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7445发布日期:2023-11-30 09:2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油电混合动力,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为响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例如油电混合汽车,但在油电混合变速箱中,当工况需要发动机提供动力时,发动机工作,发动机轴转动会带动电机轴一起旋转,这不仅增加发动机功率损耗,增加油耗,也徒增电机轴的磨损,此时需要使用制动机构在电机轴不需转动时对其制动,降低损耗。

2、但电机轴的制动机构往往套设在基座竖向部上,基座竖向部与变速箱连接,基座竖向部又套设在发动机轴外,各元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较复杂,使用普通的电磁执行器,无法确保提供电磁力的元件以及运动元件完美配合,且可适用于该制动机构,提供电磁力的元件以及运动元件如果形状结构无法适配,会大大削弱电磁力,影响运动元件的运动效果,影响制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制动机构包括从动盘和套设在电机轴外的制动盘,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推动所述从动盘移动,移动至所述从动盘与所述制动盘的轮齿端面啮合,实现对电机轴的制动,包括:

2、壳体,所述壳体套设在发动机轴外,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制动机构靠近所述发动机轴的输出端侧;所述壳体具有一圈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外周还具有一圈第二腔体,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输出端侧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3、活塞元件,所述活塞元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活塞元件具有伸出部,所述活塞元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伸出部由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暴露在所述第一腔体外,所述伸出部的端部与所述从动盘远离所述制动盘侧抵接,所述从动盘与所述制动盘的齿轮端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伸出部回至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从动盘与所述制动盘的齿轮端面相互分离;

4、电磁元件,所述电磁元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电磁元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元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塞元件包括:

6、外圈部,所述外圈部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外圈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腔体靠近所述电磁元件侧的内壁贴合;

7、内圈部,所述内圈部与所述外圈部远离所述电磁元件侧连接,沿所述发动机轴的轴向方向,所述内圈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外圈部的高度,所述内圈部靠近所述制动盘侧具有所述伸出部。

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第一竖向部,所述第一竖向部外套设有所述从动盘,所述第一竖向部远离所述制动盘侧的端部向所述第二腔体侧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远离所述发动机轴侧具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竖向部外壁、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外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腔体。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

10、底壳,所述底壳具有第二竖向部,所述第二竖向部远离所述制动盘的端部向远离所述发动机轴侧延伸形成第一横向部,所述第一横向部的端部向靠近所述制动盘侧延伸形成第三竖向部,沿所述发动机轴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竖向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竖向部的高度,所述第二竖向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

11、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设于所述第三竖向部的端部,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面沿径向方向平齐;

12、顶盖,所述顶盖设于所述底壳靠近所述制动盘侧,所述顶盖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环槽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向部的端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用于传力。

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元件包括线圈,所述外圈部为导磁材质,当所述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由所述第一间隙传向所述外圈部,所述活塞元件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向靠近所述制动盘侧移动。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盖上具有注油部,所述注油部用于向所述外圈部与所述第一腔体内壁之间注入润滑油。

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竖向部上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三开口用于散热。

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具有通电部,所述通电部内设有插头,所述插头用于为所述线圈供电。

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油部包括多个周向呈阵列分布的第二开口,各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1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圈部为奥氏体不锈钢材质。

19、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制动机构推动从动盘沿着基座竖向部移动,移动至与套设在电机轴外的制动盘啮合,实现对电机轴的制动,驱动装置用于为从动盘提供推动力,该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套设在发动机轴外,壳体设于制动机构靠近发动机轴的输出端侧;壳体具有一圈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外周还具有一圈第二腔体,壳体远离输出端侧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腔体连通;活塞元件设于第一腔体内,活塞元件具有伸出部,活塞元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伸出部由第一开口伸出,暴露在第一腔体外,伸出部的端部与从动盘远离制动盘侧抵接,从动盘与制动盘的齿轮端面相互啮合,第二状态下,伸出部回至第一腔体内,从动盘与制动盘的齿轮端面相互分离,电磁元件设于第二腔体内,电磁元件用于驱动活塞元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该方案通过外层的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为内层的活塞元件提供动力,使内层的活塞元件上移顶起从动盘,使从动盘与电机轴的制动盘啮合制动电机轴,为活塞元件和线圈提供了适应性配合空间,也为活塞元件的运动提供导向区域,该电机轴制动机构适配性的驱动装置,在电机轴不工作工况时,使制动机构有效制动电机轴,减少损耗、提升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制动机构包括从动盘(5)和套设在电机轴外的制动盘(6),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推动所述从动盘(5)移动,移动至所述从动盘与所述制动盘(6)的轮齿端面啮合,实现对电机轴的制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元件(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第一竖向部(11),所述第一竖向部(11)外套设有所述从动盘(5),所述第一竖向部(11)远离所述制动盘(6)侧的端部向所述第二腔体侧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6);所述第一安装部远离所述发动机轴侧具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延伸部(16)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竖向部(11)外壁、所述延伸部(16)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外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元件(2)包括线圈,所述外圈部(31)为导磁材质,当所述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由所述第一间隙(17)传向所述外圈部(31),所述活塞元件(3)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向靠近所述制动盘(6)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上具有注油部,所述注油部用于向所述外圈部(31)与所述第一腔体内壁之间注入润滑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向部(14)上具有第三开口(15),所述第三开口(15)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三开口(15)用于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具有通电部,所述通电部内设有插头(8),所述插头(8)用于为所述线圈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部包括多个周向呈阵列分布的第二开口(41),各所述第二开口(41)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部(32)为奥氏体不锈钢材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轴制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套设在发动机轴外,壳体具有一圈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外周还具有一圈第二腔体,壳体远离输出端侧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腔体连通;活塞元件设于第一腔体内,活塞元件具有伸出部,活塞元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伸出部由第一开口伸出,伸出部的端部与从动盘远离制动盘侧抵接,从动盘与制动盘的齿轮端面啮合,第二状态下,伸出部回至第一腔体内,从动盘与制动盘的齿轮端面分离,电磁元件设于第二腔体内,用于驱动活塞元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该方案为活塞元件和线圈提供适应性配合空间,在电机轴不工作工况时,使制动机构有效制动电机轴。

技术研发人员:梁奉敏,杨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昊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