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6549发布日期:2023-10-29 03:1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管道检测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城市供水系统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一旦出现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供水功能降低或失效都会给城市正常的生产秩序带来严重影响。为了保障供水管道的处于正常状态,现实生活中供水管道通常会出现锈蚀、结垢、接口开裂和砂眼漏点等问题。为了工作人员能及时对出现异常的供水管道进行维修,通常需要采用检测设备对供水管道进行检测。

2、现有的,检测设备包括用于检测供水管道内壁的主体、与主体电连接的防水线缆和安装在主体背离防水线缆一端的挡水伞。在检测供水管道内壁的过程中,将主体和挡水伞均放入供水管道中,在水流的作用下使得主体和挡水伞在供水管道内移动,工作人员不断绕开防水线缆,防水线缆随着主体被牵引至供水管道内,完成对管道内壁的检测后,工作人员需要规整缠绕防水线缆。

3、发明人认为采用上述检测设备对供水管道进行检测时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松开防水线缆,完成对供水管道内腔的检测后,重新缠绕防水线缆,操作繁琐,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简化检测设备的结构,简化检测设备的使用流程,减小通过检测设备对供水管道内壁检测时连接在检测设备上的电缆对检测设备的检测造成干扰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防水伞,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连接有固定仓,所述固定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主体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防水伞展开的驱动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供水管道内壁前,工作人员预先将检测设备掉入供水管道内,在驱动组件的驱使下使得防水伞展开,在供水管道内水流的作用下使得检测设备在供水管道内移动,主体的设置对供水管道的内壁进行检测,固定仓的设置用于固定供电模块,供电模块的设置向主体供电,不需要通过导线将检测设备与外界电源电连接,简化了工作人员操作检测设备的流程,减少了工作人员整理导线的步骤,从而对供水管道的检测更加简单。

5、可选的,所述固定仓包括舱体和盖设在所述舱体开口处的封盖,所述舱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上卡接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与所述封盖的内壁抵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打开封盖,将供电模块装至舱体内,将供电模块装入舱体内后,将封盖盖设在舱体的开口上,在封盖和舱体外壁的挤压下将密封圈夹持在封盖和舱体之间,密封圈的设置提升了固定仓的密封性,减小水分进入固定仓内的可能性。

7、可选的,所述主体的侧壁上一体固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固定仓的外壁一体固定,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主体与所述固定仓,所述连通管可弯曲。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管的设置便于向供电模块和主体之间连接导线,当检测设备经过供水管道的弯曲部位时,连通管弯曲,使得检测设备更加灵活。

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防水伞侧壁上的若干个承载杆、铰接在所述承载杆外壁上的支撑杆和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滑移的驱动块,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承载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块的外壁铰接,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使驱动块滑移的驱动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检测设备放入供水管道内,启动驱动件,驱动件驱使驱动块滑移,驱动块带动支撑杆移动,防水伞被撑开,增大防水伞与供水管道内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水流带动检测设备前进;完成对供水管道内腔的检测后,在驱动件的驱使下,使得支撑杆收拢,带动防水伞收紧,便于检测设备的收纳。

11、可选的,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防撞圈,所述防撞圈采用橡胶材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设备在供水管道内前进的过程中难免与供水管道的内壁发生碰撞,防撞圈的设置减小主体与供水管道内壁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起到保护主体的作用。

13、可选的,所述防撞圈背离所述防水伞的一侧呈圆弧过渡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撞圈的外壁与供水管道的内壁接触时,减小防撞圈与供水管道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检测设备在供水管道内的检测更加顺利。

15、可选的,所述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插接孔,所述防撞圈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插接孔的内壁插接固定,所述插接孔内装设有使得所述连接杆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连接杆插接在插接孔内,在连接杆的连接下将防撞圈固定在主体的侧壁上,当防撞圈与供水管道的内壁发生碰撞时,缓冲件对连接杆与主体之间的连接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小连接杆对主体的冲击力。

17、可选的,所述缓冲件为弹簧,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缓冲件的端部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缓冲件设置为弹簧,安装简单,碰撞后在弹簧的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防撞圈及时回到初始的状态。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设置在主体侧壁上的供电模块向主体供电,不需要在主体和外界电源连接导线,从而避免工作人员对供水管道内壁进行检测时梳理检测设备上的导线,简化了检测供水管道内壁的流程。

21、2.防撞圈的设置起到保护主体的作用,减小检测供水管道的过程中主体与供水管道内壁发生碰撞的可能性;缓冲件的设置起到缓冲作用,减小防撞圈与供水管道内壁发生碰撞时连接杆对主体的冲击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包括主体(1)和设置在所述主体(1)上的防水伞(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侧壁上连接有固定仓(3),所述固定仓(3)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主体(1)供电的供电模块(4),所述主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防水伞(2)展开的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仓(3)包括舱体(6)和盖设在所述舱体(6)开口处的封盖(7),所述舱体(6)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上卡接固定有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的外壁与所述封盖(7)的内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侧壁上一体固定有连通管(10),所述连通管(10)与所述固定仓(3)的外壁一体固定,所述连通管(10)连通所述主体(1)与所述固定仓(3),所述连通管(10)可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在所述防水伞(2)侧壁上的若干个承载杆(11)、铰接在所述承载杆(11)外壁上的支撑杆(12)和沿所述主体(1)的长度方向滑移的驱动块(13),所述支撑杆(12)远离所述承载杆(1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块(13)的外壁铰接,所述主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使驱动块(13)滑移的驱动件(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防撞圈(17),所述防撞圈(17)采用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圈(17)背离所述防水伞(2)的一侧呈圆弧过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插接孔(18),所述防撞圈(17)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与所述插接孔(18)的内壁插接固定,所述插接孔(18)内装设有使得所述连接杆(19)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件(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20)为弹簧,所述连接杆(19)的端部与所述缓冲件(20)的端部抵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供水管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带动力的检测设备,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防水伞,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连接有固定仓,所述固定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主体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防水伞展开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简化使用检测设备的步骤,减小连接在检测设备上的电缆对检测设备的检测造成干扰的可能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许鹏飞,胡靓,苏善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供水水表强制检定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