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0154发布日期:2023-12-30 03:2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利管道施工,具体涉及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水利工程是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水土保持、移民、水资源保护等工程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的统称。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2、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管道进行支撑连接,常见的施工方式一般通过人工对管道端部进行对接,然后通过夹具进行锁紧,操作较为费时费力,继而需要使用支撑连接结构提高施工效率,常见的支撑连接结构较为固定,不便于对不同口径大小的管道进行支撑固定和连接,适用性较差,且管道自身具有一定重量,在进行对接时较为费力,且对接过程中不便于保证管道稳定性,容易出现偏移,施工难度较大。

3、因此,需要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解决对管道进行支撑对接时操作较为不便且稳定性和适用性相对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安装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万向轮,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侧壁套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移动套,所述移动套的两侧侧壁与所述滑槽的两侧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套与所述双向丝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套的顶端固定有夹板,所述移动座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双向丝杆同轴连接的旋钮,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

3、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架底端转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套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所述螺纹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侧壁和底端侧壁之间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滑动架,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架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座的底端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贯穿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侧壁,所述滑块与所述升降板之间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紧固套接有蜗轮,两个所述滑动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紧固套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之间互相啮合,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把手。

4、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呈倒立的八字形分布,所述转轴与所述螺纹杆之间呈垂直设置。

5、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开设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滑动通槽,多个所述滑块分别贯穿多个所述滑动通槽,所述滑块的两侧侧壁与所述滑动通槽的两侧侧壁滑动连接。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座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夹板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通孔,所述导向杆滑动贯穿对应的所述通孔。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胶垫,所述夹板的竖截面呈v形,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板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胶垫的两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9、(1)通过转动旋钮带动两个夹板同步移动对管道进行夹持固定,保证了管道在进行支撑连接时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偏移滑动,便于后续对管道进行对接,通过转动把手即可控制两个移动座相互靠近并带动两个管道进行对接,移动过程较为平稳,提高了该装置对管道进行连接时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10、(2)通过转动旋钮即可控制两个夹板对管道的限位状态,便于该装置对管道进行固定,通过转动把手即可控制两个移动座和管道之间的对接状态,使管道在对接时更加便捷省力,大大提高了管道的施工效率,通过两个夹板同步移动对管道进行夹持的同时还能对管道两侧进行扶正校准,提高了管道对接时的精准度,通过设置v形的夹板能够使该装置对一定范围内不同口径型号的管道进行支撑连接,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特征:

1.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底端安装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万向轮(2),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移动座(3),所述移动座(3)的顶端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5),所述双向丝杆(5)的外侧壁套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移动套(6),所述移动套(6)的两侧侧壁与所述滑槽(4)的两侧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套(6)与所述双向丝杆(5)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套(6)的顶端固定有夹板(7),所述移动座(3)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双向丝杆(5)同轴连接的旋钮(8),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9)包括与所述支撑架(1)底端转动连接的螺纹杆(91),所述螺纹杆(91)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91)的外侧壁套接有升降板(92),所述升降板(92)与所述螺纹杆(9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侧壁和底端侧壁之间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滑动架(93),所述升降板(9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架(9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座(3)的底端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滑块(94),所述滑块(94)滑动贯穿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侧壁,所述滑块(94)与所述升降板(92)之间铰接有连接杆(95),所述螺纹杆(91)的外侧壁紧固套接有蜗轮(96),两个所述滑动架(9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97),所述转轴(97)的外侧壁紧固套接有蜗杆(98),所述蜗杆(98)与所述蜗轮(96)之间互相啮合,所述转轴(97)的一端固定有把手(9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杆(95)之间呈倒立的八字形分布,所述转轴(97)与所述螺纹杆(91)之间呈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开设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滑动通槽(10),多个所述滑块(94)分别贯穿多个所述滑动通槽(10),所述滑块(94)的两侧侧壁与所述滑动通槽(10)的两侧侧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3)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导向杆(12),所述夹板(7)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通孔(13),所述导向杆(12)滑动贯穿对应的所述通孔(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3)的顶端固定有支撑胶垫(14),所述夹板(7)的竖截面呈v形,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板(7)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胶垫(14)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属于水利管道施工技术领域,针对了对管道进行支撑对接时操作较为不便且稳定性和适用性相对较差的问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底端安装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万向轮,支撑架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移动座,移动座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本技术通过转动旋钮带动两个夹板同步移动对管道进行夹持固定,保证了管道在进行支撑连接时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偏移滑动,便于后续对管道进行对接,通过转动把手即可控制两个移动座相互靠近并带动两个管道进行对接,移动过程较为平稳,提高了该装置对管道进行连接时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技术研发人员:望运洲,黄仕鑫,田爱玲,李万金,屈万雄,郑芳,兰茜,吕春山,谭亮,钟新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远汇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