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0337发布日期:2023-07-18 22:0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


背景技术:

1、变速器作为整车动力传动系统中主要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整车性能。在变速器总成设计中,要求内部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同时需满足轻量化要求,因此,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各零部件。

2、当变速器后副箱为行星齿轮组或大扭矩需求选用同步器外轮廓较大,拨叉轴中心与同步器(滑套)中心距离较小,且拨叉轴孔位置固定时,在壳体轮廓无法加大的情况下,拨叉的结构布置是一个难题;此外,副箱拨叉换挡力大,需要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3、由此可见,现有的拨叉结构,存在同步器较大时难以布置的问题,并且无法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采用本结构,解决了同步器较大时难以布置的问题,同时,也满足了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2、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包括变速器壳体;

4、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插设有拨叉轴;

5、所述拨叉轴顶端连接有拨叉;

6、所述变速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

7、所述拨叉的左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所述拨叉的右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

8、所述拨叉的叉脚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拨叉带动下推动所述同步器滑套前后移动。

9、进一步地,所述拨叉的左端通过拨叉摆动销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拨叉的右端通过拨叉摆动销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拨叉摆动销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环。

12、进一步地,所述拨叉轴顶端开设有开口槽,所述拨叉通过所述开口槽与所述拨叉轴相连。

13、进一步地,所述拨叉上部与所述开口槽的结合部位采用圆弧结构,形成两个圆弧面。

14、进一步地,所述同步器滑套周向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滑块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15、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另一端通过销孔与所述拨叉的叉脚相连。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后隔板上。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呈对称设置。

18、相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本结构在变速器壳体上设置了双支撑结构,与拨叉轴相连的拨叉活动连接在双支撑结构上,利用杠杆/摆动原理,拨叉轴在挂挡力的作用下前后运动,带动拨叉以双支撑结构为支点做杠杆运动,进而带动拨叉的叉脚上的滑块运动,最终通过滑块推动同步器滑套前后移动,实现挂挡;在同步器较大时,本结构方便布置;在拨叉轴孔位置与拨叉中心距离较小情况下,本结构满足了强度和刚度需求;同时采用本结构无需太大的挂挡力即可推动拨叉,解决了由于挂挡气缸或者挂挡力受限(较小),在推动同步器滑套所需较大力情况下,拨叉结构的设计问题;本结构原理简单,便于拆装与维护,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拨叉两端分别通过拨叉摆动销连接在双支撑结构上,拨叉轴推动拨叉时,通过两拨叉摆动销(支点)支撑,无需太大的挂挡力即可推动拨叉,实现轻松挂挡。

21、进一步优选地,拨叉摆动销两端分别设置了卡环,可防止拨叉摆动销脱出,提高了本结构的稳定性。

22、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在拨叉轴上开设了开口槽,拨叉通过开口槽与拨叉轴相连,并且在两者的结合部位(接触部位)设置了圆弧结构,形成了两个圆弧面,这样,可有效避免拨叉轴带动拨叉运动时出现卡顿的状况,使得运动更加平顺。

2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器滑套周向上开设了凹槽结构,滑块位于凹槽内,当滑块运动时,通过凹槽带动同步器滑套移动。

2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对称设置在变速器壳体的后隔板上,采用对称设置,使得拨叉运动更加平顺。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壳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2)的左端通过拨叉摆动销(5)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3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2)的右端通过拨叉摆动销(5)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摆动销(5)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环(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轴(1)顶端开设有开口槽(101),所述拨叉(2)通过所述开口槽(101)与所述拨叉轴(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2)上部与所述开口槽(101)的结合部位采用圆弧结构,形成两个圆弧面(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器滑套(7)周向上开设有凹槽(701);所述滑块(6)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70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的另一端通过销孔与所述拨叉(2)的叉脚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301)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02)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3)的后隔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301)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02)呈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双支撑拨叉结构,属于变速器领域,本结构在变速器壳体上设置了双支撑结构,与拨叉轴相连的拨叉活动连接在双支撑结构上,利用杠杆/摆动原理,拨叉轴在挂挡力的作用下前后运动,带动拨叉以双支撑结构为支点做杠杆运动,进而带动拨叉的叉脚上的滑块运动,最终通过滑块推动同步器滑套前后移动,实现挂挡;在同步器较大时,本结构方便布置;在拨叉轴孔位置与拨叉中心距离较小情况下,本结构满足了强度和刚度需求;同时采用本结构无需太大的挂挡力即可推动拨叉,解决了由于挂挡气缸或挂挡力受限(较小),在推动同步器滑套所需较大力情况下,拨叉结构的设计问题;本结构原理简单,便于拆装与维护,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华,韩晓宇,李昕昕,杨小辉,吕厚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