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9322发布日期:2024-02-26 17:0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学习机、游戏机等各种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常用物品,这些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也非常的迅速,用户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比如通过旋转机构使电子产品的摄像头、屏幕、支架或其他的组件旋转等。但是,现有的旋转机构,存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操作调节不便、不容易实现自由悬停等问题,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使用需求、体验感等,影响产品的竞争力以及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产品的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外盘、第一内盘及碟簧组件,第一内盘和碟簧组件设置在第一外盘的内侧,第一内盘与第一外盘同轴心,第一外盘与第一内盘轴向固定且圆周方向能够相对转动,碟簧组件能够使第一内盘与第一外盘弹性压靠以为第一外盘与第一内盘的转动提供扭力,且碟簧组件能够调节扭力的大小。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外盘轴向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内盘相配合的第一槽体,第一内盘与第一外盘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垫圈,第一摩擦垫圈位于第一槽体内。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内盘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一摩擦垫圈套设在第一连接柱上,第一连接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扁位,第一摩擦垫圈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扁位相配合的第二扁位。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槽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外盘远离第一内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盖板,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将第一内盘与第一盖板连接,第一盖板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第一摩擦垫圈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内盘与第一盖板同轴心且固定连接,第一外盘上设置有与第一盖板相配合的第二槽体。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盖板与第一外盘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垫圈,第二摩擦垫圈位于第二槽体内。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柱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二摩擦垫圈连接,第二摩擦垫圈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扁位相配合的第三扁位。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碟簧组件包括第一碟簧和第一调节杆,第一碟簧与第一内盘同轴心,第一盖板位于第一碟簧与第二摩擦垫圈之间,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碟簧的中心孔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第一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杆相配合的第一避让通孔,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避让通孔与第一连接柱螺纹连接以使第一内盘与第一外盘弹性压靠,转动第一调节杆能够调节第一内盘相对于第一外盘的压力。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摩擦垫圈的外径大于第一盖板的外径,第一碟簧弹性压靠在第二摩擦垫圈上,第二摩擦垫圈上设置有与第一盖板相配合的第三槽体及与第一碟簧相配合的第四槽体。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柱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杆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第一内盘可以定位固定,第一外盘与电子产品需要旋转的组件连接,比如摄像头、屏幕、支架或其他的组件等,碟簧组件使第一内盘与第一外盘弹性压靠,当第一外盘相对于第一内盘进行转动时,碟簧组件能够为第一外盘与第一内盘的转动提供摩擦阻尼力,即为第一外盘与第一内盘的转动提供扭力,从而实现电子产品需要旋转的组件的360°自由旋停,碟簧组件还能够调节扭力的大小,结构简单、紧凑、稳固,体积小,操作、调节方便灵活,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使用需求、体验感等,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了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1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盘(1)、第一内盘(2)及碟簧组件(3),所述第一内盘(2)和所述碟簧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盘(1)的内侧,所述第一内盘(2)与所述第一外盘(1)同轴心,所述第一外盘(1)与所述第一内盘(2)轴向固定且圆周方向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碟簧组件(3)能够使所述第一内盘(2)与所述第一外盘(1)弹性压靠以为所述第一外盘(1)与所述第一内盘(2)的转动提供扭力,且所述碟簧组件(3)能够调节扭力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盘(1)轴向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盘(2)相配合的第一槽体(11),所述第一内盘(2)与所述第一外盘(1)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垫圈(4),所述第一摩擦垫圈(4)位于所述第一槽体(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盘(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1),所述第一摩擦垫圈(4)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柱(21)上,所述第一连接柱(2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扁位(22),所述第一摩擦垫圈(4)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扁位(22)相配合的第二扁位(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1)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外盘(1)远离所述第一内盘(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盖板(5),第一连接件(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将所述第一内盘(2)与所述第一盖板(5)连接,所述第一盖板(5)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2)的直径,所述第一摩擦垫圈(4)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盘(2)与所述第一盖板(5)同轴心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盘(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盖板(5)相配合的第二槽体(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5)与所述第一外盘(1)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垫圈(7),所述第二摩擦垫圈(7)位于所述第二槽体(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2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与所述第二摩擦垫圈(7)连接,所述第二摩擦垫圈(7)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扁位(22)相配合的第三扁位(7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组件(3)包括第一碟簧(31)和第一调节杆(32),所述第一碟簧(31)与所述第一内盘(2)同轴心,所述第一盖板(5)位于所述第一碟簧(31)与所述第二摩擦垫圈(7)之间,所述第一调节杆(3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碟簧(31)的中心孔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321),所述第一盖板(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杆(32)相配合的第一避让通孔(51),所述第一调节杆(3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避让通孔(51)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1)螺纹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内盘(2)与所述第一外盘(1)弹性压靠,转动所述第一调节杆(32)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内盘(2)相对于所述第一外盘(1)的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摩擦垫圈(7)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盖板(5)的外径,所述第一碟簧(31)弹性压靠在所述第二摩擦垫圈(7)上,所述第二摩擦垫圈(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盖板(5)相配合的第三槽体(72)及与所述第一碟簧(31)相配合的第四槽体(7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杆(32)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扭力的碟簧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外盘、第一内盘及碟簧组件,第一内盘和碟簧组件设置在第一外盘的内侧,第一内盘与第一外盘同轴心,第一外盘与第一内盘轴向固定且圆周方向能够相对转动,碟簧组件能够使第一内盘与第一外盘弹性压靠以为第一外盘与第一内盘的转动提供扭力,且碟簧组件能够调节扭力的大小。本技术能够实现电子产品需要旋转的组件的360°自由旋停,碟簧组件还能够调节扭力的大小,结构简单、紧凑、稳固,体积小,操作、调节方便灵活,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使用需求、体验感等,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了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山,邢子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领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