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疏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5827发布日期:2023-12-30 11:2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疏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疏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疏水装置。


背景技术:

1、常用的疏水装置一般是在芯管下方有一个集水槽,集水槽通过疏水管导出,由于芯管中存在一些杂质,较大颗粒的杂质会随着冷凝水一起流到疏水管口,堵塞住疏水管,而较小颗粒的杂质会进入到疏水管道内,慢慢在弯管处沉淀,会将疏水管道内堵死,需要工人经常检修甚至更换疏水管。

2、公开(公告)号:cn203322717u,公开了一种疏水装置,具体用于蒸汽管道的疏水装置,包括外护管、疏水管和芯管,外护管和芯管之间有防潮层,芯管底部有集水槽,外护管相应部位有开口,开口处有盖板,外护管顶部有疏水管出口,集水槽底部有管帽,管帽与集水槽密封连接,连接处有截污板,所述的疏水管连接在管帽的侧壁上,疏水管从防潮层中穿过,从外护管的疏水管出口穿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疏水装置,可以有效的分离出冷凝水和杂质,并且截留住杂质,减少疏水管的堵塞,并且检修方便快捷。

3、上述方案虽然具有有效分离出冷凝水和杂质、减少疏水管的堵塞等优点,但是在长期使用时,截污板长期使用时其滤孔容易被杂质堵塞,不方便对其进行清理或更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疏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疏水装置,通过设置的过滤机构,来解决在长期使用时,截污板长期使用时其滤孔容易被杂质堵塞,不方便对其进行清理或更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疏水装置,包括外护管、设置于外护管内侧中部位置的工作芯管以及设置于工作芯管底部的出水口,还包括:

4、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于出水口底部;

5、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在出水口底部的过滤壳、安装在过滤壳内壁顶部的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底部的除杂单元;

6、排杂口,所述排杂口设置于外护管底部,且所述排杂口与出水口相连通;

7、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排杂口内侧。

8、优选地,所述除杂单元包括设置于过滤壳内侧的第一滤筒、设置于第一滤筒外侧的第二滤筒、安装在第一滤筒与第二滤筒底部的安装板。

9、优选地,所述除杂单元还包括安装在固定座底部的第一环座以及设置于第一环座外侧的第二环座,所述第一环座与第二环座内壁分别与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外周面顶部螺纹连接。

10、优选地,所述过滤壳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尺寸与安装板尺寸相匹配,且所述安装板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滤筒内侧相连通的第一锥形孔,以及与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之间过滤空间相连通的第二锥形孔。

11、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板底部的管帽。

12、优选地,所述过滤壳侧壁连通有疏水管一端,所述疏水管另一端沿外护管中心线向上贯穿延伸至其外侧。

13、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于排杂口内侧的堵头以及设置于堵头内侧的第一防潮层,所述堵头外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外护管外壁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通过锁紧件固定连接;

14、所述外护管内壁与工作芯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潮层。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过滤机构,配合转动安装板使其带动第一滤筒与第二滤筒转动,使得第一滤筒、第二滤筒顶端与第一环座、第二环座分离,从而解除对第一滤筒、第二滤筒的限位,向下拉动安装板即可将其第一滤筒、第二滤筒拆卸下来,再配合转动管帽使其与安装板底面的螺纹槽分离,对管帽内侧的杂质进行清理,将管帽反向转动使其与更换或清理后的安装板底面的螺纹槽卡合,再将第一滤筒、第二滤筒伸入过滤壳内侧,配合反向转动安装板使其带动第一滤筒、第二滤筒转动与第一环座、第二环座卡合,方便对第一滤筒、第二滤筒进行清理或更换,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过设置第一滤筒、第二滤筒,对冷凝水进行二级过滤,提高了除杂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疏水装置,包括外护管(100)、设置于外护管(100)内侧中部位置的工作芯管(200)以及设置于工作芯管(200)底部的出水口(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单元(403)包括设置于过滤壳(401)内侧的第一滤筒(4031)、设置于第一滤筒(4031)外侧的第二滤筒(4032)、安装在第一滤筒(4031)与第二滤筒(4032)底部的安装板(40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单元(403)还包括安装在固定座(402)底部的第一环座(4034)以及设置于第一环座(4034)外侧的第二环座(4035),所述第一环座(4034)与第二环座(4035)内壁分别与第一滤筒(4031)以及第二滤筒(4032)外周面顶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401)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尺寸与安装板(4033)尺寸相匹配,且所述安装板(4033)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滤筒(4031)内侧相连通的第一锥形孔,以及与第一滤筒(4031)和第二滤筒(4032)之间过滤空间相连通的第二锥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00)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板(4033)底部的管帽(4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401)侧壁连通有疏水管(700)一端,所述疏水管(700)另一端沿外护管(100)中心线向上贯穿延伸至其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600)包括设置于排杂口(500)内侧的堵头(601)以及设置于堵头(601)内侧的第一防潮层(602),所述堵头(601)外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板(6011),所述外护管(100)外壁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01),所述第一固定板(6011)与第二固定板(101)通过锁紧件(60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疏水装置,涉及疏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外护管、设置于外护管内侧中部位置的工作芯管以及设置于工作芯管底部的出水口,还包括: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设置于出水口底部;过滤机构包括安装在出水口底部的过滤壳、安装在过滤壳内壁顶部的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底部的除杂单元,除杂单元包括设置于过滤壳内侧的第一滤筒、设置于第一滤筒外侧的第二滤筒、安装在第一滤筒与第二滤筒底部的安装板;排杂口,排杂口设置于外护管底部,且排杂口与出水口相连通;密封件,密封件设置于排杂口内侧。本技术为一种高效疏水装置,通过设置的过滤机构,方便对第一滤筒、第二滤筒进行清理或更换,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强,俞天昊,陈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地龙管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