一端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滑动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块上。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6、1、本实用新型将爬行轮移动且转动设置在固定端盖与移动端盖之间,且设置有若干个,至少一个为主动轮,若干个爬行轮形成一个周向的圆环。移动端盖滑动设置在导杆上,使得移动端盖靠近固定端盖时,若干个爬行轮之间在管道径向上相互远离,其形成的圆环的环径变大,使得爬行轮可以与较大管径的管道贴紧进行爬行,当管道管径较小时,使得移动端盖远离固定端盖,带动若干个爬行轮之间在管道径向上相互靠近,使得若干个爬行轮形成的环径变小,使得爬行轮可以与较小管径的管道贴紧进行爬行,即一个爬行器可以实现在不同管径的管道内爬行,十分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主管道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管道爬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管道爬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管道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厚探头组件(16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主管道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厚探头组件(160)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主管道爬行器,包括固定座;同心管,穿设在所述固定座上;固定端盖,设置在所述同心管的一端;导杆,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盖与所述固定座上,若干个所述导杆沿所述同心管周向设置;移动端盖,具有导向孔,所述导杆与所述导向孔一一对应,且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向孔;及爬行轮,移动且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盖与所述移动端盖之间,所述爬行轮沿所述同心管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每次需要更换不同的圆盘轮进行不同内径管道的爬行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征,杨春明,苏学瑞,李勇,魏亚坤,郑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市新思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