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1964发布日期:2023-06-15 15:4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密封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圈。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密封圈主要用于实现密封防泄漏的功能。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可以分为孔用密封圈、轴用密封圈、防尘圈等。

2、孔用密封圈一般套设于轴或者活塞杆上,避免外界的杂物进入轴承或者机械内。密封圈的外侧壁与轴或者活塞杆所在的腔室侧壁抵接,密封圈的内侧壁抵接于轴或活塞杆。孔用密封圈会随着轴的转动而转动,或者随着活塞杆的往复运动进行移动。但是现有的孔用密封圈的强度不够,因此在一些压力较大的工况下使用时,容易受到挤压变形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密封圈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密封圈。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密封圈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主体,所述密封圈主体包括上密封环、下密封环以及布置于所述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之间的金属加强环,所述上密封环具有供所述加强环顶部安装的上安装槽,所述下密封环具有供所述加强环底部安装的下安装槽。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密封圈主体的连接时,先将由金属制成的加强环布置的下密封环的下安装槽内,然后上密封环的上安装槽与加强环顶面对齐后布置在下密封环顶面,通过超声波焊接将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焊接固定,通过密封圈主体内的加强环,使得提高了密封圈的整体刚性,使得密封圈的强度有较大提升,延长使用寿命。

5、可选的,所述加强环的底面周向开设有定位环槽,所述下密封环在所述下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环槽配合的定位凸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加强环和下密封环的安装时,通过定位环槽和定位凸部的配合,使得实现了加强环在下密封环上的定位,对加强环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7、可选的,所述加强环的径向截面为梯形,所述加强环的顶面宽度小于底面宽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形的径向截面,使得与加强环侧壁配合的下安装槽的径向截面也呈梯形槽,下安装槽的底壁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使得在加强环完成放置后,下安装槽的侧壁对加强环起到限位作用,能够降低加强环从下安装槽脱离的概率。

9、可选的,所述加强环的侧壁周向设置有倒圆角。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环侧壁的倒圆角的设置,能够方便将加强环放置于下安装槽内,同时在完成密封圈主体的安装后,能够降低加强环的棱角对密封圈主体的造成割伤的概率。

11、可选的,所述加强环侧壁设置有用于和所述上安装槽抵接的防滑纹路,所述防滑纹路沿所述加强环径向周向布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路的设置,使得在加强环完成安装后,能够提高加强环侧壁和上安装槽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了加强环在密封圈主体内出现周向转动的概率。

13、可选的,所述密封圈主体内侧壁设置有若干对安装凸部,每对所述安装凸部与活塞杆或轴的侧壁形成有供气体流通的泄压间隙。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密封圈套设在活塞杆或轴上时,密封圈内侧壁安装凸部的设置,安装凸部和活塞杆或轴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泄压间隙,使得实现活塞杆所在腔室的空气流通,从而实现气压平衡。

15、可选的,所述密封圈主体具有三组所述安装凸部,三组所述安装凸部周向间隔布置于所述密封圈主体内侧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组安装凸部的设置,能够使得活塞杆或轴所在的高压腔室的空气流通更加顺畅,平衡效果较为理想。

17、可选的,所述上密封环在朝向所述下密封环的端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下密封环具有供所述固定块插接的固定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和固定槽之间的配合,使得在进行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的安装时,能够对两个密封环起到定位作用,从而方便实现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的对应安装,减少了加工人员旋转上、下密封环来对齐安装凸部的操作,从而提高上、下密封环的安装效率。

19、可选的,所述上密封环的外侧壁设置有上圆弧凸部,所述下密封环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上圆弧凸部对应的下圆弧凸部,当所述上凸部和所述下凸部抵接时,形成有用于抵接弧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的安装后,上圆弧凸部和下圆弧部抵接形成用于和腔室侧壁抵接的抵接弧部,能够提高密封圈主体的耐磨性,同时降低密封圈的挤出伤害。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一种密封圈,包括上密封环、下密封环和加强环,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固定形成密封圈主体,加强环布置于上、下密封环之间,提高了密封圈主体的强度,提高密封圈使用寿命;

23、2.本申请通过定位环槽和定位凸部的配合,使得实现了加强环在下密封环上的定位,同时对加强环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24、3.本申请通过安装凸部的设置,使得在密封圈与活塞杆或轴安装后,与活塞杆和轴侧壁之间形成有泄压间隙,方便空气的流通实现压力平衡。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主体(1),所述密封圈主体(1)包括上密封环(2)、下密封环(3)以及布置于所述上密封环(2)和下密封环(3)之间的金属加强环(4),所述上密封环(2)具有供所述加强环(4)顶部安装的上安装槽(21),所述下密封环(3)具有供所述加强环(4)底部安装的下安装槽(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4)的底面周向开设有定位环槽(41),所述下密封环(3)在所述下安装槽(31)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环槽(41)配合的定位凸部(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4)的径向截面为梯形,所述加强环(4)的顶面宽度小于底面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4)的侧壁周向设置有倒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4)侧壁设置有用于和所述上安装槽(21)抵接的防滑纹路(42),所述防滑纹路(42)沿所述加强环(4)径向周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主体(1)内侧壁设置有若干对安装凸部(11),每对所述安装凸部(11)与活塞杆或轴的侧壁形成有供气体流通的泄压间隙(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主体(1)具有三组所述安装凸部(11),三组所述安装凸部(11)周向间隔布置于所述密封圈主体(1)内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环(2)在朝向所述下密封环(3)的端面设置有固定块(22),所述下密封环(3)具有供所述固定块(22)插接的固定槽(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环(2)的外侧壁设置有上圆弧凸部(23),所述下密封环(3)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上圆弧凸部(23)对应的下圆弧凸部(33),当所述上圆弧凸部(23)和所述下圆弧凸部(33)抵接时,形成有用于抵接弧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密封圈,属于密封件技术领域。其包括密封圈主体,所述密封圈主体包括上密封环、下密封环以及布置于所述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之间的金属加强环,所述上密封环具有供所述加强环顶部安装的上安装槽,所述下密封环具有供所述加强环底部安装的下安装槽。本申请具有提高密封圈主体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付建明,吴广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胶点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