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镶嵌件以及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2490发布日期:2023-07-28 03:0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金属镶嵌件以及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镶嵌件相关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镶嵌件以及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1、金属镶嵌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复合材料件,通常金属镶嵌件与复合材料件之间通过粘结的方式形成连接。

2、但是,本申请人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3、金属镶嵌件内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有螺钉,复合材料件与金属镶嵌件粘接后,在使用过程中螺钉反复使用拧紧时容易导致复合材料件与金属镶嵌件的转动脱落现象,结构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镶嵌件以及连接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金属镶嵌件与复合材料件粘接后,由于螺钉反复使用拧紧时容易导致复合材料件与金属镶嵌件之间的转动脱落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镶嵌件,包括镶嵌件本体,所述镶嵌件本体为由金属板绕圈形成的柱状结构,其中,所述镶嵌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所述镶嵌件本体沿其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围设置有所述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围设置有第二防滑部;所述第一防滑部和所述第二防滑部均凸出于所述镶嵌件本体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一防滑部与所述第二防滑部沿所述镶嵌件本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防滑部与所述第二防滑部之间形成有凹槽结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镶嵌件本体内部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镶嵌件本体的中间位置,所述螺纹孔内用于安装螺钉。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滑部和所述第二防滑部均为由所述镶嵌件本体的外表面经滚花处理形成的滚花结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滑部与所述第二防滑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凹槽结构的宽度,所述凹槽结构的宽度为2~5mm;所述镶嵌件本体的外表面至所述第一防滑部或所述第二防滑部表面的距离为所述凹槽结构的深度,所述凹槽结构的深度为1~5mm。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花结构包括多个菱形部,所述菱形部凸出于所述镶嵌件本体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一防滑部或所述第二防滑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菱形部之间设置有沟槽部,所述菱形部和所述沟槽部内均填充有与所述金属镶嵌件外围的复合材料件相连接的粘结剂。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菱形部的边长为1~10mm,相邻的两个所述菱形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沟槽部的宽度,所述沟槽部的宽度为1~3mm,所述镶嵌件本体的外表面至所述菱形部表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沟槽部的深度,所述沟槽部的深度为1~3mm。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滑部中的所述菱形部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防滑部中的所述菱形部的大小相同。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滑部和所述第二防滑部的结构相同。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复合材料件金属镶嵌件,所述金属镶嵌件为上述的金属镶嵌件,所述复合材料粘结于所述金属镶嵌件的外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防滑部以及所述凹槽结构内均设置有粘结剂,所述金属镶嵌件通过所述粘结剂与所述复合材料件的内壁形成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镶嵌件,包括镶嵌件本体,其镶嵌件本体为由金属板绕圈形成的柱状结构,镶嵌件本体沿其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本实用新型在其第一端部的外围设置第一防滑部,并且在第二端部的外围设置第二防滑部;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均凸出于镶嵌件本体的表面设置,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沿镶嵌件本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之间形成有凹槽结构。使用过程中,在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上以及凹槽结构内均设置粘结剂,该金属镶嵌件通过粘结剂与其外围的复合材料件形成连接,增加金属镶嵌件与复合材料件之间的摩擦阻力,这样可以防止发生金属镶嵌件内的螺钉反复使用拧紧时导致复合材料件与金属镶嵌件之间的转动脱落现象,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可解决多种形式金属嵌件与复合材料件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镶嵌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镶嵌件本体,所述镶嵌件本体为由金属板绕圈形成的柱状结构,其中,所述镶嵌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所述镶嵌件本体沿其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围设置有所述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围设置有第二防滑部;所述第一防滑部和所述第二防滑部均凸出于所述镶嵌件本体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一防滑部与所述第二防滑部沿所述镶嵌件本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防滑部与所述第二防滑部之间形成有凹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镶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嵌件本体内部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镶嵌件本体的中间位置,所述螺纹孔内用于安装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镶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和所述第二防滑部均为由所述镶嵌件本体的外表面经滚花处理形成的滚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镶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与所述第二防滑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凹槽结构的宽度,所述凹槽结构的宽度为2~5mm;所述镶嵌件本体的外表面至所述第一防滑部或所述第二防滑部表面的距离为所述凹槽结构的深度,所述凹槽结构的深度为1~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镶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花结构包括多个菱形部,所述菱形部凸出于所述镶嵌件本体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一防滑部或所述第二防滑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菱形部之间设置有沟槽部,所述菱形部和所述沟槽部内均填充有与所述金属镶嵌件外围的复合材料件相连接的粘结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镶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部的边长为1~10mm,相邻的两个所述菱形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沟槽部的宽度,所述沟槽部的宽度为1~3mm,所述镶嵌件本体的外表面至所述菱形部表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沟槽部的深度,所述沟槽部的深度为1~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镶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中的所述菱形部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防滑部中的所述菱形部的大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镶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和所述第二防滑部的结构相同。

9.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材料件金属镶嵌件,所述金属镶嵌件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金属镶嵌件,所述复合材料粘结于所述金属镶嵌件的外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防滑部以及所述凹槽结构内均设置有粘结剂,所述金属镶嵌件通过所述粘结剂与所述复合材料件的内壁形成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镶嵌件以及连接组件,涉及金属镶嵌件相关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镶嵌件与复合材料件粘接后,由于螺钉反复使用拧紧时容易导致复合材料件与金属镶嵌件之间的转动脱落现象的问题。该金属镶嵌件包括镶嵌件本体,镶嵌件本体为由金属板绕圈形成的柱状结构,其中,镶嵌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镶嵌件本体沿其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外围设置有第一防滑部,第二端部的外围设置有第二防滑部;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均凸出于镶嵌件本体的表面设置,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沿镶嵌件本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之间形成有凹槽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段欢欢,耿金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奥若特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