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8954发布日期:2023-10-25 18:3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的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涉及减速机领域。


背景技术:

1、减速机在高速运转时在内部腔体压力会增大,此时有可能会导致内部的润滑油从齿轮箱结合面的缝隙中渗漏出,目前齿轮箱上多用减压阀来解决内部压力过大的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20222152977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行星减速机输出轴减压舱结构,通过设置减压舱配合隔板与套环,在输出轴高速运转且减速机内部压力升高时,压力可以向减压舱的内部进行传递,温升气压传递至隔板外部并将隔板带动拉柱向套环的内部进行移动,使活塞板脱离套环的内部并将减压舱的内部连通,同时横柱撞击挡板使通槽的开口打开,此时温升气压从通槽的内部穿过并同时透过套环从两侧泄压管向外部排出,以此可以快速减轻输出轴运转产生的压力,达到提高减速机运作效率,延长减速机有效工作时间和寿命的效果。

2、如上述方案,此类减压阀均是通过类似的结构,当箱体内部压力超过阀值后顶开闭锁的挡板将高压卸掉,此类结构的缺点是必须超过一定阀值后才能泄压,其始终保持在阀值之下,这代表内部压力始终大于外界压力,而不能保持内外平衡,因此并不能阻绝润滑油外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包括连接齿轮箱的第一直道、与第一直道九十度连接的第二直道、与第二直道连接的弯管,所述弯管的端口上可拆的连接有封口帽,所述第一直道包括锥形段和圆柱段,锥形段的内径从齿轮箱连接位置向远离齿轮箱方向逐渐扩大,圆柱段连接锥形段且直径保持一致。

4、进一步的,所述弯管的端口朝向齿轮箱设置。

5、进一步的,弯管和第二直道的内径小于第一直道圆柱段的内径。

6、进一步的,包括透气轴、透气帽,透气轴的外部设有外螺纹,透气轴与所述的齿轮箱螺纹连接,所述的透气帽的底部设有帽透气腔,帽透气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透气轴通过外螺纹与所述的帽透气腔的内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一直道形成于透气轴内且沿所述透气轴的轴向设置,所述的第二直道形成于帽透气帽内且与透气腔垂直或弧度相交。

7、进一步的,弯管螺接在第一直道内。

8、进一步的,封口帽螺接在弯管的端口。

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明显改善齿轮箱的压力,在打开封口帽后可以使齿轮箱与外界连通,从而泄压,并且直至内外压力一致,以此有效解决齿轮箱润滑油外溢问题;由于齿轮箱上端开口很小,加上第一直道设计的锥形段,可以使第一次喷出齿轮箱的气体和润滑油混合物大幅降压和降温,再加上设计的第二直道和弯管进一步将齿轮箱的气压和高温进行释放,使得喷出的润滑油通过锥形内壁形成回流,可以避免气体流动时将内部油带出去,减小润滑油的损失,也避免污染外界,同时设计的第二直道和弯管是因为减速机内部除了有高压外还伴随高温,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第一直道、第二直道和弯管后,可以让高温高压气体有时间让温度降下来,并且也是一种缓冲,让流速降下来,以免伤人。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齿轮箱的第一直道(1)、与第一直道(1)九十度连接的第二直道(2)、与第二直道(2)连接的弯管(3),所述弯管(3)的端口上可拆的连接有封口帽(4),所述第一直道(1)包括锥形段(1a)和圆柱段(1b),锥形段(1a)的内径从齿轮箱连接位置向远离齿轮箱方向逐渐扩大,圆柱段(1b)连接锥形段(1a)且直径保持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3)的端口朝向齿轮箱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弯管(3)和第二直道(2)的内径小于第一直道(1)的圆柱段(1b)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轴(5)、透气帽(6),透气轴(5)的外部设有外螺纹,透气轴(5)与所述的齿轮箱螺纹连接,所述的透气帽(6)的底部设有帽透气腔,帽透气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透气轴(5)通过外螺纹与所述的帽透气腔的内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一直道(1)形成于透气轴(5)内且沿所述透气轴(5)的轴向设置,所述的第二直道(2)形成于透气帽(6)内且与帽透气腔垂直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弯管(3)螺接在第一直道(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封口帽(4)螺接在弯管(3)的端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减压装置,涉及减速机领域;其包括连接齿轮箱的第一直道、与第一直道九十度连接的第二直道、与第二直道连接的弯管,所述弯管的端口上可拆的连接有封口帽,所述第一直道包括锥形段和圆柱段,锥形段的内径从齿轮箱连接位置向远离齿轮箱方向逐渐扩大,圆柱段连接锥形段且直径保持一致;本技术的使用,可以明显改善齿轮箱的压力,在打开封口帽4后可以使齿轮箱与外界连通,从而泄压,并且直至内外压力一致,以此有效解决齿轮箱润滑油外溢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战果,宋相玺,姚登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今峰精密机电(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