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2682发布日期:2023-06-29 12:5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保护套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1、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

2、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

3、现有的阀门与管道相连接的外部并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从而容易导致阀门受外力作用下损坏或改变其设置的形态,因此需要一种阀门保护套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解决现有的阀门与管道相连接的外部并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从而容易导致阀门受外力作用下损坏或改变其设置的形态,当对阀门主体进行保护时,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平稳的对称放置于阀门主体的周面外侧,然后通过连接耳与螺栓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组装连接,通过隔离层的实现,能够实现对输送管包裹式的保护,进而提高对阀门组件的保护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包括阀门组件、保护组件、套筒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门主体、输送管、法兰,所述阀门主体的两端通过法兰与输送管进行连接,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连接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内隔层,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连接有保护侧层,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连接有保温层,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连接有连接耳,所述套筒组件包括两个尺寸相同的保护套筒,所述保护套筒顶部的内侧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内壁连接有橡胶层。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内隔层的设置,用于与输送管的直接贴合接触,进而避免隔离层与输送管直接接触而造成的相互磨损,从而实现对输送管的保护,同时通过内隔层的设置,实现对保护组件的密封,进而实现对阀门主体的包裹式保护,通过保护侧层的设置,用于对法兰侧边的保护,进而通过对法兰的保护实现进一步对阀门主体的保护,同时通过保护侧层的设置,能够保障法兰连接的密封性。

4、为了提高对阀门组件的保护效果: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层的前视横截面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连接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共设置有四块,每两块所述隔离层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所述隔离层对称设置,其中一组的所述隔离层与第一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另外一组的所述隔离层与第二壳体的内壁相连接。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对阀门主体进行保护时,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平稳的对称放置于阀门主体的周面外侧,然后通过连接耳与螺栓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组装连接,通过隔离层的实现,能够实现对输送管包裹式的保护,进而提高对阀门组件的保护效果。

7、为了实现对保护组件的密封,进而实现对阀门主体的包裹式保护: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隔层的数量与隔离层的数量相同,所述内隔层为弧形结构的橡胶垫圈层,所述内隔层的尺寸与输送管的尺寸相匹配。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内隔层的设置,用于与输送管的直接贴合接触,进而避免隔离层与输送管直接接触而造成的相互磨损,从而实现对输送管的保护,同时通过内隔层的设置,实现对保护组件的密封,进而实现对阀门主体的包裹式保护。

10、为了通过对法兰的保护实现进一步对阀门主体的保护: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侧层的前视横截面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保护侧层共设置有八个,每两个所述保护侧层为一组共同使用,其中两组的所述保护侧层与第一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另外两组的所述保护侧层与第二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同一组的两个所述保护侧层之间的距离与法兰的尺寸相匹配。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保护侧层的设置,用于对法兰侧边的保护,进而通过对法兰的保护实现进一步对阀门主体的保护,同时通过保护侧层的设置,能够保障法兰连接的密封性。

13、为了用于对阀门主体与输送管连接处的保温: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层的内侧填充有保温棉,所述保温层共设置有四个,每两个所述保温层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所述保温层对称设置,其中的一组所述保温层与第一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另外一组的所述保温层与第二壳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保温层的尺寸与输送管的尺寸相匹配。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平稳的对称放置于阀门主体的周面外侧时,保温层远离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一端与输送管周面的外壁相互接触贴合,通过保温层的设置,用于对阀门主体与输送管连接处的保温。

16、为了用于与阀门主体端口的接触贴合,进而提高对阀门主体保护的效果: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套筒的顶部连接有连接耳,两个所述保护套筒远离连接耳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相连通,两个所述保护套筒与相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保护套筒的设置,用于对阀门主体端口的保护,通过橡胶层的设置,用于与阀门主体端口的接触贴合,进而提高对阀门主体保护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包括阀门组件(1)、保护组件(2)、套筒组件(3),所述阀门组件(1)包括阀门主体(11)、输送管(12)、法兰(13),所述阀门主体(11)的两端通过法兰(13)与输送管(12)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壁连接有隔离层(23),所述隔离层(23)远离第一壳体(21)的一端连接有内隔层(24),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壁连接有保护侧层(25),所述第二壳体(22)的内壁连接有保温层(26),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壁连接有连接耳(27),所述套筒组件(3)包括两个尺寸相同的保护套筒(31),所述保护套筒(31)顶部的内侧开设有让位槽(32),所述让位槽(32)的内壁连接有橡胶层(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23)的前视横截面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2)的内壁连接有隔离层(23),所述隔离层(23)共设置有四块,每两块所述隔离层(23)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所述隔离层(23)对称设置,其中一组的所述隔离层(23)与第一壳体(21)的内壁相连接,另外一组的所述隔离层(23)与第二壳体(22)的内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层(24)的数量与隔离层(23)的数量相同,所述内隔层(24)为弧形结构的橡胶垫圈层,所述内隔层(24)的尺寸与输送管(12)的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侧层(25)的前视横截面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保护侧层(25)共设置有八个,每两个所述保护侧层(25)为一组共同使用,其中两组的所述保护侧层(25)与第一壳体(21)的内壁相连接,另外两组的所述保护侧层(25)与第二壳体(22)的内壁相连接,同一组的两个所述保护侧层(25)之间的距离与法兰(13)的尺寸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6)的内侧填充有保温棉,所述保温层(26)共设置有四个,每两个所述保温层(26)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所述保温层(26)对称设置,其中的一组所述保温层(26)与第一壳体(21)的内壁相连接,另外一组的所述保温层(26)与第二壳体(22)的内壁相连接,所述保温层(26)的尺寸与输送管(12)的尺寸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筒(31)的顶部连接有连接耳(27),两个所述保护套筒(31)远离连接耳(2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相连通,两个所述保护套筒(31)与相连接的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保护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阀门的保护套。包括阀门组件、保护组件、套筒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门主体、输送管、法兰,所述阀门主体的两端通过法兰与输送管进行连接,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连接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内隔层,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连接有保护侧层,所述让位槽的内壁连接有橡胶层。通过内隔层的设置,用于与输送管的直接贴合接触,进而避免隔离层与输送管直接接触而造成的相互磨损,从而实现对输送管的保护,同时通过内隔层的设置,实现对保护组件的密封,进而实现对阀门主体的包裹式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林萍,杨李泉,韩潘华,杨成忠,陈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利达(山东)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