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6199发布日期:2023-08-24 22:3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内轨道交通车辆的快速发展以及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油压减振器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a类部件,其性能的表现对车辆的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现有的油压减振器的贮油缸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活塞杆密封组件和贮油缸座,工作缸位于贮油缸内,工作缸的一端安装在活塞缸密封组件上,工作缸的另一端安装有底阀,底阀与贮油缸座之间形成有底阀腔,活塞杆的一端伸入工作缸内且端部安装活塞。当油压减振器的活塞杆被压缩时,活塞下方的下腔内的一部分油液从活塞上的节流阀和单向阀流入活塞上方的上腔,另一部分油液底阀进入底阀腔,然后进入贮油腔;当活塞杆被拉伸时,上腔的油液经活塞上的节流阀和单向阀流入下腔,贮油腔的油液经底阀腔和底阀流入下腔。在油压减振器拉伸或压缩时,除了活塞主动运动产生阻尼力外,底阀组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但是,现有的油压减振器的底阀的控制弹簧分别位于底阀体的两侧,导致底阀的组装和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加工,且组装方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包括底阀体、止回阀、阻尼阀和阀挡,所述底阀体上开设有止回阀安装孔,所述止回阀安装孔为下大上小的阶梯孔,所述止回阀包括止回阀体和设置在所述止回阀体上端外侧的止回止挡,所述止回阀体的上端面上开设有阀芯安装孔,所述止回阀体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阀芯安装孔连通的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阀芯安装孔的孔径,所述阀挡包括阀挡阀体,在所述阀挡阀体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止回阀固定孔,在所述止回阀固定孔的底面上开设有导油孔,所述导油孔为通孔,所述止回阀的下端插入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止回阀固定孔内,所述止回阀的下端面与所述止回阀固定孔的底面接触,所述阀挡与所述底阀体的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所述止回止挡的下端面压在所述底阀体的上端面上,从而在所述止回止挡和底阀体之间形成接触密封,所述阻尼阀包括阀芯、阀头和弹簧止挡,所述阀芯、阀头和弹簧止挡为一体结构,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头的上方,所述弹簧止挡位于所述阀芯和阀头之间,所述阻尼阀的上端面开设有油液孔,所述油液孔为盲孔,所述油液孔的侧壁上开设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位于阀芯上,所述阀芯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阀芯安装孔内,所述阀芯的外圆周面与所述阀芯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接触密封,所述阻尼阀的阀头位于所述弹簧安装孔内,在所述弹簧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使得所述弹簧止挡的上端面压在所述弹簧安装孔的孔底面上。

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为星型弹簧片,所述星型弹簧片包括主体和固定在所述主体上的多个片体,所述片体围绕所述主体呈放射状分布,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阀挡孔,所述阀挡阀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止回阀固定孔开设在所述凸台的上端面上,所述星型弹簧片通过阀挡孔安装在所述阀挡的凸台上。

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阀体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底足,所述底足卡在所述星型弹簧片的两个相邻的片体之间。

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片体的数量为6个,6个所述片体围绕所述主体均布。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足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底足的数量为3个,3个所述底足围绕所述止回阀安装孔的轴线均布。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止回阀安装孔上端的小孔的圆周面与所述底阀体的上端面的接合处设置有倒角。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阀挡阀体的上端面为从中心到四周向下弯曲的圆弧面。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簧为压簧,所述压簧套在所述阀头上,所述压簧的上端与所述弹簧止挡的下端面接触,所述压簧的下端压在所述止回阀固定孔的底面上。

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簧的上端与所述弹簧止挡之间安装有调节垫片。

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阀体包括从上到下相互连接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所述第一柱体的上端面能够与所述止回止挡的下端面接触密封,所述第二柱体的外圆周面能够与压力缸的内壁形成接触配合,所述第三柱体的外圆周面能够与贮油缸的内壁形成定位配合,所述第三柱体的上端面能够与压力缸的下端面形成接触密封,在所述第三柱体的上端面与压力缸的下端面之间安装有铜垫片,在所述第二柱体的外圆柱面上开设有密封槽,在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在组装时,可以将阻尼阀安装在止回阀中后,再将止回阀插入在底阀体的止回阀安装孔中,装上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然后将阀挡固定在止回阀上即可。当油压减振器的活塞杆被压缩时,活塞下方的下腔形成高压油腔,下腔内的一部分油液从活塞上的节流阀和单向阀流入活塞上方的上腔,另一部分油液推动阻尼阀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向下移动,高压油液能够从阻尼阀的油液孔、阻尼孔、弹簧安装孔和导油孔流入贮油腔;当活塞杆被拉伸时,上腔的油液经活塞上的节流阀和单向阀流入下腔,同时贮油腔的高压油液推动止回阀、阻尼阀和阀挡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整体向上移动,止回止挡的下端面和底阀体之间产生缝隙,高压油经止回阀安装孔、以及止回止挡的下端面和底阀体之间的缝隙流入下腔。当车辆在行驶中受到冲击产生振动,减振器内的油液从高压腔通过阻尼阀的阻尼孔进入低压腔时,由于阻尼孔的小孔节流的原理,通过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以及油液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将振动能量通过阻尼作用转化成热能散发掉,达到迅速减振的作用,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承受的冲击载荷,增强运动的平稳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加工,且组装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阀体(1)、止回阀(2)、阻尼阀(3)和阀挡(4),所述底阀体(1)上开设有止回阀安装孔(14),所述止回阀安装孔(14)为下大上小的阶梯孔,所述止回阀(2)包括止回阀体(21)和设置在所述止回阀体(21)外侧的止回止挡(22),所述止回阀体(2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阀芯安装孔(23),所述止回阀体(2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阀芯安装孔(23)连通的弹簧安装孔(24),所述弹簧安装孔(24)的孔径大于所述阀芯安装孔(23)的孔径,所述阀挡(4)包括阀挡阀体(41),在所述阀挡阀体(4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止回阀固定孔,在所述止回阀固定孔的底面上开设有导油孔(44),所述导油孔(44)为通孔,所述止回阀(2)的下端插入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止回阀固定孔内,所述止回阀(2)的下端面与所述止回阀固定孔的底面接触,所述阀挡(4)与所述底阀体(1)的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所述止回止挡(22)的下端面压在所述底阀体(1)的上端面上,从而在所述止回止挡(22)和底阀体(1)之间形成接触密封,所述阻尼阀(3)包括阀芯(31)、阀头(32)和弹簧止挡(33),所述阀芯(31)、阀头(32)和弹簧止挡(33)为一体结构,所述阀芯(31)位于所述阀头(32)的上方,所述弹簧止挡(33)位于所述阀芯(31)和阀头(32)之间,所述阻尼阀(3)的上端面开设有油液孔(34),所述油液孔(34)为盲孔,所述油液孔(34)的侧壁上开设有阻尼孔(35),所述阻尼孔(35)位于阀芯(31)上,所述阀芯(31)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阀芯安装孔(23)内,所述阀芯(31)的外圆周面与所述阀芯安装孔(23)的孔壁之间形成接触密封,所述阻尼阀(3)的阀头(32)位于所述弹簧安装孔(24)内,在所述弹簧安装孔(24)内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使得所述弹簧止挡(33)的上端面压在所述弹簧安装孔(24)的孔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为星型弹簧片(5),所述星型弹簧片(5)包括主体(51)和固定在所述主体(51)上的多个片体(52),所述片体(52)围绕所述主体(51)呈放射状分布,所述主体(51)上设置有阀挡孔(53),所述阀挡阀体(4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凸台(42),所述止回阀固定孔开设在所述凸台(42)的上端面上,所述星型弹簧片(5)通过阀挡孔(53)安装在所述阀挡(4)的凸台(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体(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底足(15),所述底足(15)卡在所述星型弹簧片(5)的两个相邻的片体(5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52)的数量为6个,6个所述片体(52)围绕所述主体(51)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足(15)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底足(15)的数量为3个,3个所述底足(15)围绕所述止回阀安装孔(14)的轴线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安装孔(14)上端的小孔的圆周面与所述底阀体(1)的上端面的接合处设置有倒角(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挡阀体(41)的上端面为从中心到四周向下弯曲的圆弧面(4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为压簧(6),所述压簧(6)套在所述阀头(32)上,所述压簧(6)的上端与所述弹簧止挡(33)的下端面接触,所述压簧(6)的下端压在所述止回阀固定孔的底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6)的上端与所述弹簧止挡(33)之间安装有调节垫片(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体(1)包括从上到下相互连接的第一柱体(11)、第二柱体(12)和第三柱体(13),所述第一柱体(11)、第二柱体(12)和第三柱体(13)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所述第一柱体(11)的上端面能够与所述止回止挡(22)的下端面接触密封,所述第二柱体(12)的外圆周面能够与压力缸的内壁形成接触配合,所述第三柱体(13)的外圆周面能够与贮油缸的内壁形成定位配合,所述第三柱体(13)的上端面能够与压力缸的下端面形成接触密封,在所述第三柱体(13)的上端面与压力缸的下端面之间安装有铜垫片(17),在所述第二柱体(12)的外圆柱面上开设有密封槽,在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该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包括底阀体、止回阀、阻尼阀和阀挡,止回阀包括止回阀体和设置在止回阀体上端外侧的止回止挡,阀挡包括阀挡阀体,止回阀的下端插入阀挡的止回阀固定孔内,阀挡与底阀体的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阻尼阀包括阀芯、阀头和弹簧止挡,油液孔的侧壁上开设有阻尼孔,阻尼孔位于阀芯上,阻尼阀的阀头位于弹簧安装孔内,在弹簧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弹力使得弹簧止挡的上端面压在弹簧安装孔的孔底面上。本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车辆双向油压减振器用底阀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加工,且组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前进,胡晓东,王景林,韩明霞,黄启伟,黄浦,黄福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凌博瑞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