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弹簧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9213发布日期:2023-11-30 10:1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空气弹簧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空气弹簧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减震器用于缓冲车辆上下的震动,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及舒适性。然而,在减震器出现故障,例如出现异响时,影响着车辆的驾乘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弹簧装置,包括:柱状构件、皮囊和安装结构,所述皮囊和所述安装结构套设在所述柱状构件的外侧,且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皮囊的一端连接;及支撑圈,套设于所述柱状构件外并与所述柱状构件紧配合;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套设于所述支撑圈外并与所述支撑圈滑动配合,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支撑圈沿周向方向旋转。

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柱状构件朝向彼此的表面相分离。

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件、第一减震件和隔振件,所述隔振件与所述支撑圈滑动配合,且所述安装件和所述第一减震件均与所述支撑圈分隔。

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第一减震件的材料包括橡胶。

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安装件、所述隔振件和所述支撑圈均为塑料构件。

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隔振件与所述支撑圈的至少彼此接触的部分的材料相同。

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支撑圈的材料包括氟塑料、尼龙或聚甲醛。

8、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隔振件具有彼此相连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一过渡面,且所述第一过渡面比所述第一接触面更远离所述皮囊;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支撑圈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过渡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呈角度设置并与所述支撑圈相分离;和/或,所述支撑圈具有彼此相连的第二接触面和第二过渡面,且所述第二接触面比所述第二过渡面更远离所述皮囊;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隔振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过渡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呈角度设置并与所述隔振件相分离。

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支撑圈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柱状构件朝向彼此的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10、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柱状构件外的第一密封件;其中,所述安装结构朝向所述柱状构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支撑圈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空间,所述第一密封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空间内。

11、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支撑圈与所述安装结构滑动配合的两个表面的其中一者构造为非连续表面。

1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空气弹簧装置还包括端头组件,所述端头组件套设在所述柱状构件外,并包括端盖、安装座和轴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皮囊的远离所述安装结构的一端相连;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端盖之间。

1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端盖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1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第二减震件的材料包括橡胶。

1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1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所述柱状构件包括彼此连接的活塞杆和气缸,所述安装结构套设在所述气缸上,所述端头组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

1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还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套设在所述气缸上并将所述皮囊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结构连接。

18、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弹簧装置中,还包括沿周向设于所述气缸外的凸缘;所述空气弹簧装置还包括支撑件;其中,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安装结构和所述凸缘之间并与所述安装结构滑动配合。

19、根据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柱状构件朝向彼此的表面相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件、第一减震件和隔振件,所述隔振件与所述支撑圈滑动配合,且所述安装件和所述第一减震件均与所述支撑圈分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件的材料包括橡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所述隔振件和所述支撑圈均为塑料构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件与所述支撑圈的至少彼此接触的部分的材料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的材料包括氟塑料、尼龙或聚甲醛。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件具有彼此相连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一过渡面,且所述第一过渡面比所述第一接触面更远离所述皮囊;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支撑圈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过渡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呈角度设置并与所述支撑圈相分离;和/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支撑圈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柱状构件朝向彼此的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柱状构件外的第一密封件;

11.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与所述安装结构滑动配合的两个表面的其中一者构造为非连续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装置还包括端头组件,所述端头组件套设在所述柱状构件外,并包括端盖、安装座和轴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件的材料包括橡胶。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构件包括彼此连接的活塞杆和气缸,所述安装结构套设在所述气缸上,所述端头组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套设在所述气缸上并将所述皮囊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结构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周向设于所述气缸外的凸缘;所述空气弹簧装置还包括支撑件;

1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空气弹簧装置及车辆。空气弹簧装置包括:柱状构件、皮囊和安装结构,所述皮囊和所述安装结构套设在所述柱状构件的外侧,且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皮囊的一端连接;及支撑圈,套设于所述柱状构件外并与所述柱状构件紧配合;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套设于所述支撑圈外并与所述支撑圈滑动配合,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支撑圈沿周向方向旋转。通过在空气弹簧装置中设置安装结构与支撑圈的滑动配合,能够减小皮囊所承受的扭转力,可以延长了空气弹簧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贾德怀,戴禾敏,罗裕强,罗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蓝讯汽车空气悬架系统(滁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