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抖动内球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1268发布日期:2023-11-17 19:4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抖动内球笼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关键零部件,具体为一种防抖动内球笼。


背景技术:

1、内球笼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动力从变速器传递到两个前车轮,驱动轿车高速行驶,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三叉式内球笼是将三球销总成设置于内球笼壳体内,可以在内球笼壳体内3个轨道进行向内和向外滑移,以此来适应驱动轴在车辆运动时产生的长度变化,三叉式内球笼结构简单、磨损小,并且可轴向伸缩,广泛被汽车所应用。

2、中国专利号cn206309807u3公开了一种内球笼,包括钟形壳,所述钟形壳内设有星形套,所述钟形壳和星形套之间连接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固设有若干钢球,所述钟形壳外表面沿壳面轴向设置有若干散热片,相邻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凹槽,所述散热凹槽的深度由钟形壳开口一端向封闭一端逐渐减小且散热片向同侧倾斜设置。该实用新型能将钢球和钟形壳内壁和星形套外壁发生滚动摩擦产生的热量迅速导热到散热片上并通过气体涡流带走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同时该内球笼结构紧凑,不会占用汽车底部过大的空间。

3、但是上述专利中存在以下问题:当汽车行驶在较为颠簸的路面上或发生剧烈震动时,钢球在内球笼中滑动时会产生较大的角度偏移,从而可能导致内部钢球与内球笼损伤加大,而一般大多汽车传动轴的自身抗震性能较差,不能有效的减缓内球笼所受到的偏移力,从而使得内球笼发生损坏,导致内球笼的使用寿命降低,从而影响传动轴的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抖动内球笼,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传动轴的自身抗震性能较差,不能有效的减缓内球笼所受到的偏移力,从而使得内球笼发生损坏,导致内球笼的使用寿命降低,从而影响传动轴的传动效率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抖动内球笼,包括钟形壳,所述钟形壳的内部设置有星形套,所述钟形壳的内部搭接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表面呈环形阵列活动连接有若干个钢球,每个所述钢球的表面均安装有防抖机构,所述星形套的表面安装有缓冲机构;

5、所述防抖机构包括与钢球表面贴合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背面的两侧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撑杆,两个所述撑杆的一端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u型座,两个所述u型座的同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护板,所述弧形防护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抖弹簧。

6、可选的,所述防抖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防护套的背面,所述弧形防护板与钟形壳相贴合。

7、可选的,所述缓冲机构的数量为若干个,每个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开设于星形套表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弹簧的同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驱动板。

8、可选的,所述驱动板与钢球相对应,若干个所述缓冲机构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驱动板的相对侧形成夹角。

9、可选的,所述保持架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表面贴合有吸热杆,所述吸热杆与钟形壳固定连接,所述吸热杆与滑槽活动连接。

10、可选的,所述吸热杆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吸热杆呈环形阵列分布于钟形壳的表面,若干个所述吸热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杆,若干个所述散热杆呈环形阵列分布于钟形壳的表面,所述散热杆与钟形壳之间保持有间隙。

11、(三)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抖动内球笼,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该防抖动内球笼,通过钟形壳、星形套、保持架、钢球、防抖机构与缓冲机构等结构的设置,当钢球在保持架表面进行高速旋转时,钢球与钟形壳内部和星形套外部发生摩擦,通过防护套的设置,使得钢球滚动更加稳定,当车辆行驶在颠簸道路或发生剧烈震动时,通过弧形防护板,对钟形壳传输的力进行传递,依次传递在撑杆与防抖弹簧上,从而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钢球受力降低,使其转动更加稳定,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在震动时,星形套持续转动,从而使得钢球与驱动板持续贴合,通过缓冲弹簧的设置,使得星形套与钢球贴合时的力度进行缓冲,从而使得钢球滚动更加稳定,提高了内球笼的抗震性能,从而使得传动轴的效率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抖动内球笼,包括钟形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钟形壳(1)的内部设置有星形套(2),所述钟形壳(1)的内部搭接有保持架(3),所述保持架(3)的表面呈环形阵列活动连接有若干个钢球(4),每个所述钢球(4)的表面均安装有防抖机构,所述星形套(2)的表面安装有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抖动内球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防护套(5)的背面,所述弧形防护板(8)与钟形壳(1)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抖动内球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的数量为若干个,每个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开设于星形套(2)表面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1),两个所述缓冲弹簧(11)的同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驱动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抖动内球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12)与钢球(4)相对应,若干个所述缓冲机构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驱动板(12)的相对侧形成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抖动内球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3)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的表面贴合有吸热杆(14),所述吸热杆(14)与钟形壳(1)固定连接,所述吸热杆(14)与滑槽(13)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抖动内球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杆(1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吸热杆(14)呈环形阵列分布于钟形壳(1)的表面,若干个所述吸热杆(1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杆(15),若干个所述散热杆(15)呈环形阵列分布于钟形壳(1)的表面,所述散热杆(15)与钟形壳(1)之间保持有间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抖动内球笼,包括钟形壳,所述钟形壳的内部设置有星形套,所述钟形壳的内部搭接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表面呈环形阵列活动连接有若干个钢球,每个所述钢球的表面均安装有防抖机构,所述星形套的表面安装有缓冲机构。该防抖动内球笼,通过钟形壳、防抖机构与缓冲机构等结构的设置,当钢球在保持架表面进行高速旋转时,钢球与钟形壳内部和星形套外部发生摩擦,通过防护套的设置,使得钢球滚动更加稳定,当车辆行驶在颠簸道路或发生剧烈震动时,通过弧形防护板,对钟形壳传输的力进行传递,依次传递在撑杆与防抖弹簧上,从而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钢球受力降低,使其转动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基,刘新,刘启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车金喜汽配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