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9705发布日期:2023-07-27 20:3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


背景技术:

1、双筒式减震器又叫做复筒式减震器,简单来说就是单筒式内部再多加一个筒,而里面的筒才是活塞工作的空间,外部筒身是让内部筒身的阻尼油能往外移动的缓冲空间,在结构上与单筒式的最大不同就是油气不是完全阻隔开的,双筒式减震器的活塞杆直径也较大,能够承受的侧向力较单筒式更大。

2、现有的双筒式减振器由于结构原因内部的阻尼油存储量较少,在对车辆减振时散热效果较差,热量消散较慢可能导致双筒式减振器阻尼减弱,影响减振性能,需要对此进行改进,为此,提出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包括双筒式减振器本体以及活塞杆,所述双筒式减振器本体上套设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内壁设置为导热板,所述散热筒内位于导热板侧边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筒顶部与底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活塞杆以及散热筒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散热筒内部空气流动的挤压件

3、优选的,所述挤压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活塞杆端部的连接块,滑动设置在散热筒上的活动杆以及滑动设置在散热筒内的活塞圈,所述活动杆端部分别与连接块以及活塞圈固定安装。

4、优选的,所述活动杆至少设置有相对称的两组且活动杆端部与连接块通过螺钉螺纹连接。

5、优选的,所述双筒式减振器本体以及散热筒上设置有对散热筒进行固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开设在双筒式减振器本体壳体侧壁上的滑道、固定安装在散热筒内壁的滑条、开设在滑条上的安装口、设置在安装口内的弹簧、滑动设置在安装口上的固定块以及开设在双筒式减振器本体位于滑道内的固定口,所述固定块与固定口贴合面二者均设置为弧面,所述弹簧压持在滑条与固定块之间,所述散热筒滑动设置在双筒式减振器本体上,所述滑条滑动设置在滑道上。

6、优选的,所述散热筒内径尺寸与双筒式减振器本体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滑条与滑道至少设置有相对称的两组且滑条尺寸与滑道尺寸相适配。

7、优选的,一侧所述滑条上至少设置有三组固定块,所述双筒式减振器本体壳体外壁上固定口设置组数与固定块设置组数相同,所述固定块尺寸与固定口尺寸相适配。

8、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双筒式减振器本体、活塞杆、散热筒、导热板、散热片、散热孔、连接块、活动杆以及活塞圈之间的配合工作,能够提高双筒式减振器本体的散热效果,避免阻尼因温度过高大幅度减弱,加强减振性能,实用性强。

1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滑道、滑条、安装口、弹簧、固定块以及固定口之间的配合工作,能够实现对散热筒的简易拆装,固定效果好,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包括双筒式减振器本体(1)以及活塞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筒式减振器本体(1)上套设有散热筒(3),所述散热筒(3)内壁设置为导热板(4),所述散热筒(3)内位于导热板(4)侧边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5),所述散热筒(3)顶部与底部开设有散热孔(6),所述活塞杆(2)以及散热筒(3)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散热筒(3)内部空气流动的挤压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活塞杆(2)端部的连接块(71),滑动设置在散热筒(3)上的活动杆(72)以及滑动设置在散热筒(3)内的活塞圈(73),所述活动杆(72)端部分别与连接块(71)以及活塞圈(73)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72)至少设置有相对称的两组且活动杆(72)端部与连接块(71)通过螺钉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筒式减振器本体(1)以及散热筒(3)上设置有对散热筒(3)进行固定的固定件(8),所述固定件(8)包括开设在双筒式减振器本体(1)壳体侧壁上的滑道(81)、固定安装在散热筒(3)内壁的滑条(82)、开设在滑条(82)上的安装口(83)、设置在安装口(83)内的弹簧(84)、滑动设置在安装口(83)上的固定块(85)以及开设在双筒式减振器本体(1)位于滑道(81)内的固定口(86),所述固定块(85)与固定口(86)贴合面二者均设置为弧面,所述弹簧(84)压持在滑条(82)与固定块(85)之间,所述散热筒(3)滑动设置在双筒式减振器本体(1)上,所述滑条(82)滑动设置在滑道(8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3)内径尺寸与双筒式减振器本体(1)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滑条(82)与滑道(81)至少设置有相对称的两组且滑条(82)尺寸与滑道(81)尺寸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一侧所述滑条(82)上至少设置有三组固定块(85),所述双筒式减振器本体(1)壳体外壁上固定口(86)设置组数与固定块(85)设置组数相同,所述固定块(85)尺寸与固定口(86)尺寸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包括双筒式减振器本体以及活塞杆,所述双筒式减振器本体上套设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内壁设置为导热板,所述散热筒内位于导热板侧边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筒顶部与底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活塞杆以及散热筒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散热筒内部空气流动的挤压件,所述挤压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活塞杆端部的连接块,滑动设置在散热筒上的活动杆以及滑动设置在散热筒内的活塞圈,所述活动杆端部分别与连接块以及活塞圈固定安装,该汽车双筒式减振器通过外接散热装置能够提高双筒式减振器本体的散热效果,避免阻尼因温度过高大幅度减弱,加强减振性能,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林坚殊,姚复用,李晟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东风捷祥汽车减振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