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9135发布日期:2023-11-06 22:5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阀门,具体是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


背景技术:

1、尿素水解制氨系统中管道流动介质含有为尿素溶液,溶液工作温度35-65℃。当管道切换介质或者检修时,管道温度降低为常温,此时阀门的阀杆表面残留的溶液会结晶为固体颗粒,在阀杆旋转时结晶会破坏填料,导致阀杆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2、 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包括阀体、配合设置于阀体上的阀盖、与阀体和阀盖配合的阀杆、设置于阀体内的阀腔,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外套设有自清洗组件,所述自清洗组件包括清洗套、清洗刷,所述清洗套设置于阀杆与阀盖之间,清洗刷嵌设于清洗套内,所述阀盖和/或阀体与阀杆之间设置有连通阀腔至清洗组件下端的回流孔,回流孔方便自清洗组件清洗阀杆后,使刮下的液体快速排出。

3、作为优选,所述阀盖与阀杆之间设置有填料函,所述自清洗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填料函与清洗套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在清洗套受力向上位移时被压缩的压缩状态,以及弹性件弹力大于清洗套下端受力时推动清洗套向下位移时的释放状态。

4、作为优选,所述自清洗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弹性件与阀杆之间的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套设于阀杆外并限位于清洗套和填料函之间。

5、作为优选,所述清洗刷包括设置于清洗套与阀杆接触面的第一清洗刷和设置于清洗套与阀盖接触面的第二清洗刷。

6、作为优选,所述清洗套的截面呈“工”字形或“王”字形,清洗套包括分布于清洗套内外两侧的凹槽,所述清洗刷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7、作为优选,所述阀盖上位于回流孔上方位置、靠近清洗套设置有集流孔,所述集流孔开设于阀盖与阀体的接触面上,且其靠近清洗套一端的开口直径大于其远离清洗套一端的开口直径,使集流孔呈锥状结构。

8、作为优选,所述阀盖与阀体之间设置有阀杆定位腔,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限位于阀杆定位腔中的环形凸起部,所述回流孔设置于环形凸起部上,且该环形凸起部上与阀盖的接触面设置有止推垫。

9、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内还配合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碟簧;所述阀座与阀体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若干嵌槽,所述嵌槽内嵌设有密封圈。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阀盖与阀杆之间设置自清洗组件,并在自清洗组件下方配合设置回流孔,所述自清洗组件包括清洗套、清洗刷;温热的流体进入阀腔使阀腔内压力升高,自清洗组件受压力上移,流体流出阀腔后,温度下降压力减小,自清洗组件下移,使阀杆具有自清洗功能,便于去除阀杆与阀盖表面残存的流体,回流孔方便自清洗组件清洗阀杆后,刮下的液体快速排出,有效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包括阀体(20)、配合设置于阀体(20)上的阀盖(6)、与阀体(20)和阀盖(6)配合的阀杆(15)、设置于阀体(20)内的阀腔(21),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5)外套设有自清洗组件,所述自清洗组件包括清洗套(10)、清洗刷(9),所述清洗套(10)设置于阀杆(15)与阀盖(6)之间,清洗刷(9)嵌设于清洗套(10)内,所述阀盖(6)和/或阀体(20)与阀杆(15)之间设置有连通阀腔(21)至清洗组件下端的回流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6)与阀杆(15)之间设置有填料函(5),所述自清洗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填料函(5)与清洗套(10)之间的弹性件(8),所述弹性件(8)具有在清洗套(10)受力向上位移时被压缩的压缩状态,以及弹性件(8)弹力大于清洗套(10)下端受力时推动清洗套(10)向下位移时的释放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洗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弹性件(8)与阀杆(15)之间的限位筒(7),所述限位筒(7)套设于阀杆(15)外并限位于清洗套(10)和填料函(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刷(9)包括设置于清洗套(10)与阀杆(15)接触面的第一清洗刷(9)和设置于清洗套(10)与阀盖(6)接触面的第二清洗刷(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套(10)的截面呈“工”字形或“王”字形,清洗套(10)包括分布于清洗套(10)内外两侧的凹槽(101),所述清洗刷(9)设置于所述凹槽(1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6)上位于回流孔(14)上方位置、靠近清洗套(10)设置有集流孔(11),所述集流孔(11)开设于阀盖(6)与阀体(20)的接触面上,且其靠近清洗套(10)一端的开口直径大于其远离清洗套(10)一端的开口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6)与阀体(20)之间设置有阀杆定位腔,所述阀杆(15)上设置有限位于阀杆定位腔中的环形凸起部(151),所述回流孔(14)设置于环形凸起部(151)上,且该环形凸起部(151)与阀盖(6)的接触面设置有止推垫(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内还配合设置有阀座(18),所述阀座(18)与阀体(20)之间设置有碟簧(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8)与阀体(20)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若干嵌槽,所述嵌槽内嵌设有密封圈(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清洗阀杆的阀门,包括阀体、配合设置于阀体上的阀盖、与阀体和阀盖配合的阀杆、设置于阀体内的阀腔,所述阀杆外套设有自清洗组件,所述自清洗组件包括清洗套、清洗刷,所述清洗套设置于阀杆与阀盖之间,清洗刷嵌设于清洗套内,所述阀盖和/或阀体与阀杆之间设置有连通阀腔至清洗组件下端的回流孔;当温热的流体进入阀腔使阀腔内压力升高,自清洗组件受压力上移,流体流出阀腔后,温度下降压力减小,自清洗组件下移,刮除阀杆与阀盖表面残存的流体,使阀杆具有自清洗功能,回流孔方便自清洗组件清洗阀杆后,刮下的液体快速排出,有效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蔡毅,叶志强,沈阳,杨积海,王树荣,张海丹,陈莉莉,朱乐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技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