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93918发布日期:2023-07-25 19:5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真空排水,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


背景技术:

1、自1881年,由荷兰工程师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套负压排水系统开始,真空排水技术在欧美得到快速发展,并日趋完善。国内对于负压排水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晚,直至2001年才开始首次引进这一设计理念。目前国内已经建成和在建的负压排水工程相对较少,相应的设计、施工多参照国际工程案例,系统内关键设备、执行元件仍依赖进口。其中,用于检测水位并控制界面阀开关的纯机械控制阀一直被西方国家卡脖子,国内直到进两年才逐步出现替代品,但性能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提高。

2、公开号为zl202121200983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压式真空液位控制阀,该控制阀采用气压驱动触发机构运动,利用机械式结构配合,控制真空界面阀的开启或关闭,完全依靠提升器内水位高低进行控制,不再需要敷设电缆,安装使用成本得到了大大降低,避免了电压衰减而造成整个系统的不稳定性。然而,该控制阀通过磁珠在磁力和气压的双重作用下上下移动来连通或断开工作孔与负压孔之间的连接,使得工作孔呈正压或负压,从而控制真空界面阀的关闭或开启;该专利利用多个磁铁磁力差动作,而磁铁的磁力不容易量化,这就使得在量产时,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自1881年,由荷兰工程师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套负压排水系统开始,真空排水技术在欧美得到快速发展,并日趋完善。国内对于负压排水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晚,直至2001年才开始首次引进这一设计理念。目前国内已经建成和在建的负压排水工程相对较少,相应的设计、施工多参照国际工程案例,系统内关键设备、执行元件仍依赖进口。其中,用于检测水位并控制界面阀开关的纯机械控制阀一直被西方国家卡脖子,国内直到进两年才逐步出现替代品,但性能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提高。

2、公开号为zl202121200983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压式真空液位控制阀,该控制阀采用气压驱动触发机构运动,利用机械式结构配合,控制真空界面阀的开启或关闭,完全依靠提升器内水位高低进行控制,不再需要敷设电缆,安装使用成本得到了大大降低,避免了电压衰减而造成整个系统的不稳定性。然而,该控制阀通过磁珠在磁力和气压的双重作用下上下移动来连通或断开工作孔与负压孔之间的连接,使得工作孔呈正压或负压,从而控制真空界面阀的关闭或开启;该专利利用多个磁铁磁力差动作,而磁铁的磁力不容易量化,这就使得在量产时,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包括具有内腔的阀本体,该阀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提升器连接的憋气管(5),阀本体的顶端设有用于与真空界面阀连接的工作接口(206)、用于与真空源连接的真空接口(201)以及用于与常压源连接的第一常压接口(204)、第二常压接口(202);其特征是,还包括下触发机构和上触发机构,下触发机构包括正压膜片(13)和下移动组件,上触发机构包括负压膜片(10)和上移动组件;所述内腔自下而上包括憋气腔(301)、常压腔(102)、常压通道(104)、泄压通道(103)、第一负压腔(101)、负压通道(205)、第二负压腔(203)和工作腔(207);正压膜片安装在内腔内以隔断常压腔和憋气腔,负压膜片安装在内腔内以隔断第一负压腔和第二负压腔;常压腔通过常压通道与第一常压接口连通;常压腔与第一负压腔通过泄压通道连通;第一负压腔和第二负压腔通过负压通道连通;第二负压腔与真空接口连通;工作腔分别与工作接口、真空接口以及第二常压接口连通;所述下移动组件与正压膜片(13)连接、且在正压膜片作用下上下移动,以使泄压通道(103)连通或隔断;所述上移动组件与负压膜片(10)连接、且在负压膜片作用下上下移动以使工作腔(207)选择性连通工作接口(206)与第二常压接口(202)、工作接口与真空接口(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阀本体包括阀座(3)、阀体(1)和阀盖(2),阀座和阀盖分别固定连接在阀体的上下两侧,正压膜片(13)固定在阀座与阀体之间,负压膜片(10)固定在阀盖与阀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下触发机构还包括杠杆(11),杠杆的旋转轴设置在阀体(1)上,一端设有橡胶块,该杠杆设置在常压腔(1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下移动组件包括销钉(12)、弹簧一(15)、压片一(14)和配重铁(4),配重铁设置在正压膜片(13)的底部、且位于憋气腔(301)内;销钉设置在正压膜片的上部、且其一端依次穿过杠杆、弹簧一、压片一、正压膜片与配重铁连接;杠杆(11)在正压膜片与配重铁作用下,于内腔内上下移动,以连通或隔断泄压通道(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上触发机构还包括弹簧二(8),弹簧二设置在第二负压腔(20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上移动组件包括阀芯(6)、压片二(9)和螺钉,阀芯设置在负压膜片(10)的上部,螺钉设置在负压膜片的下部、且其一端依次穿过负压膜片、压片二与阀芯连接;阀芯上设有环状密封体,环状密封体在工作腔(207)内;阀芯在负压膜片与弹簧二(8)作用下上下移动,以使环状密封体选择性密封在工作腔与真空接口(201)之间或者工作腔与第二常压接口(20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上移动组件还包括导向环(7),导向环固定安装在内腔内,阀芯(6)的下端穿过导向环、并与螺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负压通道(205)的流量小于泄压通道(103)的流量。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差式液位控制阀,涉及真空排水技术领域,包括具有内腔的阀本体、下触发机构和上触发机构,阀本体的下端设有憋气管,顶端设有工作接口、真空接口和第一常压接口、第二常压接口;内腔自下而上包括憋气腔、常压腔、常压通道、泄压通道、第一负压腔、负压通道、第二负压腔和工作腔;下触发机构包括安装在常压腔和憋气腔之间的正压膜片和杠杆,杠杆在正压膜片作用下,使第一负压腔处于常压或负压状态;上触发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负压腔和第二负压腔之间的负压膜片,并在其作用下上下移动,使工作腔选择性连通真空接口或第二常压接口;本技术依靠负压作为动力,用以检测液位,纯机械结构,起到控制真空界面阀开关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开,李健民,张正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聚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