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2526发布日期:2023-07-24 02:0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增氧机波箱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1、传统增氧机波箱仅设有单个星架,所有行星齿轮均靠该星架支撑和传动,结构刚性难以承受大扭力、高负载,也不利于提高波箱运行的平稳性和安静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刚性、大负载、运行更平稳更安静的增氧机波箱。

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包括圆筒状的齿轮箱,齿轮箱的内壁周向环设有与之一体铸造成型的齿圈,齿圈的圈心设有与其同轴的太阳小齿轮,太阳小齿轮的周围阵列环设有三个行星大齿轮,三个行星大齿轮均内接太阳小齿轮、外接齿圈,以由太阳小齿轮驱动而沿齿圈同步自转和公转;三个行星大齿轮通过各自的轮心孔分别旋转套接于三根轮轴上,三个行星大齿轮的上下方分别设有加强架和星架,加强架和星架分别连接三根轮轴的顶底两端,以随三个行星大齿轮公转而同步旋转,加强架设有暴露太阳小齿轮的第一中心孔,星架设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内设有随星架旋转的输出轴。

4、作为优选方案,加强架近似等边三角形,星架为周边均匀设有三个叉臂部的y形,三根轮轴均通过两个轴向串联的6204型轴承旋转设于对应的行星大齿轮的轮心孔内且顶端分别连接加强架的三个角部、底端分别连接星架的三个叉臂部。

5、作为优选方案,加强架的三个角部和星架的三个叉臂部均相互对应设有上轴孔和下轴孔,三根轮轴均呈t型且t柱均活动设于对应的下轴孔内、t头均外露出星架的下方以承托星架。

6、还包括三根大头螺钉,三根大头螺钉分别沿三个上轴孔旋接于三根轮轴顶面所设的螺钉孔内,以分别将三根轮轴的顶端锁接于加强架,并将三根轮轴的底端锁接于星架。

7、作为优选方案,齿轮箱的外底部居中直立设有与其相通的轴套,输出轴旋转设于该轴套内且顶部插接固定于星架上的第二中心孔内、底部外露出轴套下方且外露部固定设有叶轮法兰。

8、作为优选方案,齿轮箱的底部居中设有圆通孔,轴套的顶端插接于该圆通孔内,该轴套的近顶部外壁设有凸环,该凸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齿轮箱底部,以将轴套固定安装于齿轮箱的外底部。

9、作为优选方案,凸环上方的轴套顶部套接有弥合该轴套和齿轮箱之间连接间隙的第一密封垫。

10、作为优选方案,轴套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均设有支承输出轴的6206型轴承,轴套的底口设有端盖。

11、作为优选方案,齿轮箱由顶底相通的上箱体和顶开式的下箱体相互对接而成,齿圈、行星大齿轮、加强架和星架均设于下箱体内,太阳小齿轮部分位于下箱体内、部分位于上箱体内。

12、上箱体的底端局部插接于下箱体的顶口内,上箱体的底部外壁和下箱体的顶部外壁分别对应设有上外折环和下外折环,上外折环和下外折环相互重合对接且通过螺钉相互固定,以将上箱体和下箱体固定连接为一体。

13、作为优选方案,上箱体的外壁均匀环设有四个用于将整个波箱固定于驱动电机的弧形凸柱,下箱体的外壁均匀环设有三对共六个用于连接增氧机浮球的长方形凸台。

14、作为优选方案,上外折环和下外折环之间设有弥合二者连接间隙的第二密封垫。

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在行星齿轮组的上下方分别设置了加强架和星架,行星齿轮组可由星架和加强架共同支撑和传动,有利于增强结构刚性,提高扭力负载能力及运行的平稳性、安静度,此其一;其二,本实用新型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和轴套的连接部位均设置了密封圈,有利于提高波箱外壳的密封性;其三,本实用新型在各个行星大齿轮的轮心孔内均串联设置了两个用于支承轮轴的6204型轴承,在轴套的两头均设置了用于支承输出轴的6206型滚珠轴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传统的平稳性和安静度。



技术特征:

1.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包括圆筒状的齿轮箱(1),齿轮箱(1)的内壁周向环设有与之一体铸造成型的齿圈(1.21),齿圈(1.21)的圈心设有与其同轴的太阳小齿轮(2),太阳小齿轮(2)的周围阵列环设有三个行星大齿轮(3),三个行星大齿轮(3)均内接太阳小齿轮(2)、外接齿圈(1.21),以由太阳小齿轮(2)驱动而沿齿圈(1.21)同步自转和公转;三个行星大齿轮(3)通过各自的轮心孔分别旋转套接于三根轮轴(4)上,其特征在于:三个行星大齿轮(3)的上下方分别设有加强架(5)和星架(6),加强架(5)和星架(6)分别连接三根轮轴(4)的顶底两端,以随三个行星大齿轮(3)公转而同步旋转,加强架(5)设有暴露太阳小齿轮(2)的第一中心孔(5.1),星架(6)设有第二中心孔(6.1),第二中心孔(6.1)内设有随星架(6)旋转的输出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其特征在于:加强架(5)近似等边三角形,星架(6)为周边均匀设有三个叉臂部的y形,三根轮轴(4)均通过两个轴向串联的6204型轴承(8)旋转设于对应的行星大齿轮(3)的轮心孔内且顶端分别连接加强架(5)的三个角部、底端分别连接星架(6)的三个叉臂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其特征在于:加强架(5)的三个角部和星架(6)的三个叉臂部均相互对应设有上轴孔(5.2)和下轴孔(6.2),三根轮轴(4)均呈t型且t柱均活动设于对应的下轴孔(6.2)内、t头均外露出星架(6)的下方以承托星架(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其特征在于:齿轮箱(1)的外底部居中直立设有与其相通的轴套(10),输出轴(7)旋转设于该轴套(10)内且顶部插接固定于星架(6)上的第二中心孔(6.1)内、底部外露出轴套(10)下方且外露部固定设有叶轮法兰(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其特征在于:齿轮箱(1)的底部居中设有圆通孔,轴套(10)的顶端插接于该圆通孔内,该轴套(10)的近顶部外壁设有凸环(10.1),该凸环(10.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齿轮箱(1)底部,以将轴套(10)固定安装于齿轮箱(1)的外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其特征在于:凸环(10.1)上方的轴套(10)顶部套接有弥合该轴套(10)和齿轮箱(1)之间连接间隙的第一密封垫(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其特征在于:轴套(10)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均设有支承输出轴(7)的6206型轴承(13),轴套(10)的底口设有端盖(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其特征在于:齿轮箱(1)由顶底相通的上箱体(1.1)和顶开式的下箱体(1.2)相互对接而成,齿圈(1.21)、行星大齿轮(3)、加强架(5)和星架(6)均设于下箱体(1.2)内,太阳小齿轮(2)部分位于下箱体(1.2)内、部分位于上箱体(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其特征在于:上箱体(1.1)的外壁均匀环设有四个用于将整个波箱固定于驱动电机的弧形凸柱(1.12),下箱体(1.2)的外壁均匀环设有三对共六个用于连接增氧机浮球的长方形凸台(1.2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其特征在于:上外折环(1.11)和下外折环(1.22)之间设有弥合二者连接间隙的第二密封垫(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大负载型增氧机波箱,该波箱包括圆筒状的齿轮箱,齿轮箱的内壁设有齿圈,齿圈的圈心设有与其同轴的太阳小齿轮,太阳小齿轮的周围阵列环设有三个行星大齿轮,三个行星大齿轮均内接太阳小齿轮、外接齿圈,以由太阳小齿轮驱动而沿齿圈同步自转和公转;三个行星大齿轮通过各自的轮心孔分别旋转套接于三根轮轴上,三个行星大齿轮的上下方分别设有加强架和星架,加强架和星架分别连接三根轮轴的顶底两端,以随三个行星大齿轮公转而同步旋转,加强架设有暴露太阳小齿轮的第一中心孔,星架设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内设有随星架旋转的输出轴本技术刚性强、负载力大且运行平更平稳,噪声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宏,赵汝耀,邓苑霏,赵锦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汝耀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