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6825发布日期:2023-12-06 21:3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减震器壳体,具体为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


背景技术:

1、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减震器常与壳体配套使用。

2、常见的减震器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而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常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拆卸起来十分不便,且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放置减震器的空间,这部分空间一般裸露在外,十分容易粘附灰尘杂质,进而导致锈蚀损坏,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解决了常见的减震器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而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常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拆卸起来十分不便,且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放置减震器的空间,这部分空间一般裸露在外,十分容易粘附灰尘杂质,进而导致锈蚀损坏,十分不便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便拆防护装置,所述便拆防护装置包括u形框和固定结构,所述u形框的外表面一侧与下壳体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框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螺纹形状呈相反对称排列,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孔块。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u形框的内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燕尾滑块,所述燕尾滑块的外表面顶部与螺孔块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孔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体。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圆筒体和矩形卡框,所述第一圆筒体的外表面顶部与上壳体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卡框的外表面与下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燕尾滑杆,所述第一燕尾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卡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矩形卡块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矩形卡框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燕尾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圆筒体和矩形卡块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壳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燕尾滑杆,所述第二燕尾滑杆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卡位圆筒,所述矩形卡框的一侧开设有卡位通孔,所述矩形卡块的一侧开设有卡位孔,所述卡位通孔和卡位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均与卡位圆筒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燕尾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位圆筒和防护壳体固定连接。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该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通过设置便拆防护装置,在矩形卡块配合矩形卡框的作用下,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可以初步固定,进而在卡位圆筒与卡位通孔、卡位孔的作用下,使得矩形卡块和矩形卡框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固,拆卸时只需要带动卡位圆筒与矩形卡块和矩形卡框上的卡位孔与卡位通孔进行分离便可以完成拆卸,操作方便快捷,且在防护壳体的防护下,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不会轻易落灰积灰,避免对减震器造成腐蚀。

13、2、该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通过设置螺纹杆和螺孔块,使得螺纹杆可以带动螺孔块运动,进而带动防护壳体进行运动,使得防护壳体可以带动卡位圆筒进行运动,进而可以起到固定和防护的作用,方便实用,操作简单。

14、3、该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使得第一弹簧可以在减震器内的弹簧进行震动时,起到辅助缓冲的作用,第二弹簧使得卡位圆筒与卡位通孔和卡位孔之间的固定更稳固。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便拆防护装置(3),所述便拆防护装置(3)包括u形框(31)和固定结构(37),所述u形框(31)的外表面一侧与下壳体(2)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框(3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2),所述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3),所述螺纹杆(33)的两端螺纹形状呈相反对称排列,所述螺纹杆(33)的外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孔块(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31)的内壁开设有矩形槽(35),所述矩形槽(3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燕尾滑块(36),所述燕尾滑块(36)的外表面顶部与螺孔块(34)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块(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38),所述矩形板(38)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9),所述连接杆(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体(3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7)包括第一圆筒体(371)和矩形卡框(372),所述第一圆筒体(371)的外表面顶部与上壳体(1)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卡框(372)的外表面与下壳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体(37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燕尾滑杆(373),所述第一燕尾滑杆(37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卡块(37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卡块(374)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矩形卡框(372)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燕尾滑杆(37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375),所述第一弹簧(37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圆筒体(371)和矩形卡块(37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310)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燕尾滑杆(376),所述第二燕尾滑杆(376)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卡位圆筒(377),所述矩形卡框(372)的一侧开设有卡位通孔(311),所述矩形卡块(374)的一侧开设有卡位孔(312),所述卡位通孔(311)和卡位孔(312)的内壁大小和形状均与卡位圆筒(377)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燕尾滑杆(376)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378),所述第二弹簧(378)的两端分别与卡位圆筒(377)和防护壳体(310)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属于减震器壳体技术领域,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便拆防护装置,所述便拆防护装置包括U形框和固定结构,所述U形框的外表面一侧与下壳体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该方便拆装的减震器壳体,通过设置便拆防护装置,在矩形卡块配合矩形卡框的作用下,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可以初步固定,进而在卡位圆筒与卡位通孔、卡位孔的作用下,使得矩形卡块和矩形卡框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固,拆卸时只需要带动卡位圆筒与矩形卡块和矩形卡框上的卡位孔与卡位通孔进行分离便可以完成拆卸,操作方便快捷,且在防护壳体的防护下,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不会轻易落灰积灰。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麦克斯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