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7834发布日期:2023-11-22 19:1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浮电主轴,具体为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电主轴中,一般包括轴芯组件、上气浮轴承组件、下气浮轴承组件。所述上气浮轴承组件和下气浮轴承组件均包括轴承座、固定在轴承座内的铜套,轴芯组件插装在上气浮轴承组件的铜套和下气浮轴承组件的铜套内。而在电主轴的工作过程中,轴芯组件发热,铜套受热朝外膨胀,容易出现上气浮轴承组件、下气浮轴承组件与轴芯组件间隙变大的现象,从而造成电主轴抱死。现有技术中的气浮电主轴采用水冷的方式对其进行散热,但是其散热效果有限,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现有超精密气浮电主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通过在壳体的外壁内腔开设气槽和冷却槽,可以提高气浮电主轴的冷却效果,通过进气口将气体通入气槽,气槽在运动过程中将壳体内的热量带走,再通过排气口排出,进液口输入冷却液进入冷却槽,通过冷却液将外壳的热量带走,通过气槽和冷却槽相互配合,大大提高气浮电主轴的散热效果。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其包括壳体;

6、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液口、出气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通过气槽连接,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通过冷却槽连接,所述气槽位于冷却槽下方,所述进气口通过气槽与上浮轴承和下浮轴承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通过气槽与上浮轴承和下浮轴承的出气口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内腔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内腔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两端设置有轴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轴杆的上部外壁设置有上浮轴承,所述轴杆的下部设置有输出端。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出端与轴杆连接设置有钢套,所述钢套下部设置有下浮轴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壳外壁内腔设置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下方设置有气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槽和冷却槽均为s型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的外壁内腔开设气槽和冷却槽,可以提高气浮电主轴的冷却效果,通过进气口将气体通入气槽,气槽在运动过程中将壳体内的热量带走,再通过排气口排出,进液口输入冷却液进入冷却槽,通过冷却液将外壳的热量带走,通过气槽和冷却槽相互配合,大大提高气浮电主轴的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腔设置有定子(180),所述定子(180)内腔设置有转子(190),所述转子(190)两端设置有轴杆(1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191)的上部外壁设置有上浮轴承(220)(200),所述轴杆(191)的下部设置有输出端(19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192)与轴杆(191)连接设置有钢套(210),所述钢套(210)下部设置有下浮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0)外壁内腔设置有冷却槽(170),所述冷却槽(170)下方设置有气槽(1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槽(160)和冷却槽(170)均为s型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属于气浮电主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精密气浮电主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液口、出气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通过气槽连接,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通过冷却槽连接,所述气槽位于冷却槽下方,所述进气口通过气槽与上浮轴承和下浮轴承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通过气槽与上浮轴承和下浮轴承的出气口连接,通过在壳体的外壁内腔开设气槽和冷却槽,可以提高气浮电主轴的冷却效果,通过进气口将气体通入气槽,气槽在运动过程中将壳体内的热量带走,再通过排气口排出,进液口输入冷却液进入冷却槽,通过冷却液将外壳的热量带走,通过气槽和冷却槽相互配合,大大提高气浮电主轴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费梅特(上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