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8383发布日期:2023-07-18 13:1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排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新型涉及排水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动排水器。


背景技术:

1、疏水阀是蒸汽管网设备中,能自动排出凝结水、空气及其它不凝结气体,并阻止水蒸汽泄露的阀门。疏水阀在蒸汽系统中起到阻汽排水的作用,实现这两项功能基于三个原理:密度差、温度差、压力差。基于这三种原理设计出的疏水阀中,因浮球式疏水阀特有的“水封”,使得这种疏水阀能完全做到阻汽排水,相较于其他的疏水阀,对蒸汽几乎没有浪费。

2、现有技术中的疏水阀,申请号为:“cn202021630924.7”,名称为“浮球式疏水阀”,其不仅结构复杂、操作麻烦,结构稳定性差,而且不能解决油污和机械磨损屑渣的堵塞问题,致使使用效果不甚理想。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装简单、结构稳定、阻汽排水效果好、排污方便的自动排水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排水器,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排水器,包括:阀盖、阀体、转动架和弹性封堵件,

4、所述阀盖上开设有排水流道,所述阀盖一表面固定有安装座;

5、所述阀体为一侧开口的腔体,所述阀体的开口端与所述阀盖扣合,所述阀体上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阀体底端开设有排污口;

6、所述转动架位于所述阀体的腔体内侧,所述转动架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球;

7、所述弹性封堵件安装在所述转动架内部,且顶紧在所述转动架和所述排水流道之间。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排水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浮球的浮力控制转动架,进而控制弹性封堵件与排水管道的配合,实现对排水流道的自动开闭控制,传动链简单,结构稳定,且可以通过腔体内部的水位自适应控制阀门开闭,蒸汽始终处于水面上方,当水位低于排水流道时,浮球控制弹性封堵件关闭排水流道,防止蒸汽外泄,具有阻汽排水的功能,适用于空压机储气罐等装置。

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排水器中,所述排水流道内部安装有手动控制所述排水流道通断的阀芯;通过在排水流道内设置阀芯,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排水流道的通断,当不需要进行自动排水时,控制阀芯关闭排水流道,当需要进行自动排水时,将阀芯打开,通过手动控制和自动排水的功能结合,一方面可以防止在不需要排水时出现排水动作,具有更强的控制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在需要排水时解除断路状态,进行自动排水。

1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排水器中,所述排水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由腔内向腔外依次布置,所述第一流道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流道的孔径,且所述第一流道通过过渡坡面衔接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腔外连通有出水流道;所述阀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内部,且所述阀芯封堵所述第二流道靠近腔外一端,所述阀芯中段形成有与所述过渡坡面对应的锥形阶梯面,通过控制所述锥形阶梯面和所述过渡坡面的贴合或分离,实现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之间的通断;通过设置多段的排水流道,在确保排水流道的密封性的同时,最大程度简化装置结构的复杂程度,使装置可以在需要排水时快速直接的排水作业。

1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排水器中,所述阀芯包括:堵头和阀杆;所述堵头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流道靠近腔外的一端,所述堵头开设有密封滑动孔;所述阀杆依次包括第一杆段、锥形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间隙配合在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锥形段上具有所述锥形阶梯面,所述第二杆段间隙配合在所述第二流道内,且与所述密封滑动孔密封滑动连接;通过将阀芯的锥形阶梯面与过渡坡面配合,是为了可以采用结构简单的阀芯,通过堵头和阀杆的密封滑动配合,进一步确保了装置的密闭性,确保装置不会因为内部压力过大而漏气。

12、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排水器中,所述第二杆段穿出所述密封滑动孔的一端固定有拔动头,更加便于操作人员将阀芯抽出,将装置转换为自动排水模式。

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排水器中,所述转动架包括:连接端和转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浮球的曲面贴合,并与所述浮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安装座铰接;通过转动架连接并传递浮球的动能,将装置结构简化,最大限度的避免浮力动能耗损,增强了装置的反应效率。

1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排水器中,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转动端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对应的安装孔;通过铰接的连接方式,增强了装置受力后的反应效果,稳定性强。

1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排水器中,所述弹性封堵件包括:弹簧和实心球,所述弹簧一端顶紧在所述转动架内,所述弹簧另一端压紧实心球,使所述实心球顶紧所述排水流道,所述实心球与所述排水流道对应布置,且所述实心球最大截面大于所述排水流道截面积;通过弹簧挤压实心球,在通过实心球封堵阀芯,避免了浮球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阀芯,避免阀芯所受的冲击过大,减少了阀芯的损耗。

1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排水器中,所述进水口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所述阀体的顶面,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所述阀体的侧面;扩大了排水器的使用范围,使排水器可以适用于更加多样的装置末端,增强了装置的兼容性。

1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排水器中,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的对接边沿上均开设有多个对应的螺纹孔,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通过螺纹杆连接;在确保装置的密封效果良好的同时,也使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简单。

1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排水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流道的设置,将排水流道设置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和出水流道,使装置的排水阻汽功能更加可控,避免因内部压强过大,而出现漏水、泄气的情况。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阀芯的设置,将阀芯设置为堵头和阀杆,进一步确保了装置的密闭性,确保装置不会因为内部压力过大而漏气,以及操作人员可以更加快捷的转变自动排水模式。

21、3、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污口的设置,在装置完成排水的步骤之后,水中的污物水沉积在排水腔体的底部,只需打开排污口,手动排污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排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流道(2)内部安装有手动控制所述排水流道(2)通断的阀芯(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流道(2)包括:第一流道(201)和第二流道(202),所述第一流道(201)和所述第二流道(202)由腔内向腔外依次布置,所述第一流道(201)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流道(202)的孔径,且所述第一流道(201)通过过渡坡面(11)衔接所述第二流道(202),所述第二流道(202)与腔外连通有出水流道(203);所述阀芯(10)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流道(201)和所述第二流道(202)内部,且所述阀芯(10)封堵所述第二流道(202)靠近腔外一端,所述阀芯(10)中段形成有与所述过渡坡面(11)对应的锥形阶梯面(12),通过控制所述锥形阶梯面(12)和所述过渡坡面(11)的贴合或分离,实现所述第一流道(201)和所述出水流道(203)之间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0)包括堵头(13)和阀杆(14);所述堵头(13)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流道(202)靠近腔外的一端,所述堵头(13)开设有密封滑动孔(15);所述阀杆(14)依次包括第一杆段(141)、锥形段(142)和第二杆段(143),所述第一杆段(141)间隙配合在所述第一流道(201)内,所述锥形段(142)上具有所述锥形阶梯面(12),所述第二杆段(143)间隙配合在所述第二流道(202)内,且与所述密封滑动孔(15)密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段(143)穿出所述密封滑动孔(15)的一端固定有拔动头(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7)包括:连接端(17)和转动端(18),所述连接端(17)与所述浮球(8)的曲面贴合,并与所述浮球(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端(18)通过连接杆(19)与所述安装座(3)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和所述转动端(18)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19)对应的安装孔(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封堵件(9)包括:弹簧(21)和实心球(22),所述弹簧(21)一端顶紧在所述转动架(7)内,所述弹簧(21)另一端压紧实心球(22),使所述实心球(22)顶紧所述排水流道(2),所述实心球(22)与所述排水流道(2)对应布置,且所述实心球(22)最大截面大于所述排水流道(2)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5)包括:第一进水口(501)和第二进水口(502),所述第一进水口(501)位于所述阀体(4)的顶面,所述第二进水口(502)位于所述阀体(4)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和所述阀盖(1)的对接边沿上均开设有多个对应的螺纹孔(23),所述阀体(4)和所述阀盖(1)通过螺纹杆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水器,涉及排水装置领域,包括:阀盖、阀体、转动架和弹性封堵件;阀盖上开设有排水流道,阀盖一表面固定有安装座;阀体为一侧开口的腔体,阀体的开口端与阀盖扣合,阀体上端开设有进水口,阀体底端开设有排污口;转动架位于阀体的腔体内侧,转动架一端与安装座铰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球;弹性封堵件安装在转动架内部,且顶紧在转动架和排水流道之间。本技术利用浮球的浮力,以及弹性封堵件的配合,实现对排水流道的自动开闭控制,安装简单、结构稳定,具有阻汽排水功能,适用于空压机储气罐等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亿奥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