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4799发布日期:2023-11-06 20:2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会议室平板,具体为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


背景技术:

1、会议平板主要应用于政企事单位会议办公和教育培训等领域,集成了投影机、幕布、电子白板、音响、电脑和远程会议终端等多种设备,通常具备交互式智能白板、互动式文档演示、分屏式远程会议、多终端无线传屏、网络多媒体播放等多种功能。

2、如中国专利公开的公开号为cn210627010u的智能会议平板,通过设置录像摄像机、录音模块、二维码生成器、4g网络模块、手机app和喇叭,解决了传统的会议平板投影不方便,远程人员难以参与会议的问题;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会议使用智能平板大多通过支架进行支撑固定,通过阻尼轴向转动平板转换至其他角度时,阻尼件外部缺乏定位机构,导致长时间转动阻尼件,容易松弛,后期无法在某一位置处进行定位,给会议人员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以解决现有的会议使用智能平板在通过阻尼件轴高频率轴向转换角度时,阻尼件外部缺乏定位机构,容易松弛,后期无法定位角度,给会议人员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包括移动台、基座、立柱、智能平板,所述移动台顶部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顶部端安装有智能平板,所述基座内壁中部设置有棘轮盘,所述基座内壁一侧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一端贯穿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中部套设有滚轮,所述连接轴顶部端套设有扭簧,所述基座顶部一侧与所述移动台一侧分别设置有箭头标识。

3、优选的,所述基座外围一侧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立柱正面安装有控制按钮。

4、优选的,所述棘轮盘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内壁中,所述立柱底端与转轴顶部端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棘爪一端与所述棘轮盘外沿相啮合,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内壁中。

6、优选的,所述扭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外围与所述基座内壁顶部处。

7、优选的,所述滚轮外沿贯穿通槽内壁延伸至所述基座外围一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棘爪在连接轴以及顶部套设的扭簧对棘轮盘进行定位,通过滑动滚轮,扭簧受到扭力形变,使得连接轴带动棘爪从棘轮盘外围分离,便于将智能平板通过立柱进行任意轴向转换角度,松开滚轮后,扭簧恢复弹力,使得棘爪重新对棘轮盘外围啮合定位,实现了棘轮盘顶部的立柱以及智能平板在轴向转换任意角度后,自动定位,解决了现有的会议使用智能平板在通过阻尼件轴高频率轴向转换角度时,阻尼件外部缺乏定位机构,容易松弛,后期无法定位角度,给会议人员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包括移动台(1)、基座(2)、立柱(3)、智能平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1)顶部固定安装有基座(2),所述基座(2)顶部设置有立柱(3),所述立柱(3)顶部端安装有智能平板(4),所述基座(2)内壁中部设置有棘轮盘(5),所述基座(2)内壁一侧设置有棘爪(7),所述棘爪(7)一端贯穿连接有连接轴(6),所述连接轴(6)中部套设有滚轮(8),所述连接轴(6)顶部端套设有扭簧(9),所述基座(2)顶部一侧与所述移动台(1)一侧分别设置有箭头标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外围一侧贯穿开设有通槽(10),所述立柱(3)正面安装有控制按钮(4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盘(5)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2)内壁中,所述立柱(3)底端与转轴顶部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7)一端与所述棘轮盘(5)外沿相啮合,所述连接轴(6)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2)内壁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6)外围与所述基座(2)内壁顶部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8)外沿贯穿通槽(10)内壁延伸至所述基座(2)外围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会议室平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翻转智慧会议平板,包括移动台、基座、立柱、智能平板,所述移动台顶部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顶部端安装有智能平板,所述连接轴顶部端套设有扭簧,所述基座顶部一侧与所述移动台一侧分别设置有箭头标识;本技术通过棘爪在连接轴以及顶部套设的扭簧对棘轮盘进行定位,通过滑动滚轮,扭簧受到扭力形变,使得连接轴带动棘爪从棘轮盘外围分离,便于将智能平板通过立柱进行任意轴向转换角度,松开滚轮后,扭簧恢复弹力,使得棘爪重新对棘轮盘外围啮合定位,实现了棘轮盘顶部的立柱以及智能平板在轴向转换任意角度后,自动定位。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莺,徐敏涛,李文邦,张亮,姚红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复旦科技园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