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筋螺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2770发布日期:2024-01-26 22:5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筋螺旋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筋螺旋管。


背景技术:

1、单筋螺旋管内壁具有一条一定螺距,一定高度的螺旋肋筋。

2、螺旋肋筋的作用在于使沿管壁下落的水流形成螺旋形附壁水流,从而降低水流下落速度,增加管壁摩擦阻力。限于螺旋肋筋有限的宽幅,当管道内排水量超出螺旋肋筋的处理限值后,水流会越过或者说没过螺旋肋筋直接下排。

3、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4674909 b在说明书【0004】段中有提到过相关技术问题,并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中给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的相应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带螺旋单叶片的建筑排水塑料立管,包括塑料立管本体,在塑料立管本体内壁沿立管轴线方向同轴设置有一螺旋单叶片,所述螺旋单叶片的根部与所述塑料立管本体内壁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结构。该发明专利的核心在于利用圆弧过渡结构在源头限制水流越位流动,但,未在水流越过螺旋肋筋后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此,填补空白,提出一种在水流在越过螺旋肋筋后仍能形成螺旋形附壁水流的单筋螺旋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筋螺旋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单筋螺旋管,包括:

4、管;

5、螺旋肋筋,该螺旋肋筋的轴线与管轴线重合;

6、螺旋肋筋包括连接在管内壁的第一肋筋以及第二肋筋,其中,第二肋筋相邻于第一肋筋并朝第一肋筋外沿延伸;

7、第一肋筋至第二肋筋之间具有肋筋夹层,该肋筋夹层用于越过第一肋筋外沿的水流经第二肋筋阻挡后落入肋筋夹层内再次形成螺旋形附壁水流。

8、优选的,所述第二肋筋朝第一肋筋外沿延伸的部分越过第一肋筋外沿形成阻挡部。

9、优选的,所述阻挡部不接触第一肋筋。

10、优选的,所述肋筋夹层由管的内壁向外逐渐收窄,其中,肋筋夹层最窄处位于第一肋筋外沿至第二肋筋表面的垂直区域。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肋筋朝第一肋筋外沿延伸的部分越过第一肋筋外沿形成阻挡部,另外,第一肋筋至第二肋筋之间具有肋筋夹层,该肋筋夹层用于越过第一肋筋外沿的水流经第二肋筋阻挡后落入肋筋夹层内再次形成螺旋形附壁水流。



技术特征:

1.一种单筋螺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筋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筋朝第一肋筋外沿延伸的部分越过第一肋筋外沿形成阻挡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筋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不接触第一肋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筋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筋夹层由管的内壁向外逐渐收窄,其中,肋筋夹层最窄处位于第一肋筋外沿至第二肋筋表面的垂直区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筋螺旋管,涉及管道领域,包括管;螺旋肋筋,该螺旋肋筋的轴线与管轴线重合;螺旋肋筋包括连接在管内壁的第一肋筋以及第二肋筋,其中,第二肋筋相邻于第一肋筋并朝第一肋筋外沿延伸;第一肋筋至第二肋筋之间具有肋筋夹层,该肋筋夹层用于越过第一肋筋外沿的水流经第二肋筋阻挡后落入肋筋夹层内再次形成螺旋形附壁水流。

技术研发人员:陈三桂,赵根,代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