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7113发布日期:2023-09-14 03:3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钢丝绳探伤仪目前应用的领域包括电梯、客运索道、采矿提升机、码头提升机、起重机、建筑提升机、斜拉桥、钢铁厂、发电厂、油田、船舶、水利、钢丝绳生产线等,钢丝绳探伤仪用于在线监测钢丝绳内外部断丝、磨损、锈蚀、变形、松股、跳丝、材质变化等各种缺陷,根据不同行业要求定量分析官司根数和钢丝绳磨损程度。利用计算机对钢丝绳漏磁信号直接采样处理分析,具有在线声光报警与实时显示结果功能。广泛应用在矿山、索道、起重设备、电梯、港口机械、缆索桥等领域。

2、在针对索道钢丝绳探伤检测过程中,检验人员需携带检验所需仪器到现场检验。钢丝绳探伤检测时,多采用移动式支架、人字梯等登高设备,存在设备固定不可靠、检测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同时用于固定钢丝绳探测仪的时间占据了整个检测用时的很大部分,效率低下,人员疲乏,检测人员及设备极易出现危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在登高升降装置使用时,作业现场的地面往往不是平整的,当作业现场具有坡度时,装置的适应性和安全性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升降组件;

3、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内侧的第一转动杆,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两端的第一齿轮,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两端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侧面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内侧的所述第二转动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齿轮;

4、相邻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相啮合,相邻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相啮合。

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支撑架,和固定在所述支撑架内侧的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输出端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6、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侧面与所述底板的内侧螺纹连接。

7、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侧面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侧面与所述轴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侧面与所述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平衡组件,所述支撑平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的水平仪,和固定在所述底板下表面的若干电动伸缩杆,以及铰接在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10、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固定框,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一侧的连接框,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框内侧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钉。

1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与所述连接框的内部相连通。

12、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框内侧的蜗杆,和设置在所述蜗杆一端的摇把,以及固定在所述螺旋杆侧面的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

1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杆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框的内侧转动连接。

1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通过在底板的上表面设置连接板和升降组件,且通过动力组件为升降组件提供动力,在顶板上表面的索道钢丝绳探伤仪进行安装时,第一转动杆的转动会使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二连接杆向上展开,进而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的第二转动杆会转动并上升,同时带动顶板上表面的索道钢丝绳探伤仪进行安装,在升降的同时,通过相邻第一齿轮的啮合和相邻第二齿轮的啮合,使得升降平稳可靠,操作简单,便于辅助检验员安装时提高安装检验的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支撑平衡组件,作业场景的地面具有坡度不平时,通过控制底板下表面的若干电动伸缩杆伸长不同的长度,带动电动伸缩杆的底部铰接的支撑板接触地面,配合水平仪的使用进行找平,达到作业要求后,通过支撑板上表面设置的固定组件,检验员通过顺时针旋转摇把带动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进而使螺旋杆旋转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将移动板底部的锥钉深入土壤内,从而提升装置整体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连接板(1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升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支撑架(3),和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内侧的电机(31),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31)输出端的第一锥齿轮(32);所述第一转动杆(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3),所述第一锥齿轮(32)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两侧设置有紧固螺栓(34),所述紧固螺栓(34)的侧面与所述底板(1)的内侧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侧面与所述连接板(11)的内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24)的侧面与所述轴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侧面与所述顶板(25)的内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平衡组件,所述支撑平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一侧的水平仪(4),和固定在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若干电动伸缩杆(41),以及铰接在所述电动伸缩杆(41)一端的铰接板(42);所述铰接板(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3)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3)上表面的固定框(5),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框(5)一侧的连接框(51),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框(5)内侧的螺旋杆(52);所述螺旋杆(52)的侧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53),所述移动板(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钉(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5)的内部与所述连接框(51)的内部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框(51)内侧的蜗杆(55),和设置在所述蜗杆(55)一端的摇把(56),以及固定在所述螺旋杆(52)侧面的蜗轮(57);所述蜗杆(55)与所述蜗轮(57)相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52)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框(5)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55)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框(51)的内侧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索道钢丝绳探伤仪检测辅助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内侧的第一转动杆,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两端的第一齿轮,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两端的第一连接杆。通过动力组件为升降组件提供动力,在顶板上表面的索道钢丝绳探伤仪进行安装时,第一转动杆的转动会使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二连接杆向上展开,进而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的第二转动杆会转动并上升,同时带动顶板上表面的索道钢丝绳探伤仪进行安装,通过相邻第一齿轮的啮合和相邻第二齿轮的啮合,使得升降平稳可靠,操作简单,便于辅助检验员安装时提高安装检验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刚,王博,李忠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磁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