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4726发布日期:2023-11-17 20:1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光伏发电蓬勃发展,光伏边框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光伏角码用于连接光伏边框,对应光伏角码的使用量也逐渐增加。

2、现有技术中,光伏边框与光伏角码的安装,通常依靠角码与边框上铆点间隙配合或铆点固定来产生固定力。这种结构还存在如下缺陷:铆点尺寸不易控制,铆点附近易变形,铆点易掉,角码与边框的连接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松脱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光伏边框与光伏角码采用铆点固定的方式,存在铆点尺寸不易控制,铆点附近易变形,铆点易掉,角码与边框的连接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松脱现象的技术问题。

2、一种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包括:

3、角码,包括呈角度设置且相互连接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具有向所述第一连接臂内倾斜延伸的抵接部;

4、第一边框,其端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容纳腔和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倾斜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支撑壁,且与所述抵接部贴合以将所述第一连接臂固定于所述第一边框;以及,

5、第二边框,其端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容纳腔。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抵接配合的抵接部和限位部,实现将角码的第一连接臂固定于第一边框,阻止角码的第一连接臂脱离第一边框,与现有技术中角码和边框铆点固定的技术手段相比,角码与边框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不容易发生松脱。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壁具有第一开口,所述限位部从所述支撑壁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倾斜形成所述第一开口;

8、所述第一连接臂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抵接部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表面向所述第一连接臂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

9、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连接臂插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后,所述支撑壁经冲切形成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臂经冲切形成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抵接部。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冲切的方式形成抵接部和限位部,一方面,阻止第一连接臂沿第一边框的长度方向移动;另一方面,阻止第一连接臂沿第一边框的宽度方向的晃动,第一连接臂和第一边框的连接方式稳定可靠;冲切安装固定后,安装质量检测方便,不需要借助工具测量;此外,与现有技术中在角码上设置齿部的技术手段相比,无齿角码的制造工艺简单,节约成本。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从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倾斜延伸;所述抵接部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向所述第一连接臂内倾斜延伸。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的自由端沿靠近所述角码的拐角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部的自由端沿靠近所述角码的拐角的方向延伸。

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支撑壁之间所成的角度介于[30°-45°]之间。

14、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限位部与支撑壁之间的角度满足一定的范围,保证第一连接臂与第一边框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齿部,所述齿部与所述第二容纳腔配合以将所述第二连接臂固定于所述第二边框。

16、进一步地,所述齿部包括倾斜面和连接于所述倾斜面的垂直面。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均为中空结构。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设置为中空结构,一方面减轻角码的重量,节约材料,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提高角码的结构强度。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中空结构内均间隔设置有加强筋。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筋,提高角码的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212)具有第一开口(213),所述限位部(211)从所述支撑壁(212)向所述第一容纳腔(210)内倾斜形成所述第一开口(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连接臂(110)插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10)后,所述支撑壁(212)经冲切形成所述第一开口(213)和所述限位部(211),所述第一连接臂(110)经冲切形成所述第二开口(112)和所述抵接部(1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11)从所述第一开口(213)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容纳腔(210)内倾斜延伸;所述抵接部(111)从所述第二开口(112)的一端向所述第一连接臂(110)内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11)的自由端沿靠近所述角码(100)的拐角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部(111)的自由端沿靠近所述角码(100)的拐角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11)与所述支撑壁(212)之间所成的角度介于[30°-4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臂(120)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齿部(121),所述齿部(12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配合以将所述第二连接臂(120)固定于所述第二边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121)包括倾斜面(1211)和连接于所述倾斜面(1211)的垂直面(1212)。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10)和所述第二连接臂(120)均为中空结构(101)。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10)和所述第二连接臂(120)的中空结构(101)内均间隔设置有加强筋(1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角码与边框的安装结构,包括:角码,包括呈角度设置且相互连接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具有向第一连接臂内倾斜延伸的抵接部;第一边框,其端部具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臂的第一容纳腔和向第一容纳腔内倾斜延伸的限位部;限位部设于第一容纳腔的支撑壁,且与抵接部贴合以将第一连接臂固定于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其端部具有用于容纳第二连接臂的第二容纳腔。本技术通过设置相互抵接配合的抵接部和限位部,实现将角码的第一连接臂固定于第一边框,阻止角码的第一连接臂脱离第一边框,与现有技术中角码和边框铆点固定的技术手段相比,角码与边框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不容易发生松脱。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峰,张亚桐,李金轩,孟向羽,朱利利,梁栋,周广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信渤海铝业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