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组件及汽车内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8874发布日期:2023-09-27 20:3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卡扣组件及汽车内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卡扣组件及汽车内饰。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汽车内不同的位置一般会可拆卸连接有不同的汽车内饰,汽车内饰一般通过卡扣连接的形式卡接在钣金外门上,且卡扣座的方向受限,以避免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卡扣容易出现从卡扣座脱落的情况。并且,内饰件在分装、运输以及最后的总装过程中极易脱落,造成内饰件装配不牢、异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扣组件及汽车内饰,避免卡扣的脱落,使得卡扣座的方向可以朝任意方向设计,提高内饰件的设计自由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卡扣组件,包括:

4、卡扣,包括本体以及沿所述本体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沿径向方向周向伸出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具有变形能力的弹性件;

5、卡扣座,具有容置腔,所述卡扣座具有底壁,所述底壁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的连通的开槽,所述开槽具有沿所述径向方向设置开口;

6、限位部,位于所述底壁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且所述限位部对称设置于所述开槽的两侧,所述限位部位于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

7、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将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座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接部能够沿着所述导向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导入所述容置腔,且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产生变形并沿所述限位部运动至越过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限制于所述底壁的两侧,并沿径向方向,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间隙配合或接触配合,以限制所述卡扣从所述开槽脱出。

8、通过上述技术手段,避免卡扣脱落,且多方向的限制使得采用此种卡扣组件连接的内饰件不受方向的限制,最大程度降低对造型的影响。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卡扣座的内侧壁,所述导向部具有导向面,沿所述内侧壁向所述开槽的方向,所述导向面向下倾斜设置。

10、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在运输、震动或其他来自各方向的较小力作用下,均不会造成卡扣从卡扣座中脱落,提高卡扣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异响的同时,使得卡扣座的方向可以朝任意方向设计,提高内饰件的设计自由度。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具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朝向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卡接部间隙配合。

12、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以通过弧形面与第二卡接部实现面接触,以提高卡扣的稳定性,避免脱落。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在所述径向方向的间隙不大于0.5mm。

14、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以保证较好的限位效果。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设置为沿所述轴向方向凸出于所述底壁的凸台结构,所述限位部包括相连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位于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面的朝向与所述开槽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接触面为斜面。

16、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为第二卡接部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能够顺利的越过限位部的阻挡,方便快捷的实现卡扣连接。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第二接触面到所述导向面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到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最小距离。

18、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以使在运动过程中第二卡接部能够利用变形越过限位部,这样在卡扣的配合结构中,限位部能够对卡扣在径向方向起到限位作用,并在轴向方向,也不会轻易越过限位部而从开口脱出。

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沿所述径向方向的横截面呈v形的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卡接板位于所述第二卡接板上方,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座连接时,至少所述第二卡接板能够产生变形,所述第二卡接板沿所述限位部的表面运动至越过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二卡接板的回复力作用下,所述第二卡接板与所述底壁抵接。

20、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在第二卡接板产生变形以越过限位部的过程中,v形中件位置为第二卡接板的变形提供空间,保证较好的效果。

2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座配合时,所述第二卡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壁的表面抵接,且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限位部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卡接板的高度。

22、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以保证卡扣相对卡扣座的稳定性,避免产生过大的晃动,限位部能够起到较好的限位效果。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定位块,位于所述容置腔,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开槽下方,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卡接部抵接,或者,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间隙配合。

24、通过上述技术手段,通过所设置的定位块,为第一卡接部提供支撑力,提高卡接结构配合的稳定性。

2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包括如上述中所描述的卡扣组件。

2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设置的限位部和导向部,在将卡扣连接于卡扣座的过程中,利用所设置的导向部能够为第一卡接部起到导向作用,并使第二卡接部产生变形并随之沿限位部的表面运动,在越过限位部后,实现卡扣和卡扣座的卡扣连接。在此卡扣连接的配合结构中,第二卡接部在越过限位部后,回复到原来的形态,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在轴向方向分别被限制于底壁的两侧。沿径向方向,限位部与第二卡接部接触或间隙配合,使得在运输、震动等较小的外力下,限位部能够对第二卡接部在水平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在竖直方向上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卡扣的脱落。多方向的限制使得采用此种卡扣组件连接的内饰件不受方向的限制,最大程度降低对造型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卡扣座的内侧壁,所述导向部具有导向面,沿所述内侧壁向所述开槽的方向,所述导向面向下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具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朝向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卡接部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在所述径向方向的间隙不大于0.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置为沿所述轴向方向凸出于所述底壁的凸台结构,所述限位部包括相连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位于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面的朝向与所述开槽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接触面为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第二接触面到所述导向面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到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最小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沿所述径向方向的横截面呈v形的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卡接板位于所述第二卡接板上方,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座连接时,至少所述第二卡接板能够产生变形,所述第二卡接板沿所述限位部的表面运动至越过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二卡接板的回复力作用下,所述第二卡接板与所述底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座配合时,所述第二卡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壁的表面抵接,且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限位部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卡接板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块,位于所述容置腔,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开槽下方,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卡接部抵接,或者,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间隙配合。

10.一种汽车内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卡扣组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扣组件及汽车内饰,该卡扣组件包括:卡扣,包括本体、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为具有变形能力的弹性件;卡扣座具有容置腔,卡扣座具有底壁,底壁设有开槽;限位部对称设置于开槽的两侧;导向部设置于容置腔内靠近开口的位置,将卡扣与卡扣座连接时,第一卡接部能够沿着导向部运动,第一卡接部导入容置腔,且第二卡接部能够产生变形并沿限位部运动至越过限位部,在第二卡接部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分别限制于底壁的两侧,限位部与第二卡接部间隙配合或接触配合。本申请的卡扣组件及汽车内饰,避免卡扣的脱落,使得卡扣座的方向可以朝任意方向设计,提高内饰件的设计自由度。

技术研发人员:车邦升,胡玉超,孙险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