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5493发布日期:2023-09-02 18:3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道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


背景技术:

1、电磁转向阀是一种用电磁来控制的工业设备,属于执行器的一种,主要运用在液体和气体管路之间的一种开关,它能控制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换,现有的搅拌站的搅拌机的开门泵采用电动机带动齿轮泵通过电磁换向阀给动作油缸提供高压液压油,达到开关搅拌设备料仓的功能。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cn208831368u的“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阀体采用两位三通结构,阀体上设有进液接口、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阀体内部设有进液腔室,进液接口连通阀体内部的进液腔室,进液腔室通过第一通道连接第一输出口,进液腔室通过第二通道连接第二输出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将电动机构和手动机构整合到一个阀体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结构简单,转换操作方便,电磁换向阀上的所有部件不存在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使用时不会发生关闭不严和泄漏等问题。

3、但是在电磁转向阀的阀芯会在过多的含油量和过多的杂质的情况下造成磨损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发生漏液,且阀芯的更换较为复杂,需对整个装置进行拆卸后更换,会浪费较多时间,在更换阀芯时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停在运行,使生产效率降低,同时由于电磁转向阀频繁地进行往复运动,会导致复位弹簧发生疲劳或断裂,这会造成阀芯难以复位,这种情况下,会使电磁转向阀一直通电,容易造成电磁转向阀损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电磁转向阀的阀芯会在过多的含油量和过多的杂质的情况下造成磨损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发生漏液,且阀芯的更换较为复杂,需对整个装置进行拆卸后更换,会浪费较多时间,在更换阀芯时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停在运行,使生产效率降低,同时由于电磁转向阀频繁地进行往复运动,会导致复位弹簧发生疲劳或断裂,这会造成阀芯难以复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包括阀芯和电磁推动器,所述阀芯的一端开设有一号螺纹槽,所述一号螺纹槽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推动柱,所述电磁推动器一端设置有换向阀本体,所述电磁推动器一端与换向阀本体一侧相固定,所述换向阀本体内部开设有阀孔,所述阀孔内表面与阀芯外表面活动安装,所述阀芯内表面且靠近边缘处开设有三号螺纹槽,所述阀孔一端设置有螺纹固定筒,所述螺纹固定筒外表面与阀孔内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固定筒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阀芯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拆卸柱,所述拆卸柱外表面开设有一号圆形通孔,所述拆卸柱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外表面开设有二号圆形通孔,所述二号圆形通孔内表面设置有固定棒,所述拆卸柱一端与固定管内表面通过固定棒和二号圆形通孔固定安装,所述固定管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推动块。

3、优选的,所述螺纹固定筒包括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外表面且位于边缘处开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筒一端焊接有拆卸帽,所述拆卸帽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卡接孔内壁卡接,所述拆卸帽一侧开设有三号圆形通孔。

4、优选的,所述换向阀本体一侧且靠近四角处均开设有二号螺纹槽,所述换向阀本体一侧设置有推动杆保护外壳,所述推动杆保护外壳包括一号外壳和二号外壳,所述一号外壳和二号外壳的顶端且靠近边缘处均开设有凹槽,所述一号外壳和二号外壳的两端且靠近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四个所述固定耳一侧均贯穿连接有二号螺丝,四个所述二号螺丝一端均与二号螺纹槽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一号外壳和二号外壳同一端均通过二号螺丝与换向阀本体一侧固定安装。

5、优选的,所述一号外壳和二号外壳内壁中部且靠近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柱,两个所述定位柱一端均开设有半圆槽,两个所述半圆槽内壁与拆卸柱外表面活动卡接。

6、优选的,所螺纹固定筒上的螺纹与阀孔内壁上的三号螺纹槽相配合,所述一号螺纹槽内壁与螺纹推动柱外表面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拆卸柱另一端贯穿螺纹固定筒和三号圆形通孔至固定管内部,且所述拆卸柱可在三号圆形通孔内活动。

8、优选的,所述一号外壳内壁且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螺丝柱,所述二号外壳一侧且靠近四角处均开设有螺丝孔,四个所述螺丝孔内壁均贯穿连接有一号螺丝,四个所述一号螺丝一端均与螺丝柱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一号外壳一侧通过一号螺丝与二号外壳一侧固定安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中,在断电时可通过对推动块的手动推拉,实现对换向阀内阀芯的换位,且操作方便,当阀芯因为磨损需要更换时,关闭机器,拆去推动杆保护外壳后,通过旋转拆卸柱将磨损的阀芯从电磁推动器上拆除,在拧开复位弹簧固定筒后,将磨损阀芯进行更换,其过程操作简单且更换时间短,能减少停工时间,确保生产效率,降低经济损失。

11、2、本实用新型中,在复位弹簧疲劳或断裂时,通过拧动复位弹簧固定筒,并将固定棒抽离,取下固定管,让拧下的复位弹簧固定筒顺着拆卸柱抽离,进行复位弹簧的更换,该过程操作简单,更换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包括阀芯(4)和电磁推动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4)的一端开设有一号螺纹槽(16),所述一号螺纹槽(16)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推动柱(15),所述电磁推动器(2)一端设置有换向阀本体(1),所述电磁推动器(2)一端与换向阀本体(1)一侧相固定,所述换向阀本体(1)内部开设有阀孔(11),所述阀孔(11)内表面与阀芯(4)外表面活动安装,所述阀芯(4)内表面且靠近边缘处开设有三号螺纹槽(33),所述阀孔(11)一端设置有螺纹固定筒(6),所述螺纹固定筒(6)外表面与阀孔(11)内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固定筒(6)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5),所述阀芯(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拆卸柱(7),所述拆卸柱(7)外表面开设有一号圆形通孔(12),所述拆卸柱(7)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管(9),所述固定管(9)外表面开设有二号圆形通孔(13),所述二号圆形通孔(13)内表面设置有固定棒(8),所述拆卸柱(7)一端与固定管(9)内表面通过固定棒(8)和二号圆形通孔(13)固定安装,所述固定管(9)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推动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固定筒(6)包括螺纹筒(18),所述螺纹筒(18)外表面且位于边缘处开设有螺纹(19),所述螺纹筒(18)一端焊接有拆卸帽(20),所述拆卸帽(20)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一侧开设有卡接孔(22),所述复位弹簧(5)一端与卡接孔(22)内壁卡接,所述拆卸帽(20)一侧开设有三号圆形通孔(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本体(1)一侧且靠近四角处均开设有二号螺纹槽(17),所述换向阀本体(1)一侧设置有推动杆保护外壳(3),所述推动杆保护外壳(3)包括一号外壳(23)和二号外壳(24),所述一号外壳(23)和二号外壳(24)的顶端且靠近边缘处均开设有凹槽(32),所述一号外壳(23)和二号外壳(24)的两端且靠近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27),四个所述固定耳(27)一侧均贯穿连接有二号螺丝(28),四个所述二号螺丝(28)一端均与二号螺纹槽(17)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一号外壳(23)和二号外壳(24)同一端均通过二号螺丝(28)与换向阀本体(1)一侧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外壳(23)和二号外壳(24)内壁中部且靠近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柱(29),两个所述定位柱(29)一端均开设有半圆槽(31),两个所述半圆槽(31)内壁与拆卸柱(7)外表面活动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螺纹固定筒(6)上的螺纹(19)与阀孔(11)内壁上的三号螺纹槽(33)相配合,所述一号螺纹槽(16)内壁与螺纹推动柱(15)外表面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柱(7)另一端贯穿螺纹固定筒(6)和三号圆形通孔(34)至固定管(9)内部,且所述拆卸柱(7)可在三号圆形通孔(34)内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外壳(23)内壁且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螺丝柱(30),所述二号外壳(24)一侧且靠近四角处均开设有螺丝孔(26),四个所述螺丝孔(26)内壁均贯穿连接有一号螺丝(25),四个所述一号螺丝(25)一端均与螺丝柱(30)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一号外壳(23)一侧通过一号螺丝(25)与二号外壳(24)一侧固定安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手动结构的电磁换向阀,涉及管道阀门技术领域,包括阀芯和电磁推动器,所述阀芯的一端开设有一号螺纹槽,所述一号螺纹槽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推动柱。本技术在断电时可通过对推动块的手动推拉,实现对换向阀内阀芯的换位,当阀芯因为磨损需要更换时,拆去推动杆保护外壳后,通过旋转拆卸柱将磨损的阀芯从电磁推动器上拆除,将磨损阀芯进行更换,其过程操作简单且更换时间短,能减少停工时间,降低经济损失,在复位弹簧疲劳或断裂时,通过拧动复位弹簧固定筒,让拧下的复位弹簧固定筒顺着拆卸柱抽离,进行复位弹簧的更换,该过程操作简单,更换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焦辉,王猛,王计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益凯德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