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板式切换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0372发布日期:2023-10-21 20:2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翘板式切换阀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阀芯,具体涉及一种翘板式切换阀芯。


背景技术:

1、阀芯是一种通过设于阀体内部的阀杆的移动或转动来实现方向控制、压力控制或流量控制的阀零件,广泛用于水龙头中,通过旋转或扳动手龙头的手柄以实现水龙头的混合或分水的切换操控。比如申请号为202020013832.8(授权公告号为cn2112316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的《水龙头》,就是采用了这样的一种结构,该水龙头包括水龙头主体和把手,水龙头主体内设有配水阀芯,配水阀芯包括底座和阀片,底座上设有热水通道及冷水通道,位于热水通道及冷水通道的上方设置阀片,阀片呈扇形柱体状,阀片的上端与把手固定连接,把手的转动可带动阀片转动,阀片压在热水通道及冷水通道上,转动阀片可压住热水通道或冷水通道或热水通道、冷水通道的一半实现调温,位于配水阀芯的下侧还设有控水阀芯,控水阀芯通过感应模块控制。不过此类水龙头,由于连接阀杆的把手柄通常都较长,在使用过程中,控制分水的手柄非常容易被误碰,使预先的出水通道被改变,出现误淋用户、冷水浇头的尴尬现象。

2、为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出水切换更加方便且不易出现误操控的水龙头切换阀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且只需通过两点式按压即可实现切换操控的翘板式切换阀芯。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翘板式切换阀芯,包括阀壳,该阀壳侧部设有进水孔,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阀壳内自上而下还依次设有阀杆、动阀片及静阀片,所述静阀片紧贴于阀壳底部并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一一对应的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所述动阀片上设有分水孔,所述阀杆上端部外露于阀壳顶部,所述阀杆中部还设有外凸的球头,所述阀杆能以所述球头为圆心相对于所述阀壳摆动,外露于所述阀壳的阀杆端部处还增设有翘板,通过按压翘板两端带动阀杆摆动进而驱使动阀片沿着静阀片往复滑移,进而使所述分水孔切换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之间以实现分水切换。

3、为了更好地实现两点式按压,优选地,所述的翘板整体呈条形状,所述翘板的中部处还设有能插接于所述阀杆端部的安装孔。

4、为了更好地支撑球头原地转动,以实现阀杆的往复摆动,优选地,所述的阀壳内设有用于支撑阀杆摆动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上设有与所述球头相适配的弧型凹槽,所述阀杆下端部穿过所述支撑套后驱动所述动阀片滑移。

5、为了使阀杆的球头在转动时能拥有阻尼感,使翘板按压能具有更好的手感,所述支撑套的顶部还设有密封垫,并于所述密封垫上开设能紧贴于所述球头的弧型孔,所述弧型孔与弧型凹槽共同将所述球头限位于所述阀壳上使所述阀杆只能沿着所述阀壳来回摆动。

6、为了方便阀杆驱使动阀片滑移,优选地,所述的阀杆和动阀片之间还设有拨盘,所述阀杆下端部设有呈球形的拨头,并于所述拨盘顶部设置能适配于所述拨头的拨孔,所述拨盘底部还设有能插接于所述动阀片的定位柱,所述阀杆下端部摆动驱使拨盘移动进而驱动所述动阀片滑移。

7、为了使水流能更好地通过拨盘,优选地,所述的拨盘侧面还设有能连通于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分水孔的通水孔,所述通水孔自拨盘底部向上延伸并形成拱形状。

8、为了使拨盘滑移时能更加得平稳顺畅,优选地,所述的支撑套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拨盘上设有与所述滑轨导向配合的滑槽;或,所述支撑套的底部设滑槽,所述拨盘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导向配合的滑轨。

9、为了优化阀壳的结构,使其能更便于生产及装配,优选地,所述的阀壳包括上壳和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设置卡扣能拆卸的插接于所述上壳底部,前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设有所述底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阀杆中部设置外凸的球头,且使阀杆能以球头为圆心相对于阀壳摆动,并在外露于阀壳的阀杆端部处设置翘板,通过按压翘板的两端,带动阀杆来回摆动进而驱使动阀片沿着静阀片往复滑移,进而使所述分水孔切换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之间以实现分水切换,该阀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仅需通过两点式按压即可实现切换操控,操作方便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误操作引起尴尬现象的翘板式切换阀芯。



技术特征:

1.一种翘板式切换阀芯,包括阀壳(1),该阀壳(1)侧部设有进水孔(1a),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1b)和第二出水口(1c),所述阀壳(1)内自上而下还依次设有阀杆(2)、动阀片(3)及静阀片(4),所述静阀片(4)紧贴于阀壳(1)底部并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b)和第二出水口(1c)一一对应的第一过水孔(4a)和第二过水孔(4b),所述动阀片(3)上设有分水孔(3a),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上端部外露于阀壳(1)顶部,所述阀杆(2)中部还设有外凸的球头(2a),所述阀杆(2)能以所述球头(2a)为圆心相对于所述阀壳(1)摆动,外露于所述阀壳(1)的阀杆(2)端部处还增设有翘板(5),通过按压翘板(5)两端带动阀杆(2)摆动进而驱使动阀片(3)沿着静阀片(4)往复滑移,进而使所述分水孔(3a)切换于所述第一过水孔(4a)和第二过水孔(4b)之间以实现分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板式切换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翘板(5)整体呈条形状,所述翘板(5)的中部处还设有能插接于所述阀杆(2)端部的安装孔(5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翘板式切换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壳(1)内设有用于支撑阀杆(2)摆动的支撑套(6),所述支撑套(6)上设有与所述球头(2a)相适配的弧型凹槽(6a),所述阀杆(2)下端部穿过所述支撑套(6)后驱动所述动阀片(3)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翘板式切换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6)的顶部还设有密封垫(7),并于所述密封垫(7)上开设能紧贴于所述球头(2a)的弧型孔(7a),所述弧型孔(7a)与弧型凹槽(6a)共同将所述球头(2a)限位于所述阀壳(1)上使所述阀杆(2)只能沿着所述阀壳(1)来回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翘板式切换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杆(2)和动阀片(3)之间还设有拨盘(8),所述阀杆(2)下端部设有呈球形的拨头(2b),并于所述拨盘(8)顶部设置能适配于所述拨头(2b)的拨孔(8a),所述拨盘(8)底部还设有能插接于所述动阀片(3)的定位柱(8b),所述阀杆(2)下端部摆动驱使拨盘(8)移动进而驱动所述动阀片(3)滑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翘板式切换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盘(8)侧面还设有能连通于所述进水孔(1a)和所述分水孔(3a)的通水孔(8c),所述通水孔(8c)自拨盘(8)底部向上延伸并形成拱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翘板式切换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套(6)底部设有滑轨(6b),所述拨盘(8)上设有与所述滑轨(6b)导向配合的滑槽(8d);或,所述支撑套的底部设滑槽,所述拨盘(8)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导向配合的滑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翘板式切换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壳(1)包括上壳(11)和底座(12),所述底座(12)通过设置卡扣(12a)能拆卸的插接于所述上壳(11)底部,前述第一出水口(1b)和第二出水口(1c)均设有所述底座(12)上。


技术总结
一种翘板式切换阀芯,包括阀壳,该阀壳侧部设有进水孔,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阀壳内自上而下还依次设有阀杆、动阀片及静阀片,所述静阀片紧贴于阀壳底部并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一一对应的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通过在阀杆中部设置外凸的球头,使阀杆能以球头为圆心相对于阀壳摆动,并在外露于阀壳的阀杆端部处设置翘板,通过按压翘板的两端,带动阀杆摆动进而驱使动阀片沿着静阀片往复滑移,进而使所述分水孔切换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之间以实现分水切换,该阀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仅需通过两点式按压即可实现切换操控,操作方便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误操作引起尴尬现象的翘板式切换阀芯。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万海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