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火呼吸阀

文档序号:37709901发布日期:2024-04-23 11:3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火呼吸阀

本技术涉及油气储罐安全附件领域,尤其涉及呼吸阀类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火呼吸阀。


背景技术:

1、在石油化工领域,呼吸阀是大型储罐维持内部压力在恒定范围内波动的必要安全附件。在温升/进料超压时进行泄放,排出气体;在降温/出料形成负压时,吸入外部气体,防止吸瘪。

2、现阶段,常用的国产呼吸阀常采用铸件作为外壳,内部阀门采用耐油气介质的聚四氟乙烯阀盘配合聚四氟乙烯材质的阀座在配重的重力压紧作用下实现密封。但在长期服役中,由于重力膜片与阀座在气压泄放时频繁开闭,引起膜片与阀座碰撞造成阀座精度损失,在密封面上出现碰伤、划痕、局部变形,导致密封不严,从而引起油气泄漏,造成排放超标。同时,现有的呼吸阀多数采用吸阀组件位于呼阀组件上方的形式设置,阻火盘位于呼吸阀靠近油气储罐一侧,这样即使是不使用状态下,油气也会经常接触阻火盘,提高其的污损度,长时间会引起阻火盘上的微小孔洞堵塞,影响油气的排出和大气的进入,进而影响呼吸阀的使用,降低其使用寿命。在现有改进呼吸阀结构中,将呼吸阀与大气的连通口设置在阀体侧边,改善了阻火盘污损的问题,但阀体的拆卸维护依然需要复杂的拆卸过程,使阀内组件的维护保养十分繁琐,也增加了阀体空间的占用。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阻火呼吸阀,不仅可以保证密封性,防止阀座口变形,还可以降低阻火盘污损度,提高使用寿命,使得油气排出和大气进入更加顺畅,同时使维护保养变得简单高效,节省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火呼吸阀,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保证密封性,防止阀座口变形,还可以降低污损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油气排出和大气进入更加顺畅,提高整个阻火呼吸阀的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火呼吸阀,包括阀体外壳,所述阀体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阻火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阻火组件位于所述防护组件内部;

3、流道机构;所述阀体外壳内设置有流道机构;所述流道机构包括上密封腔体和下密封腔体,所述上密封腔体接近所述防护组件设置,且所述上密封腔体与所述下密封腔体的腔口错位设置;所述上密封腔体上设置有呼阀组件,所述下密封腔体上设置有吸阀组件;

4、第一密封件,所述吸阀组件包括吸阀阀座和吸阀阀盖,所述吸阀阀座固接在所述下密封腔体上,所述吸阀阀座与所述吸阀阀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吸阀阀座的端部外径小于所述吸阀阀座的底部外径,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吸阀阀座的端部外径,所述吸阀阀盖和第一密封件通过第一导向组件与所述吸阀阀座连接;

5、第二密封件,所述呼阀组件包括呼阀阀座和呼阀阀盖,所述呼阀阀座固接在所述上密封腔体上,所述呼阀阀座与所述呼阀阀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呼阀阀座的端部外径小于所述呼阀阀座的底部外径,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呼阀阀座的端部外径,所述呼阀阀盖和第二密封件通过第二导向组件与所述呼阀阀座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上密封腔体包括上定距内筒,所述上定距内筒上固接有上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和所述上定距内筒设置在所述阀体外壳内壁上,所述上密封板上固接有所述呼阀阀座;

7、所述下密封腔体包括下定距内筒,所述下定距内筒上固接有下密封板,所述下密封板和所述下定距内筒设置在所述阀体外壳内壁上,所述下密封板上固接有吸阀阀座;

8、所述上定距内筒和下定距内筒为半筒结构,且错位设置,所述上定距内筒和下定距内筒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上密封板与所述下密封板之间固接有两个流道分隔板。

9、优选的,还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定距内筒与所述阀体外壳内壁之间固接有至少一个所述上支撑板,所述下定距内筒与所述阀体外壳内壁之间固接有至少一个所述下支撑板。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为第一密封膜片,所述第二密封件为第二密封膜片。

11、优选的,所述阻火组件为阻火盘;

12、所述阀体外壳内部固接有若干个固定块,所述阻火盘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阻火盘顶部抵接有固定件;

13、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吊环螺丝;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三角支撑,所述第一三角支撑与所述阀体外壳固接,且所述第一三角支撑位于所述阻火盘上方,且与所述阻火盘抵接。

14、优选的,所述阀体外壳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集成短筒节,所述集成短筒节包括短圆筒,所述短圆筒的底部与所述阀体外壳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短圆筒内部固接有第二三角支撑,所述第二三角支撑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固接有第二吊环螺丝。

15、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为防雨件,所述防雨件扣合在所述阀体外壳顶部,且所述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通过垫片与所述防雨件连接。

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申请公开的阻火呼吸阀通过在阀体外壳内设置流道机构,且将流道机构分为上密封腔体和下密封腔体,同时,将呼阀组件设置在上密封腔体上方,吸阀组件设置在下密封腔体的下方,使用时,当储罐内压力高时,储罐内的油气由阀体外壳进入,沿下密封腔体的侧边进入至上密封腔体内,再由呼阀组件、阻火组件和防护组件排出;当储罐内压力低时,大气由防护组件、阻火组件进入,然后沿上密封腔体的侧边进入至下密封腔体内,再由吸阀组件进入至上密封腔体内,沿下密封腔体的侧边排出,这样特殊的流道机构配合吸阀组件和呼阀组件可以降低油气对阻火组件的污损度,提高其使用寿命,由于阻火组件设置在阀体外壳的顶部,同时将呼阀组件设置在上方,这样阻火组件不会经常与油气介质接触,避免了油气长期接触在阻火盘上凝结,阻塞阻火盘孔洞,影响通气量和阻火效果,同时也减小了呼吸阀产品的日常维护工作量;同时,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且将吸阀阀座的端部外径小于吸阀阀座的底部外径,第一密封件的外径大于吸阀阀座的端部外径,吸阀阀座的端部外径小于吸阀阀座的底部外径,第一密封件的外径大于吸阀阀座的端部外径,这样可以减小接触面,不仅提高密封性,同时还可以降低磕碰损伤和磨损,进而避免出现阀口变形的情况,保证呼吸阀长期工作的有效可靠密封,防止内部油气泄漏污染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阻火呼吸阀,包括阀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阻火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阻火组件位于所述防护组件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腔体(21)包括上定距内筒(211),所述上定距内筒(211)上固接有上密封板(212),所述上密封板(212)和所述上定距内筒(211)设置在所述阀体外壳(1)内壁上,所述上密封板(212)上固接有所述呼阀阀座(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支撑板(213)和下支撑板(223),所述上定距内筒(211)与所述阀体外壳(1)内壁之间固接有至少一个所述上支撑板(213),所述下定距内筒(221)与所述阀体外壳(1)内壁之间固接有至少一个所述下支撑板(2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为第一密封膜片(46),所述第二密封件为第二密封膜片(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组件为阻火盘(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外壳(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集成短筒节(10),所述集成短筒节(10)包括短圆筒(101),所述短圆筒(101)的底部与所述阀体外壳(1)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短圆筒(101)内部固接有第二三角支撑(102),所述第二三角支撑(102)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03),所述第二支撑杆(103)的顶部固接有第二吊环螺丝(1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为防雨件(6),所述防雨件(6)扣合在所述阀体外壳(1)顶部,且所述第一支撑杆(73)或第二支撑杆(103)通过垫片与所述防雨件(6)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油气储罐安全附件领域,尤其涉及呼吸阀类产品,特别是涉及本技术公开一种阻火呼吸阀,包括阀体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阻火组件和防护组件,阻火组件位于防护组件内部;阀体外壳内设置有流道机构;流道机构包括上密封腔体和下密封腔体,上密封腔体接近防护组件设置,上密封腔体上设置有呼阀组件,下密封腔体上设置有吸阀组件;吸阀阀座与吸阀阀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呼阀阀座与呼阀阀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本技术公开的阻火呼吸阀不仅可以保证密封性,防止阀座口变形,还可以降低污损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油气排出和大气进入更加顺畅,提高整个阻火呼吸阀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峰,朱晓磊,刘杨,李明轩,凌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