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油冷管用阀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4626发布日期:2023-11-17 23:5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油冷管用阀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冷管用阀体。


背景技术:

1、汽车在行驶时,齿轮箱因为动力的传输,故而其中容置的润滑油(润滑机油)温度会不断上升,倘若润滑油温度过高,则有可能令润滑油沸腾而失去润滑作用,从而使得齿轮易于磨损,故而如何确保齿轮箱中的润滑油温不会过高即成为一项相当重要的课题。在现有的汽车结构配置中,均会设置油冷管,其能冷却润滑油,保持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

2、圆式油冷管是油冷管中的一种,其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优点。

3、专利号:cn202222351963.9提出了一种圆管式油冷管,其扩管后无需通过人工焊接的方式,使得外管、内管和散热片呈紧密贴合状态,简化制造工序,降低工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其螺座还是需要焊接,并且需要扩管操作,安装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提供一种易于组装,不需焊接的油冷管,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发动机油冷管用阀体,其结构包括:呈立方体的阀身,阀身前面设有沉头孔,沉头孔外侧设有环形槽,与前面相邻的一面设有凸出的螺纹管,螺纹管内侧与沉头孔内侧通过阀身内部的管道连通;沉头孔底部及环形槽底部设有密封圈。

2、较佳的,阀身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伸入管道内,且温度传感器与沉头孔、螺纹管不在一个平面内。

3、较佳的,沉头孔的内壁及环形槽的内壁设有螺纹。

4、较佳的,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

5、较佳的,所述阀身与螺纹管为一体成型,沉头孔和环形槽的螺纹深度相等。

6、本实用新型将阀体旋入安装于套接好的内管、散热片、外管的两端,内管抵靠沉头孔底部,外管抵靠环形槽底部,使阀体的螺纹管与内管连通形成油路,并且内、外两层的密封圈能防止泄漏,同时阀体还具有反馈油温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易于组装,不需焊接,可探测油温,相较于现有产品具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油冷管用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立方体的阀身,阀身前面设有沉头孔,沉头孔外侧设有环形槽,与前面相邻的一面设有凸出的螺纹管,螺纹管内侧与沉头孔内侧通过阀身内部的管道连通;沉头孔底部及环形槽底部设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油冷管用阀体,其特征在于:阀身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伸入管道内,且温度传感器与沉头孔、螺纹管不在一个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发动机油冷管用阀体,其特征在于:沉头孔的内壁及环形槽的内壁设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发动机油冷管用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动机油冷管用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身与螺纹管为一体成型,沉头孔和环形槽的螺纹深度相等。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冷管用阀体,包括:呈立方体的阀身,阀身前面设有沉头孔,沉头孔外侧设有环形槽,与前面相邻的一面设有凸出的螺纹管,螺纹管内侧与沉头孔内侧通过阀身内部的管道连通;沉头孔底部及环形槽底部设有密封圈,本技术将阀体旋入安装于套接好的内管、散热片、外管的两端,内管抵靠沉头孔底部,外管抵靠环形槽底部,使阀体的螺纹管与内管连通形成油路,并且内、外两层的密封圈能防止泄漏,同时阀体还具有反馈油温的功能,本技术易于组装,不需焊接,可探测油温,相较于现有产品具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闵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奥勒特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