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2009发布日期:2023-11-29 19:5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流体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阀。


背景技术:

1、隔膜流体阀包括:阀箱、阀杆、隔膜、空腔、隔膜压件和操作手轮。其中,在阀箱中配置了用于流体流动的流道和堰,堰存在与流道内,并将流道分割为前后腔两部分,通过隔膜与堰的启和闭的配合,也就是实现了对流道内流体的流动和截止。

2、隔膜存在的问题是,容易破损。通过分析原因如下:

3、隔膜一般为橡胶材料或者橡胶复合材料,堰为铸铁或者铸铝材料,也就是说堰的刚度远远大于隔膜,容易对隔膜造成损伤。

4、隔膜本身为是橡胶材质的弹性体,存在反复的变形,导致老化和断裂,并与刚性的堰进行反复的启闭,进一步地造成了隔膜的快速破损。

5、以及,隔膜的表面不仅被隔膜压件简单地压住,还在隔膜压件的表面上进行如滑动一样的动作,因此剪切应力作用在隔膜的表面上,也会加剧隔膜的损坏。因此,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体控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隔膜在反复启闭过程中容易破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4、阀箱,具有流体流道,该流体通道内具有堰,所述流体流道内表面具有硬质树脂涂层,以及,硬质树脂涂层和堰顶之间设置有填充层;

5、操作机构,包括轴套、轴和销钉,其中轴套可转动的安装阀箱支架上并与操作手轮连接,轴和轴套之间螺纹配合;

6、骨架,固定于轴的下端;

7、隔膜,隔膜中心点固定于骨架的下方,该隔膜四周被夹持和固定在阀箱和阀箱支架之间;

8、且该隔膜包括中间夹层内的硬质树脂材料、包裹在外侧的软质橡胶材料,以及用于连接隔膜和骨架的螺钉。

9、进一步地,该骨架是一个合金材质的或者工程塑料材质的、具有局部镂空的结构。

10、进一步地,该骨架中心轴线位置自下而上为螺纹孔和锚固孔,其中,螺纹孔用于连接隔膜,锚固孔用于连接轴。

11、所述填充层为铜、硬质橡胶、硬质树脂材料中的一种。

12、所述填充层的刚度介于硬质树脂涂层和阀箱金属刚度之间。

13、所述阀箱为铸铁材质。

14、适用的流体为高温的、低温的、或者有腐蚀性的流体。

15、所述隔膜的轴心位置具有断面为倒t形的盲孔,该盲孔内按章螺钉,该螺钉相对于该盲孔具有360度转动的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的翼部具有螺栓孔和定位凸台,其中螺栓孔用于避让固定螺栓或者螺钉,定位凸台用于安装过程中隔膜的快速定位。

17、所述阀箱内的堰以“人”字形的结构存在。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技术,通过在隔膜上方设计一种具有碗形的骨架,在关闭状态下,该骨架可以完全的贴合、压在隔膜上,使得隔膜的受力比较均匀,有效的避免了隔膜在反复启闭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而导致的破损。

20、本技术,通过将与隔膜配合的堰由刚性设计为半刚性,使得隔膜与该堰启闭的过程中,降低堰顶对隔膜的冲击,从而降低了隔膜破损的可能性。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优势做进一步地理解。



技术特征:

1.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合金材质的或者工程塑料材质的、具有局部镂空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骨架中心轴线位置自下而上为螺纹孔和锚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为铜、硬质橡胶、硬质树脂材料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的刚度介于硬质树脂涂层和阀箱金属刚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箱为铸铁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的流体为高温的、低温的、或者有腐蚀性的流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轴心位置具有断面为倒t形的盲孔,该盲孔内按章螺钉,该螺钉相对于该盲孔具有360度转动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翼部具有螺栓孔和定位凸台,其中螺栓孔用于避让固定螺栓或者螺钉,定位凸台用于安装过程中隔膜的快速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箱内的堰断面为“人”字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控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隔膜在反复启闭过程中容易破损的问题。该装置中,具有流体流道和堰,所述流体流道内表面具有硬质树脂涂层,以及,硬质树脂涂层和堰顶之间设置有填充层;且该隔膜包括中间夹层内的硬质树脂材料、包裹在外侧的软质橡胶材料,以及用于连接隔膜和骨架的螺钉。通过在隔膜上方设计一种具有碗形的骨架,在关闭状态下,该骨架可以完全的贴合、压在隔膜上,使得隔膜的受力比较均匀,有效的避免了隔膜在反复启闭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而导致的破损。

技术研发人员:曹洁,彭睿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玖誉(山东)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