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5593发布日期:2023-06-17 23:3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体旋转密封连接,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炼钢(铁)生产中,钢(铁)水包、中间包用于炼钢厂、炼铁厂、铸造厂在平炉、电炉或转炉前承接钢(铁)水进行作业的重要设备,其在制作完成或承接钢(铁)水前必须进行必要的烘烤。

2、烘烤装置方式有多种,其中立式翻转(0°~90°)的烘烤方式是目前国内钢(铁)水包、中间包烘烤装置普遍使用技术,烘烤所需要的常温气体介质(煤气、助燃空气)也大都采用旋转密封连接装置进行输送。

3、传统的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大都采用石墨盘根作为密封材料,但是,由于石墨盘根作为密封材料不具有耐高温等特性,进而导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发生损毁,采取的措施为需要人工再次压紧或直接更换,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4、此外,随着高效节能的蓄热燃烧技术在立式钢(铁)水包、中间包烘烤装置的成功应用,不仅有常温的煤气、助燃空气需要通过旋转密封连接装置进行输送,还有平均约150℃的烟气也需要通过旋转连接装置与引风机连接进行蓄热排放,目前普遍采用的措施是通过金属软管进行连接输送,但是金属软管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因疲劳等原因导致缺陷处出现裂纹或断裂的情况。

5、针对上述两种方案存在得到缺陷,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密封材料损毁或金属软管疲劳断裂造成管道内气体泄漏,不仅影响工作进度,而且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6、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石墨盘根作为密封材料不耐高温,以及使用金属软管容易因疲劳出现裂纹或断裂,进而会造成管道内气体泄漏,不仅影响工作进度,而且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2、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包括可相互套接的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在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二接管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使得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二接管相互旋转时不会造成内部介质泄漏;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套接于所述第二接管侧壁的挡环、密封圈和压兰,所述压兰与所述第一接管的端部固接。

4、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接管内壁的环形直角凹槽,所述挡环可与所述环形直角凹槽的底边抵触。

5、进一步地,所述压兰成工字型,包括相互连接的压料环、支撑环和外接环,所述压料环的内圈侧壁与所述第二接管的外壁套接,所述压料环的外圈侧壁与所述环形直角凹槽的内壁抵触;所述外接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接管连接。

6、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接管的侧边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栓孔,对应的,在所述外接环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所述螺栓贯穿所述第二螺栓孔后与所述第一螺栓孔连接,实现将所述压兰与所述第一接管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外接环的外径>所述第一接管的内径>所述环形直角凹槽的内径>所述压料环的外径>所述支撑环的外径。

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挡环与所述压料环之间,所述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与所述环形直角凹槽的内壁抵触。

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v型密封圈。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管为固定管,对应的,所述第二接管为活动旋转管。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管为活动旋转管,对应的,所述第二接管为固定管。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管或所述第二接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管固接。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述提供的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当立式钢包等烘烤装置通过旋转轴旋转0°~90°以便实现在平放工作状态或在抬起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时,气体介质(如煤气、空气或烟气)可以分别通过本方案提供的旋转密封连接装置进行安全输送,与现在广泛使用的旋转密封连接装置或直接采用金属软管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便、不积灰、密封严密、造价成本低以及维护少、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互套接的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在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二接管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使得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二接管相互旋转时不会造成内部介质泄漏;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套接于所述第二接管侧壁的挡环、密封圈和压兰,所述压兰与所述第一接管的端部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接管内壁的环形直角凹槽,所述挡环可与所述环形直角凹槽的底边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兰成工字型,包括相互连接的压料环、支撑环和外接环,所述压料环的内圈侧壁与所述第二接管的外壁套接,所述压料环的外圈侧壁与所述环形直角凹槽的内壁抵触;所述外接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接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管的侧边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栓孔,对应的,在所述外接环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所述螺栓贯穿所述第二螺栓孔后与所述第一螺栓孔连接,实现将所述压兰与所述第一接管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环的外径>所述第一接管的内径>所述环形直角凹槽的内径>所述压料环的外径>所述支撑环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挡环与所述压料环之间,所述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与所述环形直角凹槽的内壁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v型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为固定管,对应的,所述第二接管为活动旋转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为活动旋转管,对应的,所述第二接管为固定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或所述第二接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管固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气体旋转密封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包括可相互套接的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在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二接管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使得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二接管相互旋转时不会造成内部介质泄漏;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套接于所述第二接管侧壁的挡环、密封圈和压兰,所述压兰与所述第一接管的端部固接。本装置与现在广泛使用的旋转密封连接装置或直接采用金属软管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便、不积灰、密封严密、造价成本低以及维护少、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钱小军,许礼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市乾旭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