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3798发布日期:2023-11-23 03:2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管,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塑料管道的热熔连接上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一般是:采用电热板将两个管径相同的塑料管道的端部加热至接近熔融状态,再将它们对接在一起。

2、这种热熔对接方式虽然能够实现管道的对接,但是存在下面一些缺陷:(1)熔融对接前,需要采用工装夹具对两个塑料管道进行定位,操作不便;(2)塑料管道的熔融对接面积较小,导致管道连接处的牢固性较差;(3)熔融对接时,在管道连接处极易造成塑料凸出,形成阻力环,进而导致管道连接处的流阻变大,影响使用效果。

3、本申请人于2018年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自热熔接头的塑料管道(专利号为cn201822215887.2),包括管道本体、自热熔接头和至少一个环形电热丝;自热熔接头具有固定连接端和熔接端,自热熔接头的内径自熔接端至固定连接端逐渐减小,熔接端的内径与所述管道本体的外径相等,固定连接端的内径大于管道本体的内径,固定连接端与管道本体的一端一体连接并且在连接处构成限位台阶;环形电热丝嵌设于自热熔接头的内壁上,环形电热丝的两端伸出至自热熔接头的外侧。

4、虽然上述这种塑料管道能够通过自热熔连接的方式进行组合,并且操作简单,牢固性更好,但是,加热采用整个内壁环形面加热的熔接方式,熔接面积较小,熔接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这种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能够在管道的厚度方向上实现立体熔接,熔接面大,更加牢固可靠。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包括多条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塑料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本体的一端开口设有第一熔接端头,该塑料管本体另一端开口设有与另一塑料管本体的第一熔接端头相匹配的第二熔接端头;第一熔接端头的外壁上设有多圈外凸环,各圈外凸环的外径均自外到内逐渐加大;第二熔接端头的内壁上设有多圈与相应外凸环卡扣配合的内凸环,各圈内凸环的内径均自外到内逐渐减小;各圈外凸环或内凸环中均嵌有环形电热丝,各条环形电热丝的两端均自管壁伸出至第一熔接端头或第二熔接端头的外侧。

4、上述内、外的定义:上述塑料管本体的端部所在的一侧为外,越靠近塑料管本体的中部所在的一侧为内。

5、由于第一熔接端头外壁上的各圈外凸环的外径自外到内逐渐加大、第二熔接端头内壁上的各圈内凸环的内径自外到内逐渐减小,可见,第一熔接端头外壁上最外侧的外凸环外径小于第二熔接端头内壁上最外侧的内凸环内径,便于一塑料管本体的第一熔接端头插入到另一塑料管本体的第二熔接端头中。

6、组合时,先将一塑料管本体的第一熔接端头插入到另一塑料管本体的第二熔接端头中,使得一塑料管本体上的外凸环与另一塑料管本体上的内凸环卡扣配合,进而将两个塑料管本体的端部连接起来;然后,将各条环形电热丝的两端均与外接的电熔焊机连接,开启电熔焊机对各条环形电热丝通电,环形电热丝通电后升温发热,将相对应的内凸环、外凸环熔融,使环形电热丝断电冷却固化后,相对应的内凸环、外凸环完全熔接在一起,使得两个塑料管本体更加紧密牢固地熔在一起。通过重复上述过程,便可实现将多个塑料管本体进行连接组合,操作简便。

7、优选方案中,所述外凸环的外侧设有自外向内倾斜的第一环形斜面,第一环形斜面的截面积自外向内逐渐增大,相邻两个外凸环之间形成开口向外的外沟槽,外沟槽与相应的内凸环对应;所述内凸环的内侧设有自外向内倾斜的第二环形斜面,第二环形斜面的截面积自外向内逐渐减小,相邻两个内凸环之间形成开口向内的内沟槽,内沟槽与相应的外凸环对应。当一塑料管本体的第一熔接端头要插入到另一塑料管本体的第二熔接端头中时,第一环形斜面在第二环形斜面的导向下,使外凸环插入到相应的内沟槽中,内凸环插入到相应的外沟槽中,实现第一熔接端头与第二熔接端头的卡扣配合。

8、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熔接端头的外壁上套装有环形压束片。通过设置环形压束片,可以调整环形压束片对第二熔接端头的箍紧力,使得相对应的内凸环、外凸环更加紧密地契合,并加速熔融结合,使熔接过程更加稳定。

9、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压束片包括第一弧形压束片和第二弧形压束片,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与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通过锁紧机构锁紧连接,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与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通过锁紧机构锁紧连接。将第一弧形压束片、第二弧形压束片围成环形压束片,并该环形压束片套装在第二熔接端头的外壁上,通过锁紧机构将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与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与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锁紧,并通过锁紧机构来调节环形压束片对第二熔接端头的箍紧力。在环形电热丝通电发热过程中,可通过锁紧机构调节环形压束片向内压束,促进相对应的内凸环、外凸环熔融结合。

10、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螺栓和至少两个螺母,所述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上、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耳,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上、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一凸耳对应的第二凸耳,第二凸耳上设有第二通孔,螺栓的杆部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螺母的螺孔,螺栓的头部与螺母共同将第一凸耳、第二凸耳锁紧。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与螺母配合,使得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与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锁紧、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与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锁紧。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2、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塑料管本体先通过相对应的内凸环、外凸环进行卡扣锁紧,无需借助工装夹具来进行定位,使操作更简便;再通过内凸环、环形电热丝、外凸环之间的配合,采用自热熔连接的方式使相对应的内凸环、外凸环熔融在一起,外凸环的两侧面、内凸环的两侧面都构成熔接面,大幅度扩大熔接面积;熔接位置不仅仅局限于对接处的表面,而且熔接在相邻的外凸环/内凸环的沟槽中,实现了塑料管在厚度方向的立体熔接,更加牢固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包括多条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塑料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本体的一端开口设有第一熔接端头,该塑料管本体另一端开口设有与另一塑料管本体的第一熔接端头相匹配的第二熔接端头;第一熔接端头的外壁上设有多圈外凸环,各圈外凸环的外径均自外到内逐渐加大;第二熔接端头的内壁上设有多圈与相应外凸环卡扣配合的内凸环,各圈内凸环的内径均自外到内逐渐减小;各圈外凸环或内凸环中均嵌有环形电热丝,各条环形电热丝的两端均自管壁伸出至第一熔接端头或第二熔接端头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环的外侧设有自外向内倾斜的第一环形斜面,第一环形斜面的截面积自外向内逐渐增大,相邻两个外凸环之间形成开口向外的外沟槽,外沟槽与相应的内凸环对应;所述内凸环的内侧设有自外向内倾斜的第二环形斜面,第二环形斜面的截面积自外向内逐渐减小,相邻两个内凸环之间形成开口向内的内沟槽,内沟槽与相应的外凸环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熔接端头的外壁上套装有环形压束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束片包括第一弧形压束片和第二弧形压束片,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与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通过锁紧机构锁紧连接,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与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通过锁紧机构锁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螺栓和至少两个螺母,所述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上、第一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耳,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上边沿上、第二弧形压束片的下边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一凸耳对应的第二凸耳,第二凸耳上设有第二通孔,螺栓的杆部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螺母的螺孔,螺栓的头部与螺母共同将第一凸耳、第二凸耳锁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包括多条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塑料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本体的一端开口设有第一熔接端头,该塑料管本体另一端开口设有与另一塑料管本体的第一熔接端头相匹配的第二熔接端头;第一熔接端头的外壁上设有多圈外凸环,各圈外凸环的外径均自外到内逐渐加大;第二熔接端头的内壁上设有多圈与相应外凸环卡扣配合的内凸环,各圈内凸环的内径均自外到内逐渐减小;各圈外凸环或内凸环中均嵌有环形电热丝,各条环形电热丝的两端均自管壁伸出至第一熔接端头或第二熔接端头的外侧。这种具有立体自熔接头的塑料管能够在管道的厚度方向上实现立体熔接,熔接面大,更加牢固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和,吴创城,王柏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三凌塑料管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