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5117发布日期:2023-10-14 15:4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调节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的微调机构,大多的是借助伺服模组实现微调,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安装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可以实现横向及纵向的位置调整,精确的方向进给。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内容:

3、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包括:

4、固定底座,其表面形成有一上凸台,所述上凸台的内侧开设有竖向的导槽;

5、台座,其底面形成有一下凸台,所述下凸台的内侧具有能置入导槽中的嵌体,并且所述嵌体的侧壁与导槽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6、调节体,其具有拐端以及对称设于拐端上的两个拐臂,所述拐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下凸台的外侧;

7、其中,所述下凸台的外侧上还设有辅助座,所述辅助座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一微调旋杆,所述微调旋杆的头端能够与其中一个拐臂接触,另一个拐臂能够向下与一抵接柱接触,所述抵接柱设于固定底座表面。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凸台上设置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上开设形成有竖向的限位槽道;所述上凸台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一定位旋杆,所述定位旋杆为螺纹部及旋拧限位部的二段式设计,所述定位旋杆的螺纹部穿过所述限位槽道后与上凸台形成螺纹连接。如此,通过限位体及定位旋杆的配合,确保台座与固定底座只在x-z方向上发生位移运动,而y轴上不会产生位移。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体具有两个并且互为左右对称设置,嵌体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超出下凸台底端面的下延伸部,并于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对应设置可供下延伸部进出的下容腔,并且下容腔的尺寸大于下延伸部的尺寸。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槽的两侧边分别向上延伸形成超出上凸台上端面的上延伸部,并于所述台座的表面对应设置可供上延伸部进出的上容腔,并且上容腔的尺寸大于上延伸部的尺寸。

11、上述的下延伸部与下容腔的组合、上延伸部与上容腔的组合都是为了方便机构的组装工作,降低安装难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拐臂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球状凸起。如此,不管调节体旋转多大角度,球状凸起始终会与微调旋杆(或抵接柱)存在接触着力点,以方便控制调节体的旋转。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体上的拐端的最低点始终不与固定底座的表面接触。如此,可避免调节体与固定底座表面接触到而影响到调节体的旋转动作。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座外设有旋转连接体,所述微调旋杆具有连接段及触压段,所述触压段能依次贯穿旋转连接体及辅助座,所述连接段与旋转连接体形成螺纹连接。借助旋转连接体以方便微调旋杆的拆装。

15、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体、微调旋杆及抵接柱实现了对台座x向及z向上的短行程位置调整,进给方向准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操作便捷,而且调节精度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台上设置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上开设形成有竖向的限位槽道;所述上凸台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一定位旋杆,所述定位旋杆为螺纹部及旋拧限位部的二段式设计,所述定位旋杆的螺纹部穿过所述限位槽道后与上凸台形成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体具有两个并且互为左右对称设置,嵌体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超出下凸台底端面的下延伸部,并于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对应设置可供下延伸部进出的下容腔,并且下容腔的尺寸大于下延伸部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两侧边分别向上延伸形成超出上凸台上端面的上延伸部,并于所述台座的表面对应设置可供上延伸部进出的上容腔,并且上容腔的尺寸大于上延伸部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拐臂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球状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体上的拐端的最低点始终不与固定底座的表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座外设有旋转连接体,所述微调旋杆具有连接段及触压段,所述触压段能依次贯穿旋转连接体及辅助座,所述连接段与旋转连接体形成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移升降微调机构,包括固定底座,其表面形成有上凸台,上凸台的内侧开设有竖向的导槽;台座,其底面形成有下凸台,下凸台的内侧具有能置入导槽中的嵌体,并且嵌体的侧壁与导槽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调节体,其具有拐端以及对称设于拐端上的两个拐臂,拐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下凸台的外侧;下凸台的外侧上还设有辅助座,辅助座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一微调旋杆,微调旋杆的头端能够与其中一个拐臂接触,另一个拐臂能够向下与一抵接柱接触,抵接柱设于固定底座表面。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体、微调旋杆及抵接柱实现了对台座X向及Z向上的短行程位置调整,进给方向准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而且调节精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凯斯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