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8748发布日期:2023-10-28 23:3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1、一直以来黑板安装高度多以小学、中学、高中及大学为属性的安装模式,无法适应教师实际身高需求。从触控一体机(其它叫法:教学触摸大屏、教学触摸显示器)普及后,黑板改为左右推来(在黑板内或以左侧或右侧或居中嵌入触控一体机,在以对应侧安装一块可推拉覆盖触控一体机黑板板面,或居中时左右安装半块可推拉覆盖触控一体机一半的黑板板面),随着触控一体机尺寸的增大,以86寸为例,高度约为1100mm,如黑板安装高度为950mm,那触控一体机最上边位置约在2050mm位置,那身高低于1.65米的师生使用触控一体机时较难触及软件上部操作键。

2、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包括竖向承重导轨与横向承重梁,所述竖向承重导轨固定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横向承重梁与竖向承重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横向承重梁连接有显示设备,所述横向承重梁下侧设有驱动横向承重梁滑动的顶升机构。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显示设备通过挂件与横向承重梁连接,其中,所述挂件截面呈u型,所述挂件的端面贯穿设有若干用于与显示设备螺接的通孔,挂件远离显示设备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横向承重梁相配合的钩槽。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横向承重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框支撑柱,所述外框支撑柱的两端端面处螺接有调平螺丝。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框支撑柱的长度方向与显示设备的高度方向同向设置,外框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沿外框支撑柱长度方向滑动的宽度调节片,宽度调节片靠近墙体的一侧分别转动设有墙面承压稳定轮。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组件与电控系统,所述顶升组件包括结构盒,所述结构盒固定连接在墙体表面,所述结构盒的内部通过承压紧固件固定连接有顶升机,所述电控系统控制所述顶升机启停。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竖向承重导轨与横向承重梁,竖向承重导轨固定在墙面上,并将横向承重梁与竖向承重导轨滑动连接,通过顶升机构控制横向横向承重梁移动,从而控制位于横向承重梁上的显示设备上升或下降,对显示设备的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包括竖向承重导轨(1)与横向承重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承重导轨(1)固定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横向承重梁与竖向承重导轨(1)滑动连接,所述横向承重梁连接有显示设备(3),所述横向承重梁下侧设有驱动横向承重梁滑动的顶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3)通过挂件(4)与横向承重梁(2)连接,其中,所述挂件(4)截面呈u型,所述挂件(4)的端面贯穿设有若干用于与显示设备(3)螺接的通孔(5),挂件(4)远离显示设备(3)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横向承重梁(2)相配合的钩槽(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重梁(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框支撑柱(7),所述外框支撑柱(7)的两端端面处螺接有调平螺丝(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支撑柱(7)的长度方向与显示设备(3)的高度方向同向设置,外框支撑柱(7)的两端分别设有沿外框支撑柱(7)长度方向滑动的宽度调节片(13),宽度调节片(13)靠近墙体的一侧分别转动设有墙面承压稳定轮(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组件与电控系统,所述顶升组件包括结构盒(10),所述结构盒(10)固定连接在墙体表面,所述结构盒(10)的内部通过承压紧固件(11)固定连接有顶升机(12),所述电控系统控制所述顶升机(12)启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嵌触摸显示设备黑板升降装置,包括竖向承重导轨与横向承重梁,所述竖向承重导轨固定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横向承重梁与竖向承重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横向承重梁连接有显示设备,所述横向承重梁下侧设有驱动横向承重梁滑动的顶升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竖向承重导轨与横向承重梁,竖向承重导轨固定在墙面上,并将横向承重梁与竖向承重导轨滑动连接,通过顶升机构控制横向横向承重梁移动,从而控制位于横向承重梁上的显示设备上升或下降,对显示设备的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国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