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取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7493发布日期:2023-10-06 14:2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取力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取力器,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取力器。


背景技术:

1、取力器就是一组或多组变速齿轮,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和控制器组合而成,其与变速箱低档齿轮或副箱输出轴连接,使得动力由取力器空心轴从变速器加长中间轴上取出,经啮合齿套传给输入齿轮,然后再经输出齿轮轴、输出法兰盘将动力输出,现有的取力器与前后盖的法兰连接处的螺栓连接易因震动而松动,且散热较差,因此,我们设计了一款小型取力器,来解决这些问题。

2、专利号cn202021620442.3为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轻量化取力器,包括取力器本体,所述取力器本体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法兰盘,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盘一端中部安装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一端焊接有第二连接法兰盘,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盘一端边部和第二连接法兰盘一端边部均等距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盘一端边部靠近螺栓孔处等距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盘一端边部靠近螺栓孔处等距焊接有定位卡柱,通过固定卡块、固定卡槽、l型卡板、固定螺杆和固定螺槽,可以对外部连接件进行辅助固定,可以使外部连接件与取力器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防止外部连接件在使用时出现松动的现象,但是该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不具备优化散热的设计,其次不具备螺栓震动防脱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第一通风通道、第二通风通道和vc板、呼吸器、第一凸块、第二凸块、防震动螺栓解决了取力器散热效果差、安装无定位导致组装速度慢、受震动部件间连接易松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小型取力器,包括取力器主体,所述取力器主体的前端螺栓连接取力器前盖,且所述取力器主体的后端螺栓连接取力器后盖,且所述取力器主体左侧设有主箱体,且所述取力器主体右侧设有副箱体,且所述取力器主体上端左右对称设有呼吸器安装位,所述主箱体前后两端均圆心周向分布三个螺纹孔a,且所述主箱体的夹层中圆心轴向分布第一通风通道,所述副箱体前后两端均圆心周向分布三个螺纹孔b,且所述副箱体的夹层中圆心轴向分布第二通风通道,所述螺纹孔a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a,所述螺纹孔b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b,所述第一通风通道与第二通风通道的内部设有vc板,所述主箱体与副箱体的内表面均匀分布通风孔,且通风孔均贯穿第一通风通道与第二通风通道的内壁。

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通风通道贯穿主箱体前后两端,且其位于相邻螺纹孔a之间,所述第二通风通道贯穿副箱体前后两端,且其位于相邻螺纹孔b之间。

5、作为一种优选,位于主箱体前端所述螺纹孔a的前端适配设有螺纹孔c,所述螺纹孔c位于取力器前盖右端,且螺纹孔c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a,位于副箱体前端所述螺纹孔b前端适配设有螺纹孔d,所述螺纹孔d位于取力器前盖右端,且螺纹孔d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b。

6、作为一种优选,相邻所述螺纹孔c之间设有第一凸块,且第一凸块垂直突出在取力器前盖的右表面,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一通风通道结构相匹配,相邻所述螺纹孔d之间设有第二凸块,且第二凸块垂直突出在取力器前盖的右表面,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二通风通道结构相匹配。

7、作为一种优选,位于主箱体后端所述螺纹孔a的后端适配设有螺纹孔e,所述螺纹孔e位于取力器后盖左端,且螺纹孔e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a,位于副箱体前端所述螺纹孔b后端适配设有螺纹孔f,所述螺纹孔f位于取力器后盖左端,且螺纹孔f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b。

8、作为一种优选,相邻所述螺纹孔e之间设有第三凸块,且第三凸块垂直突出在取力器后盖的左表面,所述第三凸块与第一通风通道结构相匹配,相邻所述螺纹孔f之间设有第四凸块,且第四凸块垂直突出在取力器后盖的左表面,所述第四凸块与第二通风通道结构相匹配。

9、作为一种优选,左右对称的所述呼吸器安装位的腔内均设有呼吸器,左侧所述呼吸器穿过呼吸器安装位进入主箱体内部,右侧所述呼吸器穿过呼吸器安装位进入副箱体内部。

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防震动螺栓a与防震动螺栓b结构相同,且防震动螺栓a的直径大于防震动螺栓b的直径,所述防震动螺栓a左端设有螺栓头,所述螺栓头右端设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中部横向设有锥形细缝,且所述螺栓杆左端套接垫片。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通风通道、第二通风通道和vc板、呼吸器,主箱体与副箱体内部工作产生的热量一部分不断扩散在第一通风通道、第二通风通道中,并利用vc的高导热性能将热量快速传导至取力器主体外表面,另一部分通过呼吸器直接与外部进行空气交换,两者散热手段结合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延长取力器的使用寿命。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一凸块、第二通风通道和第二凸块等形成限位结构,使得取力器主体与取力器前盖或取力器后盖能够快速定位安装,增加组装效率。

14、(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防震动螺栓a与防震动螺栓b,利用螺栓杆的向外张力牢牢卡紧螺纹孔,使得螺栓杆不易因震动而退螺纹,并且设置的垫片也可以减缓震动,使得连接始终保持紧固。

15、综上所述,该取力器具有结构简单,优秀散热、能够快速定位安装、连接紧固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取力器技术领域。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取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力器主体(1),所述取力器主体(1)的前端螺栓连接取力器前盖(2),且所述取力器主体(1)的后端螺栓连接取力器后盖(3),且所述取力器主体(1)左侧设有主箱体(4),且所述取力器主体(1)右侧设有副箱体(5),且所述取力器主体(1)上端左右对称设有呼吸器安装位(6),所述主箱体(4)前后两端均圆心周向分布三个螺纹孔a(41),且所述主箱体(4)的夹层中圆心轴向分布第一通风通道(42),所述副箱体(5)前后两端均圆心周向分布三个螺纹孔b(51),且所述副箱体(5)的夹层中圆心轴向分布第二通风通道(52),所述螺纹孔a(4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a(7),所述螺纹孔b(5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b(8),所述第一通风通道(42)与第二通风通道(52)的内部设有vc板,所述主箱体(4)与副箱体(5)的内表面均匀分布通风孔(9),且通风孔(9)均贯穿第一通风通道(42)与第二通风通道(52)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通道(42)贯穿主箱体(4)前后两端,且其位于相邻螺纹孔a(41)之间,所述第二通风通道(52)贯穿副箱体(5)前后两端,且其位于相邻螺纹孔b(5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取力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主箱体(4)前端所述螺纹孔a(41)的前端适配设有螺纹孔c(21),所述螺纹孔c(21)位于取力器前盖(2)右端,且螺纹孔c(21)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a(7),位于副箱体(5)前端所述螺纹孔b(51)前端适配设有螺纹孔d(22),所述螺纹孔d(22)位于取力器前盖(2)右端,且螺纹孔d(2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b(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取力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螺纹孔c(21)之间设有第一凸块(23),且第一凸块(23)垂直突出在取力器前盖(2)的右表面,所述第一凸块(23)与第一通风通道(42)结构相匹配,相邻所述螺纹孔d(22)之间设有第二凸块(24),且第二凸块(24)垂直突出在取力器前盖(2)的右表面,所述第二凸块(24)与第二通风通道(52)结构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取力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主箱体(4)后端所述螺纹孔a(41)的后端适配设有螺纹孔e(31),所述螺纹孔e(31)位于取力器后盖(3)左端,且螺纹孔e(31)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a(7),位于副箱体(5)前端所述螺纹孔b(51)后端适配设有螺纹孔f(32),所述螺纹孔f(32)位于取力器后盖(3)左端,且螺纹孔f(3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b(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型取力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螺纹孔e(31)之间设有第三凸块(33),且第三凸块(33)垂直突出在取力器后盖(3)的左表面,所述第三凸块(33)与第一通风通道(42)结构相匹配,相邻所述螺纹孔f(32)之间设有第四凸块(34),且第四凸块(34)垂直突出在取力器后盖(3)的左表面,所述第四凸块(34)与第二通风通道(52)结构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取力器,其特征在于,左右对称的所述呼吸器安装位(6)的腔内均设有呼吸器(61),左侧所述呼吸器(61)穿过呼吸器安装位(6)进入主箱体(4)内部,右侧所述呼吸器(61)穿过呼吸器安装位(6)进入副箱体(5)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动螺栓a(7)与防震动螺栓b(8)结构相同,且防震动螺栓a(7)的直径大于防震动螺栓b(8)的直径,所述防震动螺栓a(7)左端设有螺栓头(71),所述螺栓头(71)右端设有螺栓杆(72),所述螺栓杆(72)中部横向设有锥形细缝(73),且所述螺栓杆(72)左端套接垫片(7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取力器,包括取力器主体,所述取力器主体的前端螺栓连接取力器前盖,且所述取力器主体左侧设有主箱体,且所述取力器主体右侧设有副箱体,且所述取力器主体上端左右对称设有呼吸器安装位,所述主箱体前后两端均圆心周向分布三个螺纹孔a,且所述主箱体的夹层中圆心轴向分布第一通风通道,且所述副箱体的夹层中圆心轴向分布第二通风通道,所述螺纹孔a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防震动螺栓a,所述第一通风通道与第二通风通道的内部设有VC板;本设计通过设置第一通风通道、第二通风通道和VC板、呼吸器、第一凸块、第二凸块、防震动螺栓解决了取力器散热效果差、安装无定位导致组装速度慢、受震动部件间连接易松动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梦,徐阐阐,项绍水,吴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幸福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