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2269发布日期:2024-02-20 21:3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站,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1、动力站就是提供动力能源的站点,使机械做功的各种作用力,如水力、风力、电力、畜力等,动力机械按其将自然界中不同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方式可以分为风力机械、水力机械和热力发动机三大类,在日常生活中。

2、公开号为cn207112629u的一项公开专利公开了用于动力站的照明装置,包括动力站本体,所述动力站本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套设有主动轮,所述壳体的内腔贯穿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套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顶部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电动机、旋转轴、主动轮、从动轮、照明灯、第二支架、调节螺栓、第一支架和支撑块,解决了现有的动力站不具备照明功能的问题,该用于动力站的照明装置,具备照明功能的优点,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现有动力站的实用性。

3、发明人在上述公开专利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该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且不便于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给工作人员造成不便,同时该装置在使用时,仅利用装置自带的移动轮进而固定工作,进而会导致车身振幅较大而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功能单一且不便于调节装置高度以及固定装置不完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包括动力站本体和升降装置;所述动力站本体顶面两侧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动力站本体的背面设有控制端,所述控制端的一侧设有车托,所述动力站本体的底端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动力站本体的另一侧设有摄像头,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移动轮,所述底板顶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归纳盒。

3、优选地,所述太阳能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太阳能板关于动力站本体顶面的两侧呈倾斜对称分布。

4、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螺纹杆,所述固定块的中端通过轴承转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压块,所述固定块底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支撑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动力站本体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压块底端的两侧设置有橡胶块,所述压块下降的高度小于限位块安装的位置,且压块下降到螺纹杆最底端时,压块两侧橡胶块的底端的位置超过移动轮最底端的位置。

5、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安装架中端的两侧活动贯穿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安装架内部的顶面通过轴承与丝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中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中端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滑杆。

6、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移动块顶面的四个角处。

7、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开设有洞孔,且洞孔的尺寸大于支撑杆的尺寸。

8、优选地,所述滑杆底端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与动力站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装置,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节装置的高度,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舒适地操作装置,通过设置电机正向转动,进而使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开始转动,而移动块随着丝杆的转动而逐渐上升,此时连接块沿着滑杆向上滑动,通过设置移动块带动连接块沿着滑杆向上滑动,进而提高了装置上升的稳定性,在移动块上升的同时,移动块带动支撑杆开始上升,从而使支撑块将动力站本体顶起,进而实现了升降功能,通过设置电机往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使动力站本体下降,通过在滑杆的底端设置弹簧,进而对动力站本体的下降起到缓冲效果,从而降低了装置长久使用对丝杆外表面的螺纹进行损坏,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该装置可使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身高来调节装置的高度,进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装置,进而使装置在工作时,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装置振动的幅度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分别拧动动力站本体两侧的把手来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使压块随着螺纹杆的转动而下降,当压块移动到螺纹杆的最底端时,橡胶块与地面相接触,通过分别在动力站本体的两侧设置压块与橡胶块固定,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将手握住车托,用力推动车托进而使装置通过移动轮移动,装置便于移动进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通过设置太阳能板,进而使装置能够对光能进行吸收,通过太阳能板吸收光能,再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动力站本体内部的蓄电池供电,进而为装置增加了能量来源,通过利用光能来进行发电,进而节约了电能,进一步减轻了成本投入。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站本体(1)和升降装置(9);所述动力站本体(1)顶面两侧安装有太阳能板(2),所述动力站本体(1)的背面设有控制端(3),所述控制端(3)的一侧设有车托(4),所述动力站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升降装置(9),所述升降装置(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中端设有支撑装置(7),所述动力站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摄像头(8),所述底板(5)的两侧设有移动轮(10),所述底板(5)顶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归纳盒(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2)的数量为两个,且太阳能板(2)关于动力站本体(1)顶面的两侧呈倾斜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7)包括螺纹杆(701),所述固定块(6)的中端通过轴承转连接有螺纹杆(701),所述螺纹杆(7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702),所述螺纹杆(701)上螺纹连接有压块(703),所述固定块(6)底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04),所述连接杆(70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705),所述支撑装置(7)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动力站本体(1)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压块(703)底端的两侧设置有橡胶块,所述压块(703)下降的高度小于限位块(705)安装的位置,且压块(703)下降到螺纹杆(701)最底端时,压块(703)两侧橡胶块的底端的位置超过移动轮(10)最底端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9)包括安装架(901);所述底板(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架(901),所述安装架(9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台(902),所述安装台(902)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903),所述安装架(901)中端的两侧活动贯穿有支撑杆(904),所述支撑杆(9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905),所述电机(9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906),所述安装架(901)内部的顶面通过轴承与丝杆(906)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丝杆(906)的中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块(907),所述移动块(907)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908),所述连接块(908)中端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滑杆(9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904)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移动块(907)顶面的四个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901)的顶端开设有洞孔,且洞孔的尺寸大于支撑杆(904)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909)底端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块(905)的顶面与动力站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动力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动力站节能装置,包括动力站本体;所述动力站本体顶面两侧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动力站本体的背面设有控制端;通过设置升降装置,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节装置的高度,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舒适的操作装置,通过设置电机正向转动,进而使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开始转动,而移动块随着丝杆的转动而逐渐上升,此时连接块沿着滑杆向上滑动,通过设置移动块带动连接块沿着滑杆向上滑动,进而提高了装置上升的稳定性,在移动块上升的同时,移动块带动支撑杆开始上升,从而使支撑块将动力站本体顶起,进而实现了升降功能,通过设置电机往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使动力站本体下降。

技术研发人员:戴尚勋,张家源,孟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国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