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4250发布日期:2023-12-14 02:4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


背景技术:

1、汽车的驱动轴转动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力,传递到车体内也会造成其他部件的损坏。

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105214.x,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车辆驱动轴轴承支架,该方案主要通过两侧的螺杆来控制半月板夹紧轴承,这种方式容易导致轴承受力不均匀,进而导致轴承内沟槽失圆,进而导致转动不顺畅;并且该方案通过设置弹簧来缓解震动,弹簧可以阻止震动传递,但是因为缺少阻尼不能消耗震动的能量,而不能有效减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包括内套和外套,轴承与所述内套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内套与所述外套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内套前后均设置有缓冲圈,所述外套上设置有滑动机构。

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套外圆和所述外套内圆上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凸起和凹槽。

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轴承压入内套中,再插入到外套中,利用凸起和凹槽的啮合来实现轴向滑动,而周向固定,这样可以避免长时间使用后轴承打滑松动的情况。

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套的两端均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活动压在对应的所述缓冲圈上。

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轴向的窜动则由两端的缓冲圈来缓解,两个挡圈通过紧固件的方式安装在外套上,以便于对缓冲圈的更换。

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有支撑座和滑架,所述外套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滑架纵向滑动连接。

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支撑座与外套一体成型,滑架两侧与支撑座之间通过燕尾的方式滑动连接。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滑架之间设置有缓冲垫a。

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垫b。

1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缓冲垫a和缓冲垫b从上下两侧为支撑座提供限位缓冲,限位板的设置便于缓冲垫a和缓冲垫b的更换,缓冲垫a和缓冲垫b厚度的改变,可以调整支撑座的高度,有利于更准确的安装。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滑架滑动连接。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缓冲垫a为十字形,所述卡块与所述缓冲垫a卡接。

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安装板与车辆主体安装连接,滑架与安装板通过燕尾的方式滑动连接,卡块将缓冲垫a卡柱,为滑架与安装板的横向移动提供限位和缓冲,十字形的缓冲垫a可以提供两个方向的缓冲,更换方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轴承与所述内套内壁过盈配合可以避免打滑,也可以避免轴承由于受力不均而变形,进而影响转动的情况,滑动机构和缓冲圈的设置可以允许轴承在一定范围内有阻尼的移动,进而可以获得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10)和外套(20),轴承与所述内套(10)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内套(10)与所述外套(20)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内套(10)前后均设置有缓冲圈(30),所述外套(20)上设置有滑动机构(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10)外圆和所述外套(20)内圆上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凸起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20)的两端均设置有挡圈(50),所述挡圈(50)活动压在对应的所述缓冲圈(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40)包括有支撑座(41)和滑架(42),所述外套(20)与所述支撑座(4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1)与所述滑架(42)纵向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1)与所述滑架(42)之间设置有缓冲垫a(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1)上设置有限位板(44),所述限位板(44)和所述支撑座(41)之间设置有缓冲垫b(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40)还包括有安装板(46),所述安装板(46)与所述滑架(42)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用阻尼轴承支架,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该车用阻尼轴承支架包括内套和外套,轴承与所述内套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内套与所述外套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内套前后均设置有缓冲圈,所述外套上设置有滑动机构。在该申请中:轴承与所述内套内壁过盈配合可以避免打滑,也可以避免轴承由于受力不均而变形,进而影响转动的情况,滑动机构和缓冲圈的设置可以允许轴承在一定范围内有阻尼的移动,进而可以获得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汤昌银,顾晴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普瑞思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