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7842发布日期:2023-07-22 12:4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物催化,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


背景技术:

1、生物转化指毒物经过酶催化后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代谢过程,即毒物出现了质的变化。生物转化是毒物在生物体内消除之前发生的重要事件,其典型结局是产生无毒或低毒的代谢物。因此曾将生物转化与解毒作用等同起来。但是,在不少情况下,生物转化所产生的却是毒性代谢物可导致组织损伤。此时的生物转化就称为生物活化作用。也称为毒化作用。其中,生物催化在进行“扩散”这一步骤,人员可选择使用气体扩散器来完成该项作业。

2、气体扩散是指任何物质都不停的在做不规则运动(分子运动论);扩散是指某种物质的分子通过不规则运动、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他物质里的过程。气体扩散是指某种气体分子通过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它气体里;因为气体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比较激烈,所以扩散比较明显。

3、在人员实际操作气体扩散器的使用过程中,受到其运行时间的影响,如若在长时间运行的状态下,对于气体扩散器的内部来说,其内部的温度可能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变长随之而来的便是温度升高的情况,在此时,该热量没有及时引导至外部的话,且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气体扩散器的使用寿命带动负面影响,特此提出将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若在长时间运行的状态下,对于气体扩散器的内部来说,其内部的温度可能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变长随之而来的便是温度升高的情况,在此时,该热量没有及时引导至外部的话,且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气体扩散器的使用寿命带动负面影响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包括气体扩散器本体,所述气体扩散器本体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一侧开设有插孔,所述气体扩散器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所述底座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两侧均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相邻的安装槽侧壁与相对应的插孔相插接,所述插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延伸至底座的一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通槽。

4、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5、优选地,所述通槽的内腔安装有风扇,两个所述风扇的分别位于气体扩散器本体的下方两侧。

6、优选地,所述插杆的外圈安装有弹簧,所述插杆的外圈且位于安装槽的外圈套接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侧与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7、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挡片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相邻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片的另一侧与相邻的安装槽的一侧内壁相抵。

8、优选地,所述插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帽。

9、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在人员使用时,为了保证气体扩散器本体的散热效率,人员可将气体扩散器本体进行与底座的固定作业,人员将气体扩散器本体底部的插块分别对准相对应的插槽的内部,随后人员拉动四个插杆,使得插杆解除对于插槽的内部限制,受重力影响,插块滑落至插槽的内腔底部,人员松开插杆,弹簧的作用力通过挡片传递至相对应的插杆上,使得插杆具有复位的动力,从而插杆重新进入相邻的插孔的内部,达到对于气体扩散器本体与底座限位固定的效果,通过风扇对于运行转台下的气体扩散器本体进行辅助散热作业,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保证了运行状态下的气体扩散器本体的底部稳定性的同时,增加了气体扩散器本体的底部与空气接触的面积,配合风扇的设置,使得外界具有循环风可对气体扩散器本体进行散热效果,减少了气体扩散器本体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热量堆积的情况。

11、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通过防滑垫的设置,加强了对于底座的底部防滑能力,通过风扇的设置,使得通槽底部的气流受到风扇的引导传输至气体扩散器本体的底部,与气体扩散器本体的表面进行接触,为气体扩散器本体进行散热辅助,通过弹簧的设置,保证了插杆与插孔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通过安装槽的设置,保护了其内部的结构不受外力影响,通过防滑帽的设置,减少了人员拉动出现打滑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包括气体扩散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扩散器本体(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插块(4),所述插块(4)的一侧开设有插孔(5),所述气体扩散器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与插块(4)相适配的插槽(6),所述底座(2)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的内腔两侧均设置有插杆(10),所述插杆(10)的一端贯穿相邻的安装槽(9)侧壁与相对应的插孔(5)相插接,所述插杆(10)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槽(9)的一侧内壁延伸至底座(2)的一侧,所述底座(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通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7)的内腔安装有风扇(8),两个所述风扇(8)的分别位于气体扩散器本体(1)的下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0)的外圈安装有弹簧(11),所述插杆(10)的外圈且位于安装槽(9)的外圈套接有挡片(12),所述挡片(12)的一侧与安装槽(9)的一侧内壁之间通过弹簧(11)弹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的一端与挡片(1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弹簧(11)的另一端与相邻安装槽(9)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片(12)的另一侧与相邻的安装槽(9)的一侧内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0)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生物催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若在长时间运行的状态下,对于气体扩散器的内部来说,其内部的温度可能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变长随之而来的便是温度升高的情况,在此时,该热量没有及时引导至外部的话,且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气体扩散器的使用寿命带动负面影响的问题。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包括气体扩散器本体,气体扩散器本体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插块。本技术保证了运行状态下的气体扩散器本体的底部稳定性的同时,增加了气体扩散器本体的底部与空气接触的面积,配合风扇的设置,使得外界具有循环风可对气体扩散器本体进行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梁亮,皇甫广军,皇甫宾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百消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