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电式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0333发布日期:2023-10-14 12:5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电式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联轴器,具体为一种膜电式联轴器。


背景技术:

1、联轴器是指联接两轴或轴与回转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同回转,在正常情况下不脱开的一种装置。有时也作为一种安全装置用来防止被联接机件承受过大的载荷,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由几组膜片(不锈钢薄板)用螺栓交错地与两半联轴器联接,每组膜片由数片叠集而成,膜片分为连杆式和不同形状的整片式。膜片联轴器靠膜片的弹性变形来补偿所联两轴的相对位移,是一种高性能的金属强元件挠性联轴器,不用润油,结构较紧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无旋转间隙,不受温度和油污影响,具有耐酸、耐碱防腐蚀的特点,适用于高温、高速、有腐蚀介质工况环境的轴系传动。

2、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6666285u)公开了一种双膜片弹性联轴器,包括联轴器电机端、联轴器丝杆端,联轴器电机端与联轴器丝杆端间设有联轴器中间段,联轴器电机端通过弹性膜片层与联轴器中间段的一端固定连接,联轴器丝杆端通过弹性膜片层与联轴器中间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联轴器电机端内设有电机端联轴孔,电机端联轴孔与电机的输出轴定位套接,联轴器丝杆端内设有丝杆端联轴孔,丝杆端联轴孔与丝杆的连接端定位套接,电机端联轴孔与丝杆端联轴孔呈共中心轴线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式的联轴器本体与双弹性膜片层相结合的弹性联轴器方案,具有自动纠偏,减轻联轴器磨损的特点。

3、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联轴器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靠膜片的弹性变形来补偿所联两轴的相对位移,在使用时可以出现一定的弧度,但是出现错位的时候对于固定效果不够理想,对于错位时候的固定效果及容错率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膜电式联轴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联轴器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靠膜片的弹性变形来补偿所联两轴的相对位移,在使用时可以出现一定的弧度,但是出现错位的时候对于固定效果不够理想,对于错位时候的固定效果及容错率不够理想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膜电式联轴器,包括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膜片本体,所述膜片本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从动机构;

5、所述主动机构包括贯穿在膜片本体上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筒,所述螺杆的外壁端头螺纹连接第二螺筒。

6、作为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轴体,且轴体的另一端开设啮合槽,所述轴体与所述螺杆之间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结构。

7、作为优选的,所述轴体的一侧焊接加固板,所述螺杆与加固板之间构成贯穿结构。

8、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筒的一侧开设螺槽,且螺槽的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二螺筒的水平轴线重合设置。

9、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筒的形状为锥形,所述膜片本体与所述第二螺筒之间构成贯穿结构。

10、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筒通过与所述螺杆之间的螺纹啮合结构与所述螺杆构成滑动结构,所述第一螺筒通过所述第二螺筒与所述膜片本体构成限位结构。

11、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筒包括位于所述螺杆外壁的筒身,且筒身的一端开设螺孔,所述筒身的另一端开设预留槽。

12、作为优选的,所述预留槽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螺筒的尖头直径略大,所述预留槽的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二螺筒的水平轴线重合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膜电式联轴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二螺筒进行连接的时候第二螺筒以锥形形状,让尖头处穿过膜片本体,然后随着移动让第二螺筒与膜片本体重合处的直径满满变大,直到与膜片本体进行接触,接触过程中因为锥形的形状可以提供一定的容错率,只要锥形的外壁任意位置与膜片本体接触即可固定,固定完毕后第一螺筒反向移动与第二螺筒来对膜片本体进行夹持工作,同时如果第二螺筒穿过膜片本体的部分较长的时候第一螺筒的预留槽来容纳第二螺筒与第一螺筒之间重合的部分,在使用时可以有效的通过第二螺筒的形状来与膜片本体进行对接,在安装过程中即使有一些错位也可以不会影响第二螺筒与膜片本体之间的固定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膜电式联轴器,包括主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膜片本体(2),所述膜片本体(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从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轴体(11),且轴体(11)的另一端开设啮合槽(12),所述轴体(11)与所述螺杆(15)之间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电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11)的一侧焊接加固板(14),所述螺杆(15)与加固板(14)之间构成贯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筒(16)的一侧开设螺槽(17),且螺槽(17)的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二螺筒(16)的水平轴线重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膜电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筒(16)的形状为锥形,所述膜片本体(2)与所述第二螺筒(16)之间构成贯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筒(13)通过与所述螺杆(15)之间的螺纹啮合结构与所述螺杆(15)构成滑动结构,所述第一螺筒(13)通过所述第二螺筒(16)与所述膜片本体(2)构成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筒(13)包括位于所述螺杆(15)外壁的筒身(131),且筒身(131)的一端开设螺孔(133),所述筒身(131)的另一端开设预留槽(1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膜电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132)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螺筒(16)的尖头直径略大,所述预留槽(132)的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二螺筒(16)的水平轴线重合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联轴器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膜电式联轴器,包括主动机构,所述主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膜片本体,所述膜片本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从动机构,所述主动机构包括贯穿在膜片本体上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筒,所述螺杆的外壁端头螺纹连接第二螺筒,在第二螺筒进行连接的时候第二螺筒以锥形形状,让尖头处穿过膜片本体,然后随着移动让第二螺筒与膜片本体重合处的直径满满变大,直到与膜片本体进行接触,接触过程中因为锥形的形状可以提供一定的容错率,只要锥形的外壁任意位置与膜片本体接触即可固定,固定完毕后第一螺筒反向移动与第二螺筒来对膜片本体进行夹持工作,对固定效果及稳定性都有有效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王覃,周玉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精匠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