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机变速箱与小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3947发布日期:2023-12-29 16:4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机变速箱与小农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农机变速箱与小农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大部分小农机变速箱功能单一、挡位少,没有转速较小的开沟挡,导致遇到土质较硬的农田(比如云贵川等地)时,箱体内传动齿轮承受冲击力比较大,影响使用寿命。

2、当现有的小农机挡位增多后体积会变大,导致变速箱箱体重量增加,而现在小农机的使用者多为年龄较大的人群,箱体重量增加后使用更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弊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机变速箱,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农机变速箱,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轴设有第一输出机构、第二输出机构;所述第一输出机构与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机构与第二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包括第一双联齿轮,所述第一双联齿轮与第一传动轴滑动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出机构与第一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机构与第二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位于第一传动轴前后两侧。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输出轴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齿轮,至少有一个齿轮与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二输出轴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齿轮。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双联齿轮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还设有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传动连接;

6、优选的,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第三传动齿轮位于第一双联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第一双联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联动机构;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凸起和与凸起相配合凹槽或通孔。

8、进一步的,第三传动轴上设有第二双联齿轮、第七传动齿轮、第八传动齿轮,第二双联齿轮包括第五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第二双联齿轮与第七传动齿轮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联动机构;

9、优选的,还包括与第一双联齿轮相配合的第一拨叉,所述第一拨叉上连接有第一换挡杆;与第二双联齿轮相配合的第二拨叉,所述第二拨叉上连接有第二换挡杆;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换挡杆、第二换挡杆与第一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平行,且水平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四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位于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之间;第四传动轴位于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之间;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第一输出轴斜上方,所述第一传动轴位于第四传动轴斜上方,所述第三传动轴位于第二输出轴斜上方;第四传动齿轮和第八传动齿轮啮合;

12、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第九传动齿轮、第十传动齿轮、第十一传动齿轮、第十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与第十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九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

13、第一输出轴上设有第十三传动齿轮、第十四传动齿轮、第十五传动齿轮,第十二传动齿轮与十五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十四传动齿轮与第九传动齿轮啮合;

14、第四传动轴上设有第十六传动齿轮、第十七传动齿轮、第十八传动齿轮、第十九传动齿轮;第十八传动齿轮与第七传动齿轮啮合;

15、第二输出轴上设有第三双联齿轮和第二十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三双联齿轮与第二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双联齿轮包括第二十传动齿轮、第二十一传动齿轮,所述第十九传动齿轮与第二十二传动齿轮啮合,第十七传动齿轮与第二十一传动齿轮啮合;

16、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平行设置。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挡杆控制第一双联齿轮在第一传动轴上滑动换挡,可分别实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十三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九传动齿轮或者第十传动齿轮啮合、第一双联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联动、空挡五种配合状态中的一种,且上述五种配合状态不会同时出现。

1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换挡杆控制第二双联齿轮在第三传动轴上滑动换挡,可分别实现第五传动齿轮与第十六传动齿轮啮合、第六传动齿轮与第二十传动齿轮或者第十七传动齿轮啮合、第二双联齿轮与第七传动齿轮联动、空挡五种配合状态中的一种,且上述五种配合状态不会同时出现。

19、进一步的,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位于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的上方;

20、所述第二箱体、第三箱体至少有一个倾斜设置;

21、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位于第一箱体内;

22、所述第二箱体设有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三箱体内设有第六传动轴;

23、所述第五传动轴与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六传动轴通过第二十三传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传动连接;

24、优选的,所述第六传动轴包括第六传动轴a、第六传动轴b,所述第六传动轴a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动件,所述第六传动轴b上滑动连接有第二连动件,所述第二十三传动齿轮、第一连动件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三双联机构,所述第二十三传动齿轮、第二连动件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四双联机构,还包括与第一连动件相配合的第三拨叉,第三拨叉上连接有第一拨动杆,与第二连动件相配合的第四拨叉,第四拨叉上连接有第二拨动杆。

2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小农机,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农机变速箱。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7、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转动,同时通过第一双联齿轮与第一传动轴滑动连接,实现第一双联齿轮中任意齿轮向第一输出轴传递动力,使得第一输出机构实现多个挡位的同时结构紧凑,实现了变速箱体积的缩小,重量的减轻。



技术特征:

1.一种农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与第一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输出轴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齿轮,至少有一个齿轮与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联齿轮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还设有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第三传动轴上设有第二双联齿轮、第七传动齿轮、第八传动齿轮,第二双联齿轮包括第五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四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位于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之间;第四传动轴位于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杆控制第一双联齿轮在第一传动轴上滑动换挡,可分别实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十三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九传动齿轮或者第十传动齿轮啮合、第一双联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联动、空挡五种配合状态中的一种,且上述五种配合状态不会同时出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换挡杆控制第二双联齿轮在第三传动轴上滑动换挡,可分别实现第五传动齿轮与第十六传动齿轮啮合、第六传动齿轮与第二十传动齿轮或者第十七传动齿轮啮合、第二双联齿轮与第七传动齿轮联动、空挡五种配合状态中的一种,且上述五种配合状态不会同时出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位于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的上方;

10.一种小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农机变速箱。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机变速箱与小农机,所述农机变速箱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轴设有第一输出机构、第二输出机构;所述第一输出机构与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机构与第二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包括第一双联齿轮,所述第一双联齿轮与第一传动轴滑动连接。本技术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转动,同时通过第一双联齿轮与第一传动轴滑动连接,实现第一双联齿轮中任意齿轮向第一输出轴传递动力,使得第一输出机构实现多个挡位的同时结构紧凑,实现了变速箱体积的缩小,重量的减轻。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连钦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